蚂蚁金服再再再融资:是“蚂蚁撼树”还是“英雄蚁人”力挽狂澜

2018年6月8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金额140亿美元。在完成本轮融资后,蚂蚁金服的估值将达1500亿美元-1600亿美元,这一估值也也蚂蚁金服送上全球估值最高独角兽公司的宝座。

蚂蚁金服再再再融资:是“蚂蚁撼树”还是“英雄蚁人”力挽狂澜

这是全球史上最大的一笔单笔融资,超过了此前传言的100亿和120亿美元,该轮融资后,蚂蚁金服的估值也高达1600亿美金--这个估值甚至超过了阿里巴巴上市前的估值,2014年上市时,阿里巴巴的估值(以68美元/股的发行价算)也只在1400亿美元左右。

此前,蚂蚁金服于2015年7月和2016年4月分别完成了A、B两轮融资。其估值也从2015年A轮融资后的450亿美元、到2016年4月B轮融资后的600亿美元,再到如今的1500亿美元-1600亿美元的估值,蚂蚁金服这家未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越了百度,成为了国内排在阿里巴巴、腾讯后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那么,蚂蚁如此高估值从何而来?

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支付宝)、理财(余额宝、蚂蚁财富)、信贷融资(花呗、借呗、网商银行)、信用服务(芝麻信用)、科技以及全球布局等几大业务体系,成为支撑其巨额估值的核心。

蚂蚁金服再再再融资:是“蚂蚁撼树”还是“英雄蚁人”力挽狂澜

支付宝:拥有超过5.2亿活跃用户的骨干不夸张地说,知道支付宝的人比知道蚂蚁金服的人,多的不是一点点。

成立于2004年、拥有超过5.2亿活跃用户的支付宝,是眼下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也是蚂蚁金服最重要、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业务。从网络支付起家的支付宝。

阿里巴巴此前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支付宝和合作伙伴们在全球已经服务了约8.7亿活跃用户,其中,国内活跃用户数已达5.52亿。

为满足电商客户交易需求,支付宝成立之初的功能基本限于支付,应用场景也局限于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2013 年,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成为其金融领域的关键性一步。随后,通过在线上和线下场景的不断资源投入,支付宝已经基本实现了普通人衣食住行的场景全覆盖。

蚂蚁金服再再再融资:是“蚂蚁撼树”还是“英雄蚁人”力挽狂澜

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了商户收单手续费以及第三方网站使用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支付的服务费等。

尽管在理财、个人消费贷款、征信等领域动作频频,但支付依旧是蚂蚁金服的战略支点,相对于财付通,支付宝在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上依旧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兴业研究的估计,蚂蚁金服在支付业务的估值可对标PayPal在2017年平均 PE,即37.23倍。

理财:从余额宝起步到蚂蚁财富

蚂蚁金服的理财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手握持有余额宝的天弘基金的51%股权,以及蚂蚁财富的基金代销服务。

而在蚂蚁金服的诸多品牌中,一提到赚钱,人们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诞生于2013年6月的余额宝,其创造了零门槛、零手续费、可随用随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先河,也是对支付宝积累客户的第一次衍生运用,除理财功能外还可直接用于购物、转账、缴费还款等消费支付。

不过,受制于限额的影响,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余额宝规模为16891.84亿元,较2017年第四季度的规模增速进一步放缓至6.9%。截至2017年底,余额宝的持有人户数为4.74亿人,其中超过99%的持有人是个人投资者,人均持有额度仅为3329.57元,小额、分散的特性使余额宝具有天然的稳定性。

随后,蚂蚁金服在5月开放了余额宝,天弘基金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新接入中欧基金、博时基金公司旗下的两只货币基金产品接入余额宝。

以余额宝以起点,蚂蚁金服的财富管理板块随后逐步覆盖到固定收益产品、债券 基金、指数基金、股票基金、黄金 ETF 等在内的产品类别财富管理平台,从而满足不同收益需求、不同风险特征用户的财富管理需求。2017年6月,蚂蚁金服旗将旗下的一站式理财平台“蚂蚁聚宝”升级为“蚂蚁财富”,并正式对外推出财富号,随后多家基金公司和银行入驻。

蚂蚁金服再再再融资:是“蚂蚁撼树”还是“英雄蚁人”力挽狂澜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蚂蚁金服管理资产规模达2.2万亿元。

信贷融资:花呗借呗瞄准个人,网商银行服务小微

蚂蚁信贷产品包括服务消费者的花呗、借呗,以及为小微商户服务的网商银行。

其中在个人端,花呗是蚂蚁微贷提供的信用支付方式,可以用于天猫、淘宝和部分阿里体系外的商户消费购物。

而蚂蚁借呗则是蚂蚁金服旗下重庆市蚂蚁商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推出的用于个人消费的借贷服务,按天计息,日利息在万分之1.5-万分之6之间,最长期限为12个月。

