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不在了的娘家,你还会回去吗?

用户橘子的春天196826


我爷爷奶奶去世后,过年的时候,姑姑们还是每年回娘家。

后来表哥们长大成人,就变成他们过年去舅舅家拜年。

现在我父亲也去世了,表哥们还是每年都来,给和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舅妈拜年,看望这个大家族里最小的表弟,也就是我弟弟。

在这种传承之下,以后假如我母亲也不在了,我也会回娘家,因为那里还有我的姐姐和弟弟,有我的外甥,以后还会有侄子。

我爷爷奶奶共有4个女儿,两个儿子。我爸爸是最小的儿子,和大姐相差了十几岁。那个年代结婚都早,大姑也是十七八岁就结婚生子,大表姐只比我爸爸小几岁。

后来大表姐再次十七八岁就结婚生子,大表姐两个女儿,跟我和我姐姐几乎是同年。

我们家族不算特别幸运,爷爷奶奶都身体不好,我妈妈嫁进来不久他们就去世了。

我大伯年轻时就参军牺牲了,我从没见过他,只是幼年偶然听到几句他的事情。

我爸爸在48岁那年,突发疾病去世。那一年我弟弟刚18岁。

这几十年,爷爷、奶奶、爸爸相继去世,姑姑们从没有觉得这个家散了,除了过年时候固定的回娘家,平时闲了也会回来,帮了我们这个小家很多。

有一段时间,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好,姑姑们表哥们不待爸爸妈妈开口,主动送来钱。去年弟弟结婚,也是在各位表哥的帮助下顺利圆满地举办了婚礼。

之前我三姑姑和我妈妈因为一些误会,有十多年,彼此谁也不理谁。但在我爸爸去世后,两个人反而和好如初。

现在每到过年,回到家里,看到表哥们从各地回来,聚在他们所谓的“根”上,举杯共饮,大家庭的传承感就会深深震撼到我。

就是这种传承,让家变成了家。


我是麦芽,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谢谢~


麦芽和麦芒


父母都不在了的娘家,你还愿意回去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心就一痛。

我的父母亲去世多年了,所幸父母亲为我留下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如果这世界上只有我一个,真的无法想象这份孤独的钻心的疼痛。

父母亲去世后,弟弟和弟媳妇在外打工,孩子我带,平时,我的娘家就是弟弟家的那把不锈钢钥匙。每每夜深人静时,孩子们已经睡熟了,我独自抚摩那把钥匙,就像抚摩父母亲宛然在耳的嘤嘤叮咛:照顾好欢儿!我的泪就簌簌滑落。

弟弟和弟媳妇不在家时,我和娘家是时时刻刻在一起的。

过年时他们才会回家,孩子也整天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去了。我将家里一些好吃的,匀一些给他们送去。腊鱼腊肉是不用说的,苕皮子、玉兰片、团子……只要他们可能喜欢,我都会送一些给他们。

弟回家的日子,他们家就是我最想去的娘家。



再有,如果娘家有伯伯叔叔的,他们的家也是娘家呀!

我父母亲去世时,我们年纪还轻,什么都不懂。一切都是叔叔婶娘帮忙操持。

父亲母亲都身患绝症去世的。去世前,每天都是叔叔和姑父帮忙守夜照顾,婶娘帮忙做饭。记得那时候地里棉花开了好多,满田像白云一样。他们自己家的白天摘,晚上就帮我们家剥。父母亲一个头一年,一个后一年,连着两年,把叔叔婶婶姑爷姑妈累死了,说实话,我一直心存感激。

正因为此,我一直非常孝敬叔叔婶婶和姑爷姑妈。他们的生日我是一定会到的。他们人老了,难免生个病住个院,只要我知道了,一定去看他们,跟他们给一点钱。

我把对父母亲的孝心,用在了这几位老人身上。



所以,我叔叔婶婶和姑爷姑妈的家,我也是当做娘家走的。

只要是娘家人,即使父母亲不在了,肯定愿意回去的啊!

