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有什么曾流行的东西现在几乎消失了?

用户59863068258


我出生于1960年代最末期,1980年代正好是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对那个时代有着比较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198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当时中国刚刚步入改革开放,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第一: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张股票、第一家个体饭店、第一支时装模特队等等不一而足。1980年代是改革的十年,也是启蒙的十年,现在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1980年代全部都出现过。1980年代,人们睁开了眼睛,认识了世界,填饱了肚子,看到了曙光。

1980年代出现了以前新中国从未出现过的东西,摇滚乐、经济特区、美国梦、留学、知识分子下海……许多年过去,当年的新生事物如今也渐渐远去。

梳理1980年代以来消失词典,我们惊讶地发现,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东西已飘落远方——

1、上海牌手表。

2、永久牌自行车。

3、上海牌轿车。

4、拉达轿车。

5、煤球。

6、大哥大。

7、娃娃雪糕。

8、苹果牌牛仔裤。

9、BP机。

10、《读者文摘》。

11、黑白电视机。

12、录像带和录音带。

13、录音机。

14、缝纫机。

15、五好家庭。

16、毛线球。

17、迪斯科。

18、霹雳舞。

19、胶卷。

20、铝饭盒。

21、洗澡票。

22、铁皮铅笔盒。

23、苹果汽酒。

24、《服装剪裁》。

25、36条腿。

26、小白兔儿童牙膏。

请朋友们留言接龙。


民国年间那些事


几十上百个吧。随便说几个吧。
录音机系列,以及随身听,cd机,收音机,磁带等。九几年那会,弄个随身听别再要上不要太拉风。


录像机,VCD,DVD,系列。还有碟片,胶带。估计只有特殊行业才用的到吧。

胶片照相机。估计现在很多小朋友对拿胶卷去照相店洗照片会觉得不可思议吧。讽刺的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是最大的胶卷公司,柯达生产的。而随着柯达在2013年的彻底破产,宣告胶片相机彻底告别历史舞台。现在估计只有极少数发烧友手里有胶片照相机吧。
算盘,记得我们小时候还学珠算,打百子。现在我儿子都学计算机了。或许算盘只有个别的老会计用吧。

理发的推子。曾几何时,父母的单位里面都用这种手动推子理发。现在都是电动的了。
各种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什么粮票,布票,油票等等。在那个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的时代,各种票成了硬通货。现在市场全面放开,有钱什么都买的到。

九十年代末流行的产物。最早是bp机,后来是传呼机,再后来是汉字显示机。寻呼台,传呼台一时风光无二。随着手机的普及,各种
机彻底淘汰。留下来的只有那些被玩坏的梗。
知道这个的牛逼了。小时候老妈在美发店卷发的时候看到用过。各种彩色的卷在头上。现在基本退出市场了。

其他还有很多,比如搪瓷缸子,拨号电话机,连环画,蝙蝠衫,贴纸,体操鞋,克赛帽子,蒲扇,座钟等等。


西索的苹果


我的青春曾挥洒在80年代,所以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很合适的!

收录机: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只有给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买得起,也是当时结婚的必备物品。

家用缝纫机:在哪个年代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一般人家就是手工缝补,讲究的家庭才会缝纫机,缝纫机缝补的衣服工比手工好看太多了,效率与高很多,所以在哪个年代非常流行,也是结缘的必备之物(当时的三转之一)。

煤油灶与蜂窝煤灶子:哪个年代农村基本100%都是材火灶,只有城市和家庭条件相当好的人家,才用得上煤油灶与蜂窝煤灶子。已经被现代的天然气所取代了。

买菜用的菜篮子:在哪个年代大家买菜都会自己带上菜篮子,不像现在,到处都用一次性的袋子,一点也不环保,真想念当代的空气啊。

............

现在想想80年代,有太多当年流行的东西现在几乎消失了。很东西的消失代表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反应出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是,哪个年代的淳朴,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才是我们这代人所心痛的!


易学传承


80年代的时候,咱们中国还比较贫穷落后,所以那个时候小孩子们玩的东西跟现在可是不太一样喽!

