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的商業真相:大部分人都容易被輿論引導

《創世紀》的商業真相:大部分人都容易被輿論引導

香港TVB有兩部名震天下的商戰劇,一部是鄭少秋等主演的《大時代》,一部是以羅嘉良等主演的《創世紀》,無論是對人性的解讀,還是演員的演技,兩部劇過後,再看如今的商戰劇,確實是難以匹敵。

我個人認為《創世紀》其實是要優於《大時代》的,因為對於丁蟹,我更認可許文彪,其從一個正直、奮進的青年俊才蛻變成一個唯利是圖卻又痛苦掙扎的商界壞人的過程,牽動了多少人的心,他的悲劇是真正的悲劇,是被命運的不公推向邪惡深淵的無能為力。

現在多少人和早期的文彪一樣,努力、奮進、積極向上、忠於自己的理想?而又有多少人能像後期的文彪一樣,玩手段、玩陰謀、鬥智鬥勇、不知善惡,未達目的不擇手段?

但是肯定的是,有很多人是既沒有早期文彪的刻苦奮進,也沒有後期文彪的鑽營老辣,但是卻和文彪一樣有著唯利是圖的小心思。他們沒有那種縱橫商界的智慧,在股市化身韭菜,在樓市還是韭菜,孜孜不倦,生命力頗為頑強,最後,兩手空空,哭天搶地。

拋開對人物命運不談,單看《創世紀》中的商業爭鋒,就足以稱讚一聲“精彩”。不過細品之下,發現商業競爭竟然如此讓人心驚膽寒,刀光劍影背後,一切的爭鋒的手段或是陰謀都是圍繞“輿論”展開。

劇中的股票收購大戰,哪有那麼多高技術含量,都是利用人性,通過真假不辨的消息,操作輿論,靠輿論操縱公眾,進而操縱股市。土地也是,從政府獲得規劃消息,拿下土地,瘋狂炒作價值,拉高土地的價值,也是一樣的套路。

其實,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市,都在《創世紀》裡講的挺明白的了,這個名利場就是商人設下的圍獵場,靠各種不知真假的消息,製造有利的輿論,然後不斷地炒作炒作,吸引韭菜帶資進場,收割之。

這些縱橫捭闔的背後,都是用輿論引導人性,用資金搶佔主導,這就是人性+錢的遊戲。成功的背後,對輿論的引導功不可沒,因為大眾都是容易被輿論引導的,輿論是一把利劍。

看看現在的朋友圈吧,過一段時間就要爆出一篇“樓市鬆綁”的謠言,每天都有置業顧問的刷屏廣告,尤其是看一些由房地產營銷搞得所謂自媒體,所謂購房群,核心永遠圍繞著“賣房”倆字。如此狂轟濫炸,只要把鬆綁的輿論帶起來,就會把一大群不明真相的人套進來,然後掏錢買房。

再說股市,我認識一個朋友,很早就開始炒股了,他的夢想是那種金融巨鱷,談笑間,刀光劍影。然而實際上呢,確實是談笑間,也算是刀光劍影,只不過結果是英勇就義,但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死……大盤依舊穩如狗,開始時候多少,現在基本還是多少。

我記得歷史書中講過,以前搞過三反五反運動,其中一個很重的點就是反投機倒把。現在的生意,少了兢兢業業,在信息氾濫的今天,搞得社會烏煙瘴氣,充斥著各種投機倒把。

現在一件商品只要出來,必然會有人開撕,以前是真撕,現在呢?是僱人來撕,有的撕才有熱度,有了熱度才能激發關注度與好奇心,有了關注度與好奇心才能促使商品大賣。娛樂圈就更不用說了,但凡一部電視劇出來,都要組什麼CP,什麼事都要炒一炒,好像不炒就要冷。

封建時代的賢者們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所謂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無不都體現了輿論的力量。早年陳子昂的自我營銷,其實就是典型的利用輿論炒作而已。

我想起了許文彪在最後結局前有一句話,這話講的明白又痛苦:

“我不是沒有嘗試過,我嘗試安分守己,拼命幹活!掙那麼一點點錢!我試過!但是外面那些人,外面那些人!他們懂建築懂蓋樓嗎?他們只是拿一點點錢出來,花一點點時間,把房價炒高不斷的賺大錢!這叫做公平嗎?你去問問他們!隨便問一個人!問問他們需要些什麼!他們的答案你很簡單,只想要一間很普通很普通的房子!為什麼他們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供一間房子呢?因為是那些有錢人在耍他們!越有錢的就越玩的起!這個世界公平嗎?這個世界公平嗎?”

在這個被信息網和資金網綁架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砧板上的魚,之所以沒死,只不過是主人還不想吃魚肉,可是在主人的旁邊,早已經堆滿了無數豬的屍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