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凌晨四点的雷神山医院”

“我看过凌晨四点的雷神山医院”| 驰援日记

讲述者: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心血管科医生陈亚辉

2020年3月2日 阴天

凌晨四点,雷神山医院C6病区,走廊依然灯火通明,些许灯光俏皮地透过传递窗照进病房,隐约可看见患者酣睡的侧脸。忙碌而充实的日子让我不曾察觉时间的飞逝,转眼间,来到武汉已满半月,虽未曾见到武汉的热闹繁华,但却在特殊的情境中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别样的味道。

晨曦微露,寂静无声,此时的寒意是最浓的。隔离病房内,一天的治疗护理准备工作已悄然有序的开始:量血压、测体温、测血糖、抽血、备药…… 一一确认患者的情况,一项项治疗的核查,护士就是那最忙碌的人!他们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小心翼翼,深怕打扰了原有的宁静,惊醒熟睡的患者。

病区里大部分是高龄重症病人,病情的变化就在顷刻之间,马虎一分,危险万分。夜班的护士就像一名哨兵,时刻关注着每一位患者,他们每一次的安静呼吸,每一次的侧卧转身都是哨兵们寂静寒夜里最暖心的安慰。

有一位病情较重的老婆婆,医生叮嘱要卧床,但老人家却要自己去洗手间。护士巡房发现后,生怕老太太发生意外,一直在厕所门口守候着,还不时地低声询问老太太的情况,等到将老太太送回病床旁安顿好后又耐心地劝说,直到老太太点头答应才放心地离去。

6床也是一位危重患者,伴有短阵室速等心律失常。日夜交替时,病情容易发生变化。患者曾在白天试过病情突然加重,我们及时调整药物和呼吸机参数后,他才逐渐稳定。即使该患者生命体征已变平稳,但护士扔一直在观察窗边守护,抢救设备也随时准备着。这份坚守是护士的职责,但防护服下那颗柔软细腻的心,却像极了跌落凡间的天使。

上午七点,一份份热乎乎的早餐通过传递窗送达患者的手中。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护士会亲手送到床边;而无法自己进食的患者,医护人员则一口一口耐心地喂食……

天空越来越亮,下一班同事即将进入病房,新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

“我看过凌晨四点的雷神山医院”| 驰援日记

愿做病房里的暖心“大白”

讲述者: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张兴展

到荆州市中心医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天进入病区,都要穿上全副武装的白色防护服。拥有一米八几大高个的我,平时也比较热心帮队友解决困难,队友们喊我“大白”,我也把这个名字写到了自己的防护服上,希望能像《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一样做一个守护型暖男,守护身边的病人、家人、朋友。

从公安县转过来的李阿姨,经过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了,但情绪还是很低落。我慢慢和她聊天了解到,原来李阿姨自己病重转来了,儿子却还在当地医院住院,家里还有个12岁的孙子,担心没人照顾。

李阿姨之前服用过协定方,为了让阿姨能更快好转,我在查房时仔细地为她查体、把脉、问诊,又联系了黄东晖主任来给阿姨调整中药处方提供指导。

黄东晖主任带队驰援武汉已经一个多月了,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黄主任带领医疗队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向黄主任详述了病人的症状,舌脉象后,在黄主任的指导下给阿姨调整了中药处方。

“我看过凌晨四点的雷神山医院”| 驰援日记

让阿姨服了药后,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联系她儿子。我先从入院资料里找到了李阿姨儿子的电话,拨打过去,把李阿姨的担心告诉对方。阿姨的儿子恢复得不错,电话里声音听起来也很精神:“我很好,病情很稳定,家里的孩子也有人照顾,请转告我妈不要担心,好好养病!”我把这些信息告诉了李阿姨,她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谢谢张医生,这样我就放心了,我一定好好配合治疗,争取早点好起来,感谢你们广东医疗队!”

我们医疗队今天还一起干了一件“大事”。早上交班时得知,一位上了ECMO和呼吸机的患者病情不稳定,为了评估病情,指导下一步治疗,需要去做CT,但是患者转运风险高,使用的设备很多,也需要很多人手参加转运。

我今天原本是不需要进病房的,但是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换上防护服走进病房。

转运前先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给患者上了一台目前最先进的转运呼吸机,调整了药物,每隔10分钟就要调整观察一下,还给ECMO设备进行了调试。除此之外,确保转运途中的道路通畅、目的地CT室能随到随做……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地捋清。

11点左右,准备工作完成,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为了尽快完成检查,我们给患者盖上了防水床单,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开始转运。

“我看过凌晨四点的雷神山医院”| 驰援日记

我的个子最大,所以我的任务就是抱着呼吸机的氧气筒,这东西有几十斤,刚开始还没觉得重,但在行进过程中,我还是感觉到了它的威力,胳膊开始颤抖,咬牙顶住!