那个时候,过年最喜欢玩的就是放鞭炮。可那个时候家里面没有钱,不可能买一大堆鞭炮随便放。所以,小孩子都是去小卖部买一包一百响或者几百响的鞭炮。

找一个朝阳被风的地方,把包着鞭炮的红纸撕开,露出里面红色的鞭炮。然后。把成挂的鞭炮一个一个拆开。



那个时候,我习惯一边拆鞭炮,一边数到底这一挂小鞭有多少个鞭炮。我发现,标注是100响的鞭炮,顶多也就是九十几个,甚至少的时候可能只有八十几个。

总之,是存在偷工减料现象的。

当然,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着急的是赶紧把鞭炮拆开,放几发。



拆散后点起一支烟,或者是一根香。如果这两样东西都没有,也可以用高粱杆儿的瓤来当作点小鞭的引火。具体操作是,把高粱杆儿的外皮剥去,里面的就是瓤了,干燥的瓤和香差不多,点上以后不会起火苗,但是会一直燃烧,很适合点小鞭。



(高粱杆儿)

不过高粱杆的瓤燃烧的非常快,如果风比较大的话,一会儿就会烧去大半,所以必须要多备几个放在背风的地方。

然后,就可以放鞭炮了。点燃一个小鞭,听着火捻发出“嘶嘶”的声音,然后迅速把它向远处扔去,只听“啪”的一声,炸开了!



有的时候,我火药捻燃烧的比较快,还没等把小鞭扔出去,就在手边爆炸了,经常将手炸的生疼。

不过这个时候很少会感到害怕,反而觉得很兴奋。有时候和小伙伴一起比谁的胆子更大,故意等一下再把小编扔出去。谁要是赢了比拿到压岁钱还要高兴,因为毕竟压岁钱在手里还没焐热,就会被家长以各种手段要去。

当然,我的胆子比较小买的小鞭威力都不大,有些虎了吧唧的小孩比较喜欢买威力大的鞭炮,每年都有人把手炸伤。所以,等到开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学校里有的小孩手上缠着纱布。

最近这些年,放鞭炮的越来越少了。同时,对于小孩们来说,他们有了更多的消遣手段,也就没有兴趣放鞭炮了。



儿时这种放鞭炮的习俗注定会逐渐消失了。


游者走天下


我出生于80年代,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

80年代以来,最流行的无疑是小霸王学习机

“小霸王极乐无穷啊!”这句开场白是多少人儿时的回忆,相信玩过的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句话。

当时买这个机子的统一借口就是为了“学习”,而真正能用到学习上的功能我完全不记得了。

那时候玩坏了许多黑白电视机,时不时出现一条波浪线,或者画面上下左右移出电视机的边缘,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用手拍几下电视机就好了,拍打的时候觉得还要有手感,不是每个人都能拍好的。

如果卡带读不出来了,就要拿块橡皮去擦一擦金手指,再插上游戏就可以读出游戏了。

录音机、磁带机

还记得当时也是以学习的名义买了一个录音机,结果都是听港台流行音乐,没听过多少次英语。

卡带了就拉出来,用铅笔穿过一边的齿轮,通过转动就可以把磁带全部收回来。

不知道用零花钱买了多少这些磁带了。

录像机也风靡一时

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比现在机顶盒大三倍左右的录像机,那些录影带像一本书那么厚,就像是录音机的翻版,放映的时候一圈圈转动的声音嘎嘎作响。

后来发展到VCD和DVD了,VCD时期经常去外面买光盘,刚开始三块钱一张,后来到一块钱一张。那时候基本都是买香港的电影来看,也是从那时候认识的许冠杰、谢贤、李修贤、“四大天王”、“双周一成”、“元家班”等等,当时对香港的文化非常痴迷。

刚开始VCD可是很贵的,小城根本没有卖,是大伯下海做生意过年的时候买回来的,当时一家人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吃完饭后在电视机前看VCD。

泡泡胶

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我们这里当年可是风靡全城的小东西。

一个像牙膏类似的东西,拿一个塑料管把泡泡胶挤到管上,就可以像口香糖一样吹出一个泡泡,还可以拿在手里玩。

还有BP机、电话亭、闪卡机、水浒卡...等等,MP3还见过,以前卖一百多块钱一个,甚至几百块,前段时间逛街看到卖20块一个。

...


黄多鱼先生


我是90年的,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那些游戏。

那时候不像现在,手机、电脑、网络这么发达,家里也穷,课间、放学后的时间,都是在那些乐此不疲的游戏中结束的。

01 跳皮筋

跳皮筋虽然是女孩子玩的多,但男孩子也有参与的,我小时候就时不时会参加,只是水平实在不好,但是跳房子就比较擅长。

02 跳房子

说起跳房子,那时候也是很流行,主要是随时随地,拿粉笔或者树枝,在地上画几个方格,就能玩。

03 拍纸

这个游戏,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也这么叫,但这个真的是我小时候最痴迷的之一了,类似的还有火柴皮。

