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不靠武力登上帝位的平民是谁?

姚重华,一个非常平凡而普通的名字,大概是因为眼神不好使,生下来眼睛的瞳仁好像有两个,所以父母给个取名叫重华,眼神不好估计是遗传的,他爸爸的名字叫瞽叟,瞽,眼睛瞎的意思。

虽说这个是一个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的名字,可他的身世往上数八代就是黄帝,没错,他就是黄帝的后裔,华夏大地上尽是黄帝的后代。传到姚重华这里,就成了贫困户了,但他还有另外一个响亮亮的名字,那就是舜,一个孔子非常推崇的人,大概一个贫民百姓不动刀枪登上天子之位的只有舜吧。

舜是个苦命的娃,从小就死了母亲,父亲娶了一个后母,后母又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着象,他们这一家常常欺负舜,甚至还想杀掉舜。舜就是在这样一个没有温暖满是危险环境中成长,可舜就是老好人一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缺乏爱的孩子长大会有两种极端,一是很刻薄的对待他周围的人,另外一种就是非常的仁爱。舜是后一种,舜渴望得到爱,于是舜用爱来回报他周围的人。后母和弟弟非常凶恶的对待舜,舜逃过了很多大的灾难,小的过错就承担下来,对待后母和弟弟非常的恭谨,一点也不敢懈怠。环境的险恶让舜学到了怎样恭敬的对待别人。

舜做过很多事情,耕田,打鱼,做陶器去卖,风雨不休息,对待所有的人都很仁爱,于是周围的人也很喜欢舜,喜欢很舜在一起,一个勤快的小伙子,人畜无害,谁不喜欢呢。舜在历山耕种农田的时候,从来不争地界,于是历山的人都互相退让不争地界,在雷泽捕鱼的时候,雷泽的人都互相推让捕鱼的位置,舜在河边做陶器,所有的产品都没有瑕疵,从来没有质量问题,那里的人做出来的陶器后来也都没有瑕疵,都是上等的质量。太多的人喜欢和舜在一起,舜在哪里,哪里很快就能聚集一批人。一年的时间那里成了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了小镇,三年就成了一个城市。

第一个不靠武力登上帝位的平民是谁?

舜的名声鹊起,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舜。你看,在农村很多人娶妻困难,有时候也不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先有一个好的德行和名声,娶妻又有什么困难呢?在城市也是一样,没有财产又不修德行,别人拥有的也想去拥有,靠什么呢?

第一个不靠武力登上帝位的平民是谁?

娥皇和女英

虽然舜在外面很吃香,可是在家里依然被虐待,一家人还是想杀舜,把舜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有人恨你的时候,不管你做什么依然被恨,在外面你可能是个英雄,在家乡父老眼里你还是那个狗蛋和黑娃。舜就碰到了这个情况,家里的粮仓坏了,于是瞽叟让舜登高到粮仓的顶上去修理,娥皇和女英事先准备了两个簸箕给舜带上,她们已经觉察到事情不太妙。舜登上粮仓的顶部的时候,瞽叟一家就在下面放火焚烧,舜就把簸箕绑在两个手臂上,像鸟一样飞下来逃走了。

过些时候,瞽叟他们又让舜去挖井,娥皇和女英又悄悄地告诉舜一个妙计。舜在挖井的时候在井的旁边挖了一个旁通的暗道,当井快要挖好的时候,舜的弟弟和瞽叟就突然往井里面填土,想把舜给埋死在井里,舜从旁边的暗道里逃跑了。象和瞽叟以为舜已经死了,很高兴,象要把舜的财产分了,把舜的牛羊和粮食谷仓都给父母,象要舜的两个老婆娥皇和女英,以及舜的那把经常弹的琴。象到舜的房间里摆弄那把琴,可舜突然回来了,看到舜平安回来,象装出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想念你呢”

舜不介意家人对待他的事情,娥皇和女英也劝舜还是要象以前那样孝敬父母,慈爱弟弟。

舜的德行和名声传到了尧的耳朵里,尧很欣赏舜,就让舜去做一些事情,舜举荐了很多贤德之人去管理和教化百姓,在舜的管理下,做父亲的有道义,做母亲的慈爱,兄长友善,做弟弟的恭谨,做儿子的孝顺,家庭和睦,邻居真诚相处。当然也有一些恶人,这些恶人还是那些官二代之后,比如帝鸿氏的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游手好闲,行凶作恶,没有善良之心,人叫他混沌,意思是说他野蛮不开化。少嗥有个后代经常不讲信用,经常讲一些大话和邪恶的语言,人们叫他穷奇,讽喻他怪异无比,还有个官二代,喜欢吃喝,喜欢钱财,贪婪无比,人们称他为饕餮,这几个人由于是官二代,家势较大,没人敢惹,危害一方,老百姓叫苦不迭。舜在代替尧管事的时候就把这几个家族流放到边远地区了,为人们清除了祸害,老百姓都感谢舜。


