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

去日喀则,总有一种东西在心里期待。汽车在弯曲的山路上爬坡,车窗外的天空是典型的西藏蓝天和白云。她们深情地陪伴着我们在西藏的行程,永远绚丽地、温柔地飘在头顶。

日喀则,首先想到的是韩红的《家乡》: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美丽的旋律,总在一路上飘荡,让人情不自禁地哼唱,期待着去日喀则寻梦。

汽车爬到山顶,迎来了去日喀则的第一个惊喜:羊卓雍错。羊卓雍错与玛旁雍错、纳木错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它没有纳木错的气势,没有玛旁雍错的安静,羊卓雍错就是羊卓雍错,它静静地卧在峡谷之中,淡淡的蓝,轻轻地舒展。据说,从天空看,羊卓雍错像一只羯子,在大地上蓄势待发。而在我的眼中,它像一条湛蓝色的河,静静地流淌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之中;还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在藏语里,羊卓雍错则是一只蓝色的天鹅,在青藏高原上温柔地飞。

我的家乡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

那一年,我们就转到这里

站在高处看羊卓雍错,蓝色的湖水之旁,是错落的山坡,那里油菜花开,一片金黄;有牛羊在沉默。藏民的房屋,星星点点,五彩的经幡在房顶上飘忽。蓝天、白云和远处的雪山倒映在蓝色的湖水中,没有什么语言能够形容出如此美丽的眼前。而来到山下,亲近羊卓雍错,风吹湖水,泛起微微的波浪。湖水温柔如玉,温暖如心。掬一捧湖水,洒在脸上,头上,不禁精神气爽。用舌头试一试湖水,淡淡的咸。羊卓雍错何止是一只天鹅,她还是一个温柔可人的西藏少女,一种说不出的美丽,深深地扎入你的怀中。

离开羊卓雍错,汽车在山谷之中穿行。不时有雪山,伸出高贵的头,向我们探头探脑。我们纷纷拿起相机,捕捉这一瞬间的美丽。导游说,别急,卡拉若冰川那才叫一个壮丽。当一座座雪山的头顶向身后逶迤,卡拉若冰川就到了。在喜马拉雅山以北,传说是藏传佛教四大山神—西方山神诺吉康娃桑布居住的地方,乃金岗桑周围耸立着10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它是西藏四大雪山之一。乃金岗桑山体雄伟,危岩嵯峨。顶部尖锥突兀,形如鹰嘴,坡岭沟壑间的积雪终年不化,发育成了条条冰川,面积达118.82平方公里。卡若拉冰川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条。它离公路只有三百多米,什么叫触目惊心,站在海拔5400米的地方,面对如此之近、如此之宏伟、如此之多白恺恺的雪欲向你飞来的压抑感,这,就是触目惊心。

我的家乡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

蓝天白云,离天空好近

正因为如此,这里成为了许多影视剧的拍摄地,《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都曾在此取景。特别是冯小宁执导的《红河谷》,为了拍摄雪崩的镜头,使用炸药将卡若拉冰川炸出一个大缺口,留下一块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人类有时候就是这样矛盾,为了追求一种唯美,不惜用破坏去摧毁另一种唯美。在卡拉若冰川,风从山顶吹来,裹着冰川的寒意,感觉空气特别的清凉。虽然海拔很高,因为头顶有着冰川的压抑感,我们并不感觉到漂浮。相反,非常的淡定,非常的脚踏实地和从容不迫,谈笑之间,与冰川为伴,让卡拉若冰川因为我们的到来,更显得生机勃勃,顾盼生辉。

因为海拔太高,加上到日喀则太远,我们只能在卡拉若冰川停留二十分钟,便匆匆忙忙地进入江孜。随着海拔的降低,道路两旁,渐渐展现着草原,羊群,格桑花开。慢慢地江南风光在眼前出现,广阔的田畴在视野中铺开去,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青稞和小麦翻涌着青青的波浪。在青山--呵呵,居然是在青山的环抱中经过白朗,旁晚时分,我们到了日喀则。

日喀则全名称溪卡桑珠孜,简称溪卡孜,汉语译音为日喀则。它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后藏曾经的政教中心,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扎什伦布寺,就在这里。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日喀则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在它的境内。

我们到达日喀则的时候,虽然是旁晚,头顶的太阳远远地超过灿烂来形容,我们感觉到斜阳如火,辣辣地照射到脸上,带走汗珠,也带走长途坐车的疲惫。就是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热烈之中,我们参观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是西藏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它与布达拉宫建在山上不同,它建在山坡下,依地势而上。层层佛殿相通相连,重重叠叠,巍峨庄严,巨大的建筑群,给人一座城市或者村庄的感觉。一棵棵菩提树,沧桑古老,向我们这些游人诉说着,扎什伦布寺曾经的传奇与永远的神秘。

与布达拉宫供奉着众多达赖的佛塔一样,扎什伦布寺供奉着大部分班禅的灵塔,塔内藏有历世班禅的舍利肉身。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它位于寺院西侧,由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弥勒坐像,花费黄金6700两,仅镶嵌佛像两眉,就用了大小钻石珍珠1400多颗,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每座灵塔都燃点数量不等的大小酥油灯,灯火如练,终年不熄。

除了庄严、神秘、尊贵之外,扎什伦布寺与布达拉宫不一样的地方,直觉就是更接地气。人们围着班禅灵塔转圈,可以亲密地与灵塔接近,用手沾一滴供奉的清水,涂抹在脸上,头上,带走幸福与吉祥。在扎什伦布寺,有三座巨大的白塔,据说当僧人或者信徒生活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与人发生矛盾,心头纠结的时候,就到这里转塔,转完第一个塔,心情会渐渐平复,等转完第二个塔,心情完全平静,等到转完第三个塔就会反省自己,自悟得道,思想与情感得到升华。

在日喀则,我们住在民政宾馆。虽然紧邻着一条河流,却没有感受到韩红《家乡》中那条河的美丽,它没有想像的柔波巨浪,只有微小的水,悄无声息的流淌。日喀则的夜晚来到更晚,晚上九点钟还是白昼,这个地级市的小,在我们短时间的游荡中,就走过她的东西南北主要街道。正因为这样,街道干净而宁静,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车水马龙的惊扰,有的是一种安宁、幸福、淡定。走在街头,可以感受到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守护着这片天空,使这小城有着别一样的美。

离开日喀则,天空与来的时候一样明媚。当日喀则渐渐消失在身后,感觉到一身的轻松与舒畅,仿佛在神话的世界进行过神圣的浸染和洗涤,情绪与身心,净化得一尘不染。遥望着蓝天白云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路的追寻,似乎有了一个答案:是扎什伦布寺穿越世俗的执着吟诵,让浮躁的心日趋宁静;是日喀则上空飘荡祥云,让我们的情感世界,更加忠诚热烈;是你们--我的亲人朋友一路陪伴,让西藏之旅,永远在记忆中如格桑花一样美丽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