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古人的智慧堪稱一絕,雖然當時物質匱乏、科技落後,但他們對生活方式、相處禮儀頗有講究。在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下,曾流行一句話叫做“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這句話有何含義?為何不能娶生妻?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生妻”這個詞曾被用來形容蘇武的妻子,它指未嫁過人十五六歲的女子,這種女子大多青春靚麗、年輕貌美。在眾人看來:生妻不是比寡婦各方面都要優越嗎?

其實不然,古人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心智差異

寡婦是指死過丈夫的女子,他們在嫁人之後對日常生活、夫妻之道已輕車熟路,心智方面要比生妻成熟許多,如果將“寡婦”娶進門可以省下很多麻煩事,就是眾人追求的賢妻良母。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第二:彩禮差異

古代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約,生妻要求一般較高,很多人子寧願全少花錢娶一個吃苦耐勞的寡婦,都不願意娶一個形同擺設的“花瓶”。畢竟當時農業為主,女子若不賢惠良淑,那就是一個家庭的災難。

第三:生育差距

十五六歲的生妻,身體尚未發育完善、身體素質較差,在醫療科技極為落後的時代,她們懷孕生育將會面臨著極大的風險。寡婦則不同,她們懂得如何照顧自己、保全孩子。

所以很多古人調侃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有人說:在自由平等的現代社會中,男女平等這句話早已不適用,只要能力相當、三觀相符便可走完一生;也有人說:古人主要講究女子的品行操守!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