不过,如果你是女子,本来嫁得远,父母亲都不在世了,家里也没其他什么人了,不愿意回娘家,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简阅人生


我是独生女,我一岁多母亲就去世了,是父亲一手把我养大的,我为给父亲养老招了上门女婿,后来我丈夫单位带家属,我就带父亲和两个孩子离了家,我家就没人住了,父亲健在时我和父亲在家里叔叔办事时也偶尔回家看看,后来父亲不在了,突然失去了亲情,我把叔父当成了对父亲亲情的寄托,时常回家看他,同时我觉得叔叔就真的像父亲了,后来叔叔也走了,虽然和堂兄弟姐妹关系都不错,却再也找不回父辈的亲情和疼爱了,每年清明十月一回家上坟便成了感情的寄托,家乡的土地有我的父母和前辈,后来工业占地祖坟也迁移离了家的土地,但我还是想回家,梦中还是童年和年轻是在家的情景,回家,寻找童年的记忆,回家找寻曾经的父爱和亲情


俏夕阳


  没有了父母的家已经不是真实意义上的家,应该也不会再回去了。

  上学的时候哥嫂就已结婚,每当学校放假父母总会说一句:能不回家就别回了吧。那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似已融进血液难以拔除。有两次特别清晰地记忆,大学时期有两次放假回家都赶上母亲不在家,虽然人在家里,虽然也有所谓家人,但那种明确的没有归属感自那以后深深地扎根在心底,并随着岁月的流逝疯狂的生长。

  后来有了小侄子,把他放在心尖上面疼爱,小小的人儿心心念念想着我这个姑姑,每次放假之前很多天就开始打电话催我回家,被需要的感觉在此之前从没有过感受,所以那几年时间里回家次数比较频繁。再后来,侄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和想法,变得不再那么粘人,回家这件事再次被搁置起来。虽然父母尚在,虽然父母在慢慢变老,虽然很想在能看得见的有限时间多回去见他们几次。

  前段时间,为数不多的与哥哥通电话的时候聊起此事,他说以后即使父母甚至他都不在了,那个家依然是我的家,该回还是要回。这句话给了我猝不及防的一击,酸涩的感觉瞬间涌满鼻腔。只是,感动归感动,心里却依然觉得以后那个不再有父母的家自己仍然不会轻易回去。或许我真的是个心里冷且狠的人吧!





自由蓝桉


父母不在的娘家,我真没什么可留恋的。

父母把毕生积攒的东西都留给了弟弟。我和两个姐姐看望父母带的礼物,逢年过节给爸爸买的好烟好酒,都会被弟弟拿到他的家。我给妈妈买的衣服也被弟媳妇拿去,我有时看不惯对着爸妈说几句,都被爸妈反过来数落。爸爸每次都会说你们拿来的东西都是我的,我给谁是我的事情。再说我们动不了了还要靠他们呢,可惜我爸妈的真心没有换来儿媳妇的真心。



爸爸重男轻女我和两个姐姐早已习以为常,从小到大家里所有好的东西都给弟弟。爸爸有退休金平时很节俭,我和俩姐姐回家给爸妈的钱他都存起来。弟弟买房时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还要求我和两个姐姐借钱给弟弟。



妈妈生病住院时,我和俩姐姐知道爸爸一分钱都没有,住院费是我和两个姐姐出的。妈妈住院期间,弟弟和弟媳象征性的去了两次,每次都是偶尔站一下就走。妈妈是中风后遗症,出院离不开人,两个姐姐轮流照顾。我远在外地工作不能尽孝,轮到大姐时,我会告诉大姐要她多替我孝顺父母。大姐没孩子她老了我给她养老。



我的爸妈万般疼惜的儿媳妇。从进门到我妈去世,不要说给父母做顿饭,连杯水都没有给我妈到过。弟弟自从结婚后也把钱财看的很重。我每次给俩姐姐电话,说的最多的以后咱们三个常走。


用户60577191916菲儿


会吧!可能更多的是不敢!说一段以前的往事吧,我家是农村的,姑姑嫁到了隔壁县,每个月都回家,每次家里都有人,爷爷奶奶,妈妈我,爸爸长年在外面打工,平时姑姑回家,家里都其乐融融,热热闹闹的,有一次,姑姑提前回家了,家里人都下地了,我在上学,当姑姑到了家门口发现大门是锁着的,打电话也没人接,然后,也不知道怎么的,姑姑就悲从心中来,眼泪就止不住了……开始很不理解,直到后来到外面上学,赶上家里没人,忽然就想起姑姑说的这件事,彻底理解了,家仍旧是家,直到家里的人和事变了,恐怕真的不能接受,更多的是不敢再想起了……


随心所欲150175012


父母都不在了的娘家,你还会回去吗?

