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扩招 对21考研择校有何影响?

对于不少21考研学生来说,考研择校是一项艰难的事情,相较与20考研扩招来说,对还有十个月才考试的下一届考研的宝宝会有什么影响呢?

特别是文科生相比理工科生来说,文科生如果不选择一所有竞争力的院校,读研出来的优势也并不明显。

20扩招 对21考研择校有何影响?

从考研选学科十三大门类来看,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可以招收文史类考生,不过8个学科门类下属的专业种类较少,而且在实际高校招生录取中,这8个学科门类的专业大都也会招收理科类考生。

反观之,理、工、农、医等学科下面的专业种类非常多,并且据统计有近75%的专业绝对不能招收文史类考生,这也成了许多文科生择校的一大局限。

俗话都说“文看学校、理看专业”,这说明了文科生考研选择一所名校的重要性。

下面,就跟着问问一起来看看文科生考研择校建议,希望对各位21择校的伙伴择校有一定的帮助。

20扩招 对21考研择校有何影响?

一、择校三大误区

1.盲目相信高校排名

各类高校的排行榜向来非常流行,但是因为排名方式存在区别,排名结果也五花八门。对于这些排行榜,不能盲目的去相信。判断高校的实力到底如何,还要靠考生自己。

20扩招 对21考研择校有何影响?


2.顽固的名校情结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和劣势专业,名校只是强势专业的实力和数量上更胜一筹。而且名校竞争激烈,分数线高,录取比例低,调剂情况频繁,也不一定好找工作。

3.对报考院校犹豫不决

在每年的考研中,都有一些同学在几所学校之间犹豫不决,频繁的更换考研报考院校,有的甚至考研报名前夕开始换别的院校。由于各个院校的考试内容及参考书目都不一样(统考除外),考生换学校就意味着之前的复习白费,要重新购买教材,重新复习。这种行为对考研的危害性非常大,不仅会浪费考生大量的时间还会影响考生复习的心情。除非你特别不喜欢之前的院校,一般不建议同学们中途换院校。

20扩招 对21考研择校有何影响?

二、文科生择校建议

1、不要让现在的学校决定你考研的选择

很多同学在择校时很犹豫,可能是因为自己现在的学校不好,因此在考研择校时不敢去追求理想的学校,这大可不必。

你的本科学校如何,是由你的高考成绩决定的,首先,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一考定终生"自然也就不能百分百断定一个人的水平和实力;其次,即使你真的是学习基础不太好,那么现在抓紧时间确定下目标,好好努力,充分准备,正常发挥,也未必就不能鲤鱼跳龙门。任何时候学习和努力都不晚,只看你有没有决心和梦想、想不想改变自己和命运。

20扩招 对21考研择校有何影响?

另外不可否认,211、985学校的本科生,从整体上看综合实力相对而言的确要高一些,但其实大学是怎样过的大家心理都清楚,你的学校很好不代表你大学四年就一定学到了比别人多的东西。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何况是士别四年。

学校只能给你提供一个平台和环境,真正的卓越不是凭借学校而生,而是凭借你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所以,既不要因为本科学校很好就妄自尊大、不可一世,也不要因为本科学校很差就妄自菲薄、看轻自己。

保守自轻固然不对,好高骛远也不可取。最好的学校不一定最适合你,最适合你的学校才是最好的。适当带有挑战性而又是自己经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或许才是理想的选择。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

20扩招 对21考研择校有何影响?

应对窍门:首先,考生要搜集目标院校近年来的考研分数线、录取人数及录取比例等,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报考。其次,查找该院校近年来的学术贡献、有哪些导师及导师的论文,判断出该校的学术水平。然后,看该校的就业率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考生希望毕业后去哪里可以考虑哪里的学校。另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专业和劣势专业,名校里面也不都是强势的专业,考生择校的时候还要和择专业结合起来。

2、以专业定学校,或以学校定专业

有很多人说研究生择校要看专业,专业好的话学校差点也无所谓,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毕竟专业实力即使不是决定也至少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在研究生期间能学到什么,专业实力强的学校能让你在本专业的研究和学习上精益求精,从而提高你的专业造诣,但也可能因此造成视野的局限。

20扩招 对21考研择校有何影响?

专业虽然差一点但综合实力强的学校,能够让你接触到更多的圈子和朋友,对综合学养的提升帮助更大,但在专业上面需要你自己下更多功夫。而且,无论你学什么,将来终究都是要走向就业市场,而市场不仅会看你学什么,也会看你的文凭(准入资格)。毕竟在没有深入了解你之前,文凭是市场了解你最快最直接的方式。

到底是以专业实力选择学校,还是以综合实力选择学校,小编个人认为主要看你自己的志趣,结合你自己的实力,能够尽量取得平衡的选择是最理想的。

应对窍门:理性分析自己的专业意向,结合实际,综合分析专业院校的优劣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考研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