不过,蚂蚁金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并非没有波折,摆在眼前的就是监管的收紧。

去年末监管部门不断对“现金贷”和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加码监管,其中,尽管蚂蚁金服称花呗和借呗是依托电商场景和支付宝app的消费信贷类产品,但市场认为借呗接近现金贷。应对监管,蚂蚁金服不得不出手对旗下两家小贷公司增资82亿元。

监管的收紧也势必影响盈利能力。

根据艾瑞咨询预测,2018-2020年中国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增速为122.9%、90.2%和 69.3% ,由于蚂蚁金服ABS发行受限,兴业研究预计,保守预计三年复合增速为 50%, 而融资业务营收与利润空间受制于杠杆率以及资金周转率,在两年内可以通过和银行合作的方式打破向上发展瓶颈,同时让利50%,即净利率减少50%。

在蚂蚁金服体系内,为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的是旗下的网商银行是中国首批民营银行,其中蚂蚁金服持股30%。

与传统银行不同的是,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没有线下网点,客户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申请业务,数秒时间内即可放款。不过,由于眼下远程开户尚未放开,作为没有物理网点的纯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只能开通Ⅱ类户,在转账、消费等方面实施限额管理。

包括线上和线下,截至2017年10月末,网商银行累计发放贷款4413亿元,平均单笔贷款约8000元,户均贷款余额2.8万元,不良贷款率在1%左右。

科技:围绕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和云计算

过去一年多时间,蚂蚁金服一直在向外界传递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定位,并希望打破其在大众心中金融公司的印象。

蚂蚁金服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公布自己了“BASIC”战略,即围绕Blockchain (区块链)、Ari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 IoT(物联网)和 Cloud computing(云计算)五大领域,这些构成了蚂蚁金服技术开放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延伸出风控、信用和连接的三大能力。

在收入上,蚂蚁金服也在着手降低对金融的依赖。

据媒体披露,从收入结构看, 2015年,蚂蚁金服的收入构成中,14%来自技术服务。到2017年,技术服务占比上升至34%。根据预测,到2021年时,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收入将上升至总收入的65%,超过支付收入成为第一大收入项。

蚂蚁金服再再再融资:是“蚂蚁撼树”还是“英雄蚁人”力挽狂澜

国际业务:最新一轮融资资金的投向所在

相较于此前两轮融资,除了来自国内投资者的人民币资金,蚂蚁金服的最新一轮融资既也包括了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蚂蚁国际筹集的来自国际投资者的美元资金。

从投资Paytm开始,通过“当地合作伙伴+技术出海”的模式,蚂蚁金服先后在印度、韩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中国香港在内的国家和地区投资了本地版的“支付宝”,活跃用户超过3亿其中,印度Paytm的用户量从3年前的2300万提升到了2.5亿用户,跻身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仅次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蚂蚁金服再再再融资:是“蚂蚁撼树”还是“英雄蚁人”力挽狂澜

而国际化也成为蚂蚁金服最新一轮融资资金的最主要去处。

蚂蚁金服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付宝的全球化拓展,自主科研投入和全球顶尖人才的招募,从而提升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向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此外,资金也将用于培育新兴市场的本地科技人才,助力当地的数字化转型。

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表示:“国内、国际投资者看好的不仅是蚂蚁金服以及支付宝的全球竞争力,更看好的是中国步入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携手为更多国家和地区,带去中国成功的技术经验和模式,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普惠金融发展。”

“过去14年中,我们为能够持续帮助普通人和小微企业而自豪。现在,我们将和更多拥有相同愿景和使命的伙伴,一起加速我们的战略进程。”井贤栋说。

世界权威榜单媒体认可蚂蚁科技实力

2018年5月30日,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发布2018《互联网趋势报告》,列出全球TOP20互联网科技公司排行榜,前20强中,中国占9,美国占11,平分秋色,蚂蚁金服与腾讯、阿里巴巴跻身十强,蚂蚁金服名列第9。而5年前,中国只有2家,美国有9家。

蚂蚁金服再再再融资:是“蚂蚁撼树”还是“英雄蚁人”力挽狂澜

2017年,蚂蚁金服被美国权威科技杂志《MIT科技评论》评选为“全球最SMART 50家公司”。同年,蚂蚁金服自研的刷脸支付还入选了《MIT科技评论》的另一榜单“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2017年,蚂蚁金服入选美国《财富》杂志《50家改变世界的公司》第六位,成为唯一一家挤进该榜前10的中国企业。

从人才结构看,据蚂蚁金服官方披露,截至2017年12月,公司技术岗员工占员工总数超过60%;海归技术专才超过公司总人数8%。

从专利维度看,据知识产权专利媒体IPRdaily公开报道显示,2016年蚂蚁专利申请量达1161件,超过Amazon、Facebook,其拥有的区块链申请专利数量,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名列第一。

蚂蚁金服再再再融资:是“蚂蚁撼树”还是“英雄蚁人”力挽狂澜

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赵湘怀认为,蚂蚁金服价值驱动的双引擎分别是技术和全球化,技术决定深度,全球化决定广度。蚂蚁金服从Fin向Tech,回归科技公司本质,同时正在成长成一家全球化的金融科技平台型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