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說拳3》——第34期公益課節選


《師父說拳3》——第34期公益課節選


練傳統武術從簡單的練套路拉回到開發身體,練武術方向一定不能錯。

活,才是開肩的目的和結果。 兩肩兩胯,是練武的四塊大石頭,練活兩肩兩胯就像修路,只有先打開這四個關口,才能練活身體。就像鋪路,氣血才會在身體這艘高速公路上平穩快速的行駛,想快想慢都由自己說了算。

這個兩肩兩胯,他是制約著我們身體運動能力,整個身體運動鏈條的一個節點。他影響著我們很多,比如說力慣稍節,要運用身體的力傳導。如果這個節點給鎖死了,就達不到想要的效果。我曾經把軀幹比作一個大水庫,就像我們這個能量勁,肩胛給封閉的很嚴,鎖死了,你這扣的特別緊,這個勁就傳導不出去。只有把肩活開了,才能算是進入了傳統武術的大門,這是一個標誌。

你看老輩練拳,首先要說的就是肩,不管用什麼詞,沉肩墜肘也好,通背拳講“肩如負擔”,就像擔著一個扁擔似的。這些詞實際上都說明了肩的重要性,是練拳的第一個大關口。

我們一直在強調開肩,實際上對我來講,我更願意用“活”這個字,因為通背拳老拳譜講“琵琶骨活如扇”。琵琶骨就是肩胛骨,“活如扇”的結果是練活了,狀態如扇,就像是一個蒲扇,就是芭蕉葉那種蒲扇,用身體去大幅度的開合,往裡外前後上下,都是可以的,這是一種開合的打開上軀幹的靈活,帶動半個軀幹的運動。

肩六個方向運動前屈後展,內收外展,內旋外旋。保持六個方向運動量的平衡,不可偏重某個方向的運動。

彈振拉伸: 平時的抻勁動作,有舊傷和不經常運動的極易造成不必要損傷,所以方法很重要,輕柔松活不發力的方法去運動。

動態拉伸: 專項的運動,活背八法就是這種運動方式,被認為最合理的運動。動態拉伸是功能性的,是整體性的運動。

知道方法了就要下功夫練,成百上千的練。怎樣就開肩了?像掉下來了的,感覺沒肩膀了。“活背八法”要上量,要經過千錘百煉,肩才能活。

輕如絲卷,重如錘揎。身上很靈活,手如錘頭的感覺,兩胳膊像插在兩肋上,用身體指揮手臂,才能講勁傳到手上。練武術身上有很強的爆炸力,但手上沒有不行,必須要將力傳到四稍才行。只有練活身體,松、活、柔、順,才能做到剛柔並濟。


大家注意,這堂課是明理,理明法不偏。


第34期通背拳公益微課

2020年3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