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


读过《圣经》的人不难发现,圣经中大半篇幅都是记载人们如何得到变化的内容。


在《约翰福音 》四章中,曾经有过五个丈夫的妇人,在与耶稣交谈时,心完全得到了改变,后来她回到村子里传了福音。


在《路加福音》中,守财奴撒该在与耶稣交谈时,变成了对钱财毫无关心的、神所喜悦的人。


在《约翰福音》五章里,躺了 38 年的病人遇到了耶稣,耶稣与他交谈后,他拿起褥子有力地行走了。


在《路加福音》十五章里,小儿子离开父家后,很长时间一直挨饿了,沦为令人唾弃的、最悲惨的人。后来,他变成了最美丽、最荣耀的儿子,宰了肥牛犊,与父亲一起快乐地吃着、喝着。


各位,神为什么在《圣经》中记载了这么多类似的事情呢?神想通过耶稣基督,使被罪捆绑,陷进悲伤、痛苦、忧虑中的我们得到改变。《圣经》中深深地蕴藏着神的心。人们虽然读着《圣经》,却发现不了这个事实。不是期待神为“我”做,而是“我”在热心地为神做。所以,大部分人都感到信仰很疲惫,过不好信仰生活。


行淫中被拿的妇人,多么羞愧呀!各位有没有经历过像行淫中被拿的妇人一样的羞愧呢?行淫中被拿的妇人,多么悲惨啊!行淫中被拿的妇人,临到死亡的人,还能有什么盼望吗?到了快要被石头打死的地步,钱多有用吗?


长得漂亮有用吗?学问多有用吗?有要好的朋友有用吗?但是,当那位妇人遇到耶稣基督时,围着她想要打死她的人,纷纷放下了手中的石头。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这句话使她变成了美丽、圣洁的妇人。


各位,若能与话语中的耶稣相遇,各位的心灵就会得到变化,可以放下一直压抑在心里的罪的重担,进到神的恩典中。


《约翰福音》八章蕴含着深奥的内容。其中行淫中被拿的妇人指的是犯了罪的我们。妇人站在两类人面前:一类是法律赛人和文士,另一类是耶稣基督。文士和法利赛人是宗教人,他们曾经教导那妇人要守律法。


比如“不可奸淫、不可偷盗、奉献十分之一 、守十诫命。”当那妇人行淫中被拿时,他们却没有拯救她的能力,只能定她的罪,用石头打死她。文士和法利赛人拿着《圣经》教导人,却不能让犯罪的那妇人从罪里脱离出来,这就是宗教。


那妇人来到耶稣基督面前时,是怎样的呢?她明明犯了污秽肮脏的罪,耶稣却阻挡宗教人用石头打死那妇人,并赦免了她的罪。


“我也不定你的罪。”


耶稣都不定罪,那该是多么洁净,多么圣洁啊!多么惊奇啊!耶稣完全改变了那妇人的命运。


文士和法律赛人就是宗教人,要求人们“要做什么、不可做什么、热心地做吧。”一旦做不好,就马上开始定罪。


耶稣没有对那妇人说,“为什么奸淫了,你丈夫去哪儿啦?为什么那样做了?”耶稣只是站在妇人那一边,担当了她面临的所有问题,又使那妇人圣洁,毫无瑕疵地站在神面前。


各位,如果去了像文士、法律赛人一样属于律法的教会,就只能因罪痛苦,因罪哭喊“啊,我是罪人,怎么办?主啊!求你赦免罪吧。根本不能到达“我的罪真的洗的像雪一样白,圣洁了,阿门!哈利路亚!”这样的地步。


相反,各位去的教会是耶稣基督活着做工的教会,无论犯什么样的罪,都能得到赦免成为圣洁的人,与主喜乐地同行。改变成无论何时,都能毫无瑕疵地站在主面前蒙恩典的人。


“文士和法律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


从《约翰福音》八章1节到 5 节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向着行淫中被拿的妇人所做的,从 6 节到11节是耶稣所做的。


各位若去的教会是真正的神的教会, 就会遇见耶稣基督,就能到达11节的“我也不定你的罪,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的位置。


通过这段《圣经》内容,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各位所去的教会是否拥有真正的生命。


( 整编:伯利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