还记得那时候,为了赢,真是手都能拍肿,现在想起来,其实就是些废纸和没用的火柴皮,但那时候就是玩的很起劲,当个宝一样。

04 玻璃弹珠

相比起来,弹珠可是要成本的,所以,有时候玩输了,还会哭鼻子。也有耍赖的,还有打架的,反正是“为它痴迷为它狂”吧。

05 翻绳子

这是一个相对来说,不费体力,算是脑力的游戏了,在课堂上就可以玩了。

类似的还有“纸猪脚”:


一打开回忆,小时候玩过的那些游戏,就会一股脑冒出来,其实远远不止上面所列举的那些,还有丢沙包呀、弹弓呀、橡皮筋呀,应该是一代人的回忆,这也是跟时代有关系吧。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他那时候的流行游戏,如今回想起来,也只能怀恋了呀。


菌尘


复读机。

学习英语是假,买磁带听歌是真。

我算是最后接触复读机的一代,等我上完小学,算是彻彻底底没有复读机了。之后便流行了一段mp3...很快,mp3也被手机代替了。还记得我曾经花重金买了一个小小的iPod,然后很快发现没用了。

还记得磁带的AB面的周杰伦和孙燕姿。他们真的是我们这一代的童年。

边听磁带边记歌词,然后因为发音的原因,好多歌词听上去都非常搞笑。哈哈哈,也算是美好的回忆了吧。


马青青马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小时候的露天电影。

我家是鲁北地区的普通农村,典型的黄土地。小时候家乡实在落后,基本的娱乐设施都没有,小孩子玩也就是夏天下河,冬天过家家。最高兴的时候莫过于村里有人家结婚了,那时候村里还没有电,结婚这样的大日子都会雇一场电影表达一下喜悦和隆重。

我们小孩子早早吃完了晚饭,到有喜事的家门口看放电影的人把幕布挂到树上,把发电机发动,那时候看着电灯都觉得格外好看。天渐渐黑了,人也都从四面八方慢慢的汇集,有好多几公里外村子的人赶来看电影,那种场面是再也看不到了。





多此一羊


80年代以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兴趣,审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许多曾经风靡一时的东西如今已经销声匿迹。

我想到的第一样就是大哥大,想到年大哥大可谓是身份的象征了,手拿一个大哥大就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靓的仔。虽然现在看起来大哥大笨重无用,但在当时,却都是十分拉风的。大哥大不仅拉风,还可以在必要时防身,拿在手里与板砖无异,伤害度也是极高的!

第二个会想到的也许就是小霸王游戏机,小时候如果有一台这样的游戏机绝对会成为孩子王,收获的是无尽的羡慕与崇拜!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游戏机市场早已不光鲜,反而不断的衰落下去。但无论怎样发展都没有了当年小霸王的味道了吧!

第三个流行的也许就可能是丢沙包,这个可以说是我们都比较钟爱的游戏。常常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候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丢沙包,一趟玩下来大汗淋漓,但大家都在欢声笑语中收获友谊。但在开心的同时,也经常会在玩耍时用沙包打哭一个小伙伴或是砸坏某家的玻璃。

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猴王丹,广州好迪,弹珠,跳房子等等,这些流行都在时间的消逝中一点点的远离我们的生活。可能当我某次转过一个很小的店面,看到一些熟悉的东西,都十分怀念童年那些拉风又有趣的日子。


慢下来看世界0911


有很多,之前的人说了很多了,我想起来的有:

发型方面,有女孩子大波浪的刘海,还有盘过头发,丫鬟头,用很多的发卡,最后喷上发胶,能坚持一个星期的时间。头发上的头花,有那种纱纱的,红的粉的,有一阵子还流行头花特别的大。

服装方面,我记得小的时候穿过喇叭裤,还有一种叫做萝卜裤。小女孩,爱穿纱纱的两层的公主裙。以前女孩子都穿过的白布鞋,中间带白色松紧带那种。

小孩子玩的方式,出行方式。小朋友们喜欢在胡同里玩,没有每家都有大人出来陪的,要孩子回家到时就喊。也有很多情况下是小孩子自己可以掌握,要不要回家了。上学去很远,都没有大人陪,爸爸妈妈接送。有时小孩子们骑自行车,后面还可以带上另外一个小朋友。现在就不行了,自行车车道都很多被机动车占了,自行车开始变成了健身的工具,机动车又多又乱。大人都要时时刻刻的惦记,照顾小朋友。

游戏厅,打的大的游戏机。

电影院,几乎都是开学典礼上要去,听老师讲话,大会进行完,集体看个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