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年轻气盛的德川家康,是如何成为“忍者”的?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阪夏之阵击败丰臣秀赖,扫清了德川幕府最后的隐患。至此,长达150年的战国乱世彻底终结。而最终夺得天下的,正是战国的“忍者”德川家康。

与其他积极进取的英主不同,德川家康却是个十分擅长忍耐的人。其通过“忍道”获得天下的事迹至今被后世传扬与追捧。然而与大家所想不同,家康并非一开始就擅长“忍道”,在青年时期,家康亦是年少气盛之人。那么年少气盛的德川家康又是如何成为“忍者”的呢?

日本战国:年轻气盛的德川家康,是如何成为“忍者”的?

德川家康


“少年英雄”家康

1560年,作为今川义元上洛的先锋,德川家康登上了战国的舞台。

同年,今川方大高城被围,义元指令德川家康以手下寡兵前往救援大高城。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手下重臣纷纷劝诫家康等待义元主力前来。而年轻气盛的家康却不以为然,以声东击西之计成功解了大高城之围。之后,在三河武士的奋战下,德川家康更是击杀了织田方重臣佐久间盛重。

在今川义元上洛期间,家康虽然展示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不过今川义元自身却因为轻敌在桶狭间被织田信长奇兵击杀,今川联军因此败退。因为义元之死,位于西三河的今川家臣纷纷逃离,德川家康反而趁机入主冈崎城。

日本战国:年轻气盛的德川家康,是如何成为“忍者”的?

今川义元


1562年,见识了今川家的衰落,德川家康转与织田信长同盟。次年,失去后顾之忧的德川家康开始向东蚕食今川氏领土。通过外交上的调略,1566年家康已经成功统治三河地区。

1568年,野心膨胀的德川家康又与武田信玄联手,率军侵入远江,并攻克远江要城曳马城(后改名滨松城)。至1570年为止,德川家康几乎掌握了三河、远江两国。而这一年,家康年仅28岁,可谓年少有为。

东海第一武士

受游戏“信长之野望”的影响,大家都认为“东海第一武士”是对今川义元的称赞。其实德川家康亦有“东海第一武士”的美称。

1570年,织田信长出阵越前期间遭到其妹夫浅井长政背叛。同年,织田信长决定讨伐浅井长政,而德川家康亦收到信长的援军邀请。虽然远江领内仍受到武田信玄的威胁,但气盛的家康依旧率军五千前往支援信长。

日本战国:年轻气盛的德川家康,是如何成为“忍者”的?

姊川合战


6月28日,姊川合战爆发。织田信长领军两万对阵浅井长政一万军马;而德川家康以三河五千武士对阵朝仓一万军势。

战斗开始,织田信长2万军马竟然在浅井军的冲锋下陷入混乱,甚至一度逃至十五町(约两公里)开外。反而德川家康寡兵5000成功击溃两倍于己的朝仓军,并于侧后方切入浅井军中,受到三河武士的夹击,浅井军才被迫撤退。

“没有家康则没有信长的东山再起,姊川一战本该信长败北”-《甲阳军鉴》

经由姊川一战,三河武士名声大振,在之后与岛津军、上杉军合称战国时期最为擅战的军队。而德川家康更是获得“东海第一武士”的美名。

日本战国:年轻气盛的德川家康,是如何成为“忍者”的?

德川家康


从以上看来,青年时期的德川家康充满了对领土增长的渴望,并且战场之上常常亲自骑马奔跑于战场之间,指挥战士作战。此时的德川家康更像是年轻气盛的“第一武士”,而与之后的“忍者”形象大相径庭。从“第一武士”到“战国忍者”之间180度的转变,正是经历了之后的三方原之战。

三方原之战-转变的开始

1560-1572年之间,德川家康的扩张之路可谓一帆风顺。仅仅十二年间,便由西三河扩张至三河、远江两国。期间战斗,家康几乎全胜。尤其是姊川合战中,面对素有勇武之名的越前军,家康更是以少胜多,获得全胜。获得如此的傲人功勋,想必家康心中亦自豪不已。

然而在家康意料之外的是,自己即将迎来影响一生的大惨败-三方原之战。

1572年,武田信玄为讨伐织田信长西上,而德川家康成为了信玄西上途中的绊脚石。为逼迫家康臣服,信玄开始调略家康手下家臣。其中重要的东三河奥平三人众便被信玄调略。同时,信玄命家臣屡次出兵骚扰边境上的家康领土。信玄尚未出阵,家康的领地却已经四分五裂。

为防止家康被信玄击败,织田信长命令家康放弃骏河滨松城、退回三河领内。然而一生尚未有过大败北的德川家康却完全听不进信长的劝说,认为领地任由他人侵犯是耻辱之事。

日本战国:年轻气盛的德川家康,是如何成为“忍者”的?

滨松城


“如果此时放弃滨松,不如放下武士刀不做武士”家康回信道。

1572年12月22日,面对领地被侵犯的侮辱,德川家康主动出城寻找三倍于己的武田军决战。同日武田军绕过滨松城前往三方原,家康紧随其后试图寻找背袭信玄的机会。然而此时家康已经中了信玄的引蛇出洞之计。

当家康登上三方原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却是整整两万余众列阵以待的武田军。对峙持续两小时,面对信玄掷石队的骚扰,德川军率先失去耐心对武田军发动冲锋。战至黄昏,家康军被完全击溃,武田赤备冲入家康本阵之中。家康本人更是被一路追击,仓皇逃回滨松城中。

日本战国:年轻气盛的德川家康,是如何成为“忍者”的?

德川家康


虽得以幸免,但回想起危及生命的三方原大惨败,家康仍心有余悸。因为自身的狂妄自大,竟差点导致苦心经营十余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三方原之战次年,武田信玄病死,家康却并未因此高兴。为防止再犯三方原之战中轻敌自大的错误,家康找来画师,将自己战败后的丑陋形态描绘下来。日后,家康更是将此副画像悬挂于自己身后。以三方原的惨败时刻提示自己,切勿再因一时气盛而进行无把握之战。

经由三方原之战,德川家康不再年轻气盛,而是逐渐成为了“战国中的忍者”。

“忍者”的胜利

虽武田信玄于1573年去世,但来自武田氏的威胁并没有解除。1574年,继承了武田家的武田胜赖再次对远江地区展开侵攻,并以两万五千兵马包围了远江要城高天神城。

面对数倍于己的武田军,城主小笠原长忠以死抵抗,并等待着德川家康的联军。然而有了之前三方原之战的教训,德川家康决定以大局为重,不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随后高天神城投降,而德川家康因为龟缩滨松城的行为遭到武田军的嘲讽。

次年,认为家康没有反抗之力的武田胜赖再次包围德川家长筱城。收到女婿奥平信昌的数次求援,家康却对其置之不理。若不能等到织田信长的援军,家康已有放弃长筱城之意。

所幸,此次信长亲率三万援军前来。最终织-徳联军于长筱合战中彻底打败武田胜赖。三方原之战后的第三年,德川家康终于依赖自己的耐心,借助信长之力击溃了当初大败自己的武田军团。这也是德川家康成为“战国忍者”后的第一次完胜。

日本战国:年轻气盛的德川家康,是如何成为“忍者”的?

长筱合战


在三方原之战后,德川家康开始了自己长达三十余年的“忍者”生涯,先后熬死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前田利家等强者,并最终于1603年开创德川幕府,成为了日本战国最后的胜利者。

结语

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他啼,有什么办法?”家康回答是:“等待他啼。”

忍耐-往往被认为是懦弱的象征,而家康却将忍耐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最终在战国乱世中以弱胜强夺得了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