舜在五十岁的时候代替尧巡视四方,所到之处,查办无所作为的官员,提升忠诚仁厚的官员,教化百姓仁爱和勤恳,于是没过多久,天下各级官员都兢兢业业为民办事,各地百姓都勤恳耕田,尧很满意,决定把天子之位传给舜,舜不接受。尧说,我要是传给儿子丹朱,那只有丹朱有利而天下百姓没有利,我要是传给舜,那就是天下百姓得利而只有丹朱不利。

尧逝世后,舜为尧服丧三年后就把天子之位给了丹朱,自己躲到南河南岸去了。

第一个不靠武力登上帝位的平民是谁?

舜帝

但这个时候,诸侯有事都会找到舜商量,朝觐的时候都会到舜这里来而不去丹朱那里,如果有诉讼官司,诸侯也都到舜这里来而不去找丹朱,丹朱那里根本没有人去拜访,天下诸侯和百姓都知道丹朱是个顽劣之人,没有仁德也没有特殊的技艺和本领。天下诸侯都请舜履行天子的责任,舜感叹说,这是天意啊,于是舜就回到京都,等天子之位,管理百官和诸侯。

舜登上天子之位的时候,对待父亲和弟弟依然很恭敬,常常回家向父亲请安。后来有人出了个难题,说,以瞽叟的修养,儿子要是天子,那他还不是无法无天啊,瞽叟要是犯了罪,偷羊偷牛,或者杀人放火,舜该怎么办啊?每个人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说,舜应该秉公执法,有的说舜应该网开一面,还有的说舜应该加倍补偿受害人就可以了。孝道在儒家那里是最重要的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环节,孟子就回答说,舜应该把父亲从监狱了背出来,偷偷的跑到东海之滨,舍弃天下,过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当一个人的自身修养还没提高,怎么能治理天下呢,修身,齐家,治国,然后才能平天下。儒家觉得,只有把自己修好了,內圣之后才能外王,內圣外王是儒家人的理想。


第一个不靠武力登上帝位的平民是谁?

舜在位的时候任用了几个关键人物对后世影响至大,他任用禹来治水,禹本来是鲧的儿子,但鲧治水马马虎虎,采用堵的办法,治了九年洪水还是淹没了九州,百姓没有房屋去住,农田没法耕种,于是舜就把鲧流放到羽山,启用禹来治水,禹用疏导的方法治好了泛滥的洪水。并开创了夏朝。

任用了第二个人是夔,让夔掌管音乐,夔制造乐器,并矫正了音律,用温和的音乐去教育贵族子弟,用庄严的音乐教化百官为人正直和庄重,调和八种乐器使之和谐,轻松欢快的乐器响起来的时候鸟和兽都会跟着起舞。夔很有才华又有贤德,开创了用音乐教化天下的先河。当别人推荐其他音乐人的时候舜说“夔一足”,这话传到后来就成了夔只有一只脚的意思,就是从这里断章取义的,孔子为夔正名,解释“夔一足”是得到夔一个人就足够了。还是圣人读书多啊。

舜任用的第三个人物是稷,一看这个字是禾苗旁就应该知道他跟农业是息息相关的,稷是非常善于种植庄稼的,就让稷管理农业,百谷得到正确的种植,按季节茂盛成长,解决了百姓的口粮问题,而这个稷就是后代周朝的祖先。

舜开创了清明的德治,以崇高的德行治理天下,每三年考核百官,按成绩来决定是升迁或是废黜,天下不管远处还是近处都兴旺起来。

舜经常巡守天下,考核官员诸侯的业绩,即使年龄大了还不懈怠。当最后巡游到苍梧的时候,逝世在那里,葬在九疑山,所以苍梧山,又叫九疑山,位于今天湖南永州市零陵区。


第一个不靠武力登上帝位的平民是谁?

舜帝陵

舜最后一次外出巡守的时候,他的两位夫人很想念舜,担心舜的身体,放心不下就踏着舜的足迹去寻找舜,跨越千山万水来来到九疑山听说舜已经崩逝,两位夫人伤心得哭起来,哭了几天几夜,眼睛也哭瞎了,泪水洒在山上的竹子上,竹竿上就留下斑斑的泪痕,有紫色的,也有白色的,也有血红血红的,后人就把这种竹子叫湘妃竹,或泪竹或者斑竹。

第一个不靠武力登上帝位的平民是谁?

斑竹

毛泽东有一首诗来描写舜和他的二妃的故事的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孔子祖述尧舜,就是因为舜开创了德治天下的先举,“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虞就是舜,一个靠深厚的品德登上帝位的平民 ,生活在约公元前2287年前。在中国历史上,不靠武力,不靠世袭,而是靠德行登上帝位之人,除了舜还有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