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小妖的一出“分瓣梅花计”,充分说明谋略比实力更重要

人因为三观不同,所以有正邪雅俗之分,而妖精也因实力和修为不同,分为三六九等。

无名小妖的一出“分瓣梅花计”,充分说明谋略比实力更重要

南山大王

不过,妖终究是妖,大多数是入不了仙道的,所以但凡是有点追求的妖精,必然想着延寿长生,这也就注定了,唐僧走到哪都被妖精惦记着。

今天要说的这个妖精实力平平,以他自己的能力别说是吃唐僧肉,就连拿唐僧也够呛,但他听了手下的一个小妖的计策,却成功从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眼皮底下掳走唐僧。

他是谁?我们来看原著。

第八十五回,唐僧师徒行至一座山前,正走着,突然耳边一阵风响。唐僧有些害怕,悟空宽慰道:“春有和风,夏有熏风,秋有金风,冬有朔风,四时皆有风。风起怕怎的?”

唐僧说,这风来得这么急,绝不是天风。悟空却不以为然。

话刚说完,又见一阵雾起,唐僧愈加心惊,悟空请师父下马,叮嘱八戒和沙僧在一边守护着,自己跳到半空中去打探。

无名小妖的一出“分瓣梅花计”,充分说明谋略比实力更重要

小妖向大王谏言

这一看,发现前面的悬岩边果然坐着一个妖精,正喷风嗳雾,旁边有三四十个小妖在摆列,心中了然。

按下云头后,为了让八戒去打妖怪,悟空骗他说前方是一个村庄,先前的那些雾气是村里人蒸馍馍散发出的蒸笼之气。

呆子一听有吃的,果然中计,主动要求去寻草料喂马。走到山凹里,便落入妖精摆开的圈子阵,妖精们二话不说就要上前抓人,八戒拿出钉耙,一顿乱筑,筑退了小妖,惊动了妖王。

妖王早闻唐僧肉有长生不老的功效,得知八戒的身份后,全力应战,却抵架不住,领着群妖败阵而去。

无名小妖的一出“分瓣梅花计”,充分说明谋略比实力更重要

师兄弟三人中了妖精的计

妖王因吃了败仗,回到洞府后闷闷不乐。这时,有个小妖上前谏言。

小妖说,这唐僧肉虽好,但不中吃。如果那么容易吃的话,唐僧早被别的妖怪吃掉了,也到不得这里来。因为他手下有三个徒弟非常厉害,今天交战的是猪八戒,沙和尚的本领跟他差不多,但孙悟空却是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还有大闹天宫的前科。

妖王听言,大惊失色。原来,这小妖是狮驼岭过来的,亲眼目睹过孙悟空大战狮驼岭三个妖魔,见识到他的厉害。

大家伙正处于悚惧之时,另一个小妖上前献计:从小妖里精挑细选三个出来,变成大王的模样,顶大王的盔,穿大王的甲,执大王的杵,分三处埋伏。先让一个去战猪八戒,再让另一个战沙和尚,最后一个去战孙悟空,而真正的大王则在半空中去捉拿唐僧,到时必然如探囊取物。这一招,便叫做分瓣梅花计。

那妖王听从小妖的计策,果然顺利地避开三个徒弟,捉到了唐僧。

无名小妖的一出“分瓣梅花计”,充分说明谋略比实力更重要

悟空和八戒到洞府要人

等孙悟空发现师父不见后,才反应过来自己中了妖精的计,带着八戒和沙僧跑去妖精洞府要人。

听到悟空的声音,妖王完全没了主意。还是那个献计的小妖,告诉大王,丢给孙悟空一个假人头,告诉他唐僧已被吃掉,这样他就会死心,妖王照办。

当小妖捧着“人头”出来时,孙悟空一眼就识破人头是假的,用棍子一敲,原来是个柳树根。

第二次拿了个真人头出来,这兄弟仨就信以为真,顿时痛哭流涕,八戒也不嫌污秽,挖个坑将头埋了,筑起一个坟冢,还进行祭拜。

无名小妖的一出“分瓣梅花计”,充分说明谋略比实力更重要

悟空和妖精过招

悟空顾不得伤心,一心要给师父报仇,领着八戒跟妖王一阵厮杀。

原来这山叫隐雾山,妖精自称南山大王,却被悟空好一顿奚落。

可叹这有勇无谋的妖精,根本不知对手实力深浅,就狂妄自大且贸然迎战,死伤惨重,最后自己滚风生雾,得命逃回洞里。

悟空变成一只水老鼠,也钻进洞里,方才知道师父还活着。两个瞌睡虫便放倒了妖王,用绳索绑了,烧了洞府,救出唐僧。

妖精醒来,被八戒一钉耙打死,原来是只艾叶花皮豹子精。至此,唐僧取经第七十一难——隐雾山遇魔终于结束。

无名小妖的一出“分瓣梅花计”,充分说明谋略比实力更重要

妖精洞府

无论从作战实力还是筹谋策划,南山大王的水平实在算不上出众。

即便如此,作为妖王,其本领在隐雾山的妖精里也必是最强的,但遇事不够冷静,也缺了些格局。

所以,做人、做事一定要有章法,凡事要过脑子,而不是拼力气瞎忙。

一出“分瓣梅花计”,充分说明谋略比实力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