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好友前段時間帶著10歲的兒子去美國遊學,回來後感觸頗深。她提到:這次遊學期間,她兒子所在的班級有20個孩子,其中6個是中國學生,剩下的則是當地的孩子。每天下午學校都會安排團隊合作活動,記得剛開始安排了分組進行服裝設計,每組的同學自行確定工作職責,共同完成任務,最後進行設計展示。有意思的是,每組裡比較活躍的成員其本都是美國當地的孩子們,而大部分中國學生則選擇當“衣服架”。

一開始以為兒子是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所以不想參與設計和討論,後來經過聊天得知,兒子其實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怕自己的設計出醜。為了這事兒,好友很苦惱,還特意諮詢了當地的老師。在和老師溝通的過程中,老師多次提到“成長型思維”的重要性。在後續的校園參觀中,也隨處可見校園裡粘貼著的“成長型思維”海報和思維導圖。

成長型思維

今年年初,美國教學思想(Teach Thought)研究機構發佈了《2018年美國教育趨勢》報告,

揭示美國教育工作者最為關注的20個教育發展趨勢,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這一概念最先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提出的,與之相對應的是“固定型思維”。Carol Dweck教授研究了數千名兒童遇到困難時的態度和行為,發現一些學生在面對困難時,願意迎難而上,相信通過努力可以戰勝困難,實現目標,而另一些學生即使遇到很小的挫折,也會退縮、放棄,甚至根本不願意去嘗試。

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輕易放棄,勇於挑戰,享受過程,樂在其中,抗挫折能力很強,而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則容易逃避困難,不敢正視錯誤,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批評,容易放棄。

與此同時,Carol Dweck教授也提出,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是可以改變的。尤其是6歲之前,兒童正處於“吸收性心智”階段,正是其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逐漸形成的重要階段。記得很早之前看過一份數據:哈佛大學曾有一項研究表明,兒童感官刺激、語言能力和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均在0-3歲達到高峰。

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思維模式的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語言習慣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模式。“Change Your Word, Change Your Mindset”,換個說法,換一種思維方式。改變思維方式從改變聊天模式開始:

面對挑戰,

無論是孩子還是我們大人,

總是習慣性說:

“我不太擅長這個”,

“我已經盡力了”

其實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

“如果不嘗試,我會錯誤什麼?”,

“我還能做得更好,所以我還要繼續努力”

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面對困難,

無論是孩子還是我們大人,

我們總是習慣性說:

“這個太難了”,

“好吧,我放棄了”,

其實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

“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搞定”,

“我得試試別的辦法”

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面對錯誤,

無論是孩子還是我們大人,

我們總是習慣性說:

“我犯錯誤了”,

“我就是學不會”,

其實我們可以嘗試說:

“錯誤可以幫助我更好地學習”,

“我要開動腦筋再想想”

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批評孩子時,

我們大人總是習慣性說: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你怎麼這麼不小心”

“你怎麼這麼笨呢”

“你可真不讓人省心”

“怎麼這麼不長記性”

“怎麼連這麼點小事兒也做不好呢”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內心裡都是渴望被認可的。當我們用類似的方式批評時,孩子反而會越來越畏懼失敗,不敢嘗試。其實我們可以嘗試一下“肥皂水效應”式批評

美國前總統約翰•卡爾文,他有一位漂亮的女秘書,但工作卻常因粗心而出錯。一天早晨,卡爾文看見秘書走進辦公室,便對她說:今天你穿的這身衣服真漂亮, 正適合你這樣漂亮的小姐。這句話出自卡爾文口中,簡直讓女秘書受寵若驚。柯立芝接著說:“但也不要驕傲,我相信你同樣能把公文處理得像你一樣漂亮的。果然從那天起,女秘書在處理公文時很少出錯了(“

肥皂水效應”)。

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方式:將批評夾雜在讚美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得孩子輕鬆地面對或者接受批評意見。不過在讚美/表揚孩子的時候,也是有學問的喲。

表揚孩子時,

我們總是習慣性說:

“你真棒!”

“你真聰明!”

“你怎麼這麼厲害。”

“你今天表現真好!”

Carol Dweck教授曾做過一個實驗

三組孩子接受同樣的智商測試:

第一組表揚他們的“聰明”:

“你做的很棒!你一定非常的聰明”!

第二組表揚他們努力的過程:

“你做的很棒!在做題時一定非常的努力!”

第三組為控制組,得到了中立的稱讚:

“你做的很棒!”

實驗結果表明: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在接下來挑選智商測試時,更傾向於挑選簡單的題目,而被稱讚努力的孩子,更傾向於挑選具有挑戰的高難度的題目。

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所謂育兒先育己,要想改變孩子的思維方式,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語言習慣和溝通方式。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思維指引著我們的行動。在日常溝通的過程中,嘗試運用這些溝通技巧,或許會有意外的驚喜!

敲黑板劃重點:聊天居然可以培養思維方式

點擊鏈接,瞭解更多0-3歲嬰幼兒成長的奧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