我的父母都还健在,我来说说我的姑妈的故事。

我家姑妈,在县城生活,每个月是拿工资的,我们家都在农村,那时我们还小,家里穷,我奶奶还在的时候她经常回去看望我奶奶,那时候她经常说:"妈妈在,我以后回来看妈妈,妈妈不在了,以后有事回来,没事就不回来了。"


我家妈妈说:"以后你想来就来,又不要你帮着做事,你看着不冷不热的时候来,家里瓜果成熟的时候来。"姑妈说:"以后表姊妹们就不要走动了。"姑妈家就几个女儿,也都在县城。那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家里有什么事她来就行了,她的女儿们就算了,姑妈家的女儿们那时也都出嫁了。

我们结婚什么的姑妈都是自己来,但女儿们一个都不让来,礼也不到,这些无所谓,后来她家女儿开始办各种事,就开始喊我们家兄弟姐妹们随礼,经常挂在嘴边的,表姊妹们不来往的话也不说了。

本来她家女儿和我们关系还算不错,现在也越来越疏远了,亲戚就是这样,有的越来越亲,而有的走着走着就散了。

以前姑妈还回老家看看,后来几年都不回去一次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处来的,如果和嫂子、弟媳妇们处的好,不管父母是否健在,回去还是要回的,只是可能没有父母在的时候回的多了,要是处的不好的话,那也只能有事才回,没事的时候也是不太好回去的。

我家的父母都还健在,我们一快到节假日,弟媳妇就会打电话问我们回不回去,要不要开车来接,如果说不回去,他们还感觉有些遗憾。每次回去了要是就我自己带孩子,没有开车,她也会很积极的要求用车送我……

暑假送我们回来了的时候,车里拉的全是吃的,还没走的时候十几岁的小侄子就问下次什么时间回去,我说不知道,也许过年回去了,小侄子问过年哪天回来?我都不知道哪天过年呢?就在问我们回去的时间了。小侄子十几岁了,和我家的孩子相差一岁,两个人一回去就形影不离的。

至于以后会怎么样,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了,处的好一定会常常走动,如果不好那也就少走动一些罢了。


沐棉花开


我的父母生了我们姊妹三个:两女一男,男的是老大,由于母亲没文化,又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母亲很是重男轻女,父亲倒不觉得重男轻女,但多数时候是拗不过母亲的,有次母亲竟然对父亲说:幸好生得了儿子,不然你就是土尾巴狗;母亲也说我们两个女娃不如一个男娃,就因为母亲的重男轻女思想,我和妹妹从小吃了不少苦,母亲本打算不让我两读书的,由于我的抗争,我勉强读了个中专,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更高的学历,妹妹就不那么好运了,小学没毕业就让母亲叫了回去干活。

参加工作后,有了住的地方,家就已经不怎么想回去了,因为就算几个月不回去,母亲也不会问,哪怕打个电话问问,没有!

父母过世后,回那个家就更少了,由于父母的原因,姊妹、尤其是和哥哥之间就没有多少感情可言了,当然回去的时间就屈指可数了。



铜豌豆SYF


会的

我媳妇儿家是单亲家庭,她父亲之前一次意外去世了,我跟我媳妇儿谈恋爱的时候,她总是拿着她父亲的照片,给我讲之前的事情。

她告诉我她的父亲非常爱她,有她父亲的那段岁月里,她是全天下最幸福的那个人。然而就在8年前,他父亲因为一场意外住进了医院,之后不断恶化,最后再医院去世了。

她每次给我讲起她父亲的时候总是眼角带着泪水。我现在会更加疼爱她,因为一个爱她的人离开了,我会成为更加爱她的另外一个人。我们逢年过节还有家里老人的祭日,我们都会回去,回去看看她的妈妈,她的舅舅还有之前爱她的那个男人。。



李小圣嘤嘤嘤


会回去。我觉得这个问题让我心情很沉重,但不管怎么样,我会回去。


对娘家人充满感恩。

我的家里是远近闻名的和睦之家,家里4代同堂,虽然他们偶尔也有小吵,但是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我的叔叔婶婶们,从小对我很好,我的兄弟姐妹们,自小就互相扶持着走过来,我爱的的大家庭里面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给我创造了一个充满爱和鼓励的成长的环境,让今时今日的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别人也能宽容以待。


和我从小玩到大的闺蜜,她家里情况和我完全不一样,所以,后来也造就了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每每想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一个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娘家是我无法切断这一个情感的依赖。

娘家有从小爱我的叔叔婶婶、兄弟姐妹。儿时一起长大的情谊,守望相助的手足之情,我无法抛弃,有时间我想回去看看他们,哪怕只是坐在天台回忆儿时的趣事,也是人生之一大享受。那里有我一生都抹不掉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