终于安全转运到了CT室,顺利给患者做好了检查,接下来又要转运回去了。我继续负责搬运氧气筒,这次有了心理准备,于是更加有的放矢,没有一开始就把力气全部用光。这样一来一回,感觉自己都能瘦几斤,也让我觉得自己成功当了一次大白那样的守护型暖男。

“我看过凌晨四点的雷神山医院”| 驰援日记

从“不愿意”到“愿意”,

你笑起来真好看

讲述人: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陈展标

时间:3月6日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你笑起来真好看.....”最近我挺喜欢听的歌曲之一,听起来心情很舒畅。一想到方舱医院里的病人最近陆陆续续出院了,真替他们感到开心,祝福他们!

尽我一切努力,助你开心转舱

今天是驰援武汉第27天,11:15,看到工作群里说,下午A舱的病人要合并到B舱去,这关舱的机会又让我碰上了。此前我参加过C舱关闭的病人转运工作,有了经验,有信心把这个工作做好,不能辜负了护理部对我的信任和肯定。

“我看过凌晨四点的雷神山医院”| 驰援日记

工作中的陈展标

12:30,我早早进舱,与上一班组长交接工作时,了解到某某患者不愿意转舱,要求留在A舱继续治疗。把各项工作安排好之后,我过去跟他聊天,交流了10多分钟后依旧能从他话语中感受到“我不愿意”。

虽然能按要求把他转过去B舱,但是我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开开心心地过去。这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我家护长“连姐”的身影,连姐教过我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于是,我改变策略,先从旁边病人入手,一条通道一条通道地走过去,与病人聊天、交流、做宣教,病人们都很开心。用了接近1小时,把全部通道走完了。正当我往他床位走的时候,他却自己主动拉住我,小声告诉我他不想转舱的原因。

“我看过凌晨四点的雷神山医院”| 驰援日记

了解了他的担扰之后,我马上告诉他,我会尽力帮他向上反映,能协调的我会尽力帮他协调,并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答他的疑虑。他的焦虑、不安情绪渐渐消失了,还拉着我走到国旗下拍了照片留念。最后转到B舱后,他又过来跟我道谢,他笑起来的样子真好看。

被转舱阿姨的临别感言弄哭了

杨阿姨,68岁,武汉本地人,已在A舱住院接近1个月了,因为肺部未完全吸收的原因,需要转院到雷神山医院,大概2点半转院前,她把一封亲手写的感谢信交给我。

“我看过凌晨四点的雷神山医院”| 驰援日记

她说“虽然你来了我们D区没几天,但是你和另外一个男孩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第一天你们过来的时候很有礼貌,很主动关心我们,我有什么问题,你们都很热情的帮我解决,阿姨不懂几个字,就用几句话来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吧,希望你们也早点与家人团聚,没有你们,我们真的不知道怎样,谢谢你们,愿好人有好报呀,注意保重身体”。

那时我很感动、很感激阿姨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与信任,感激阿姨对我们的关爱。阿姨的一番话触动了我的心灵,眼泪流下来的时候,被阿姨看到了,她反而安慰起我来。能体会到阿姨受疾病折磨的感受,但阿姨并没有伤心,在她脸上流露出来的反倒是开心,战胜疾病的信心,阿姨的笑容真美!

“我看过凌晨四点的雷神山医院”| 驰援日记

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随广州医疗队驰援武汉的三名医务人员:罗炬辉(左一)、陈展标(中)、丁妮丽(右一)

大概16:15,整个A舱的病人安全转移到B舱了。回到A舱后,看到很多队伍都在拍照留念,虽然看不到大家的脸,但是从他们的动作、姿势就可知道他们内心的喜悦。我想,大家都看到战胜疫情的曙光很快就要到来了吧!

这两天武汉的天气很宜人,虽然天气预报提示仅有10°,但不冷不热,因为有温暖的太阳照射着这春意盎然的大地。

文字整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汤南 通讯员宋莉萍、董佳佳、苏成威、陈婕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李波、汤南 通讯员苏成威

“我看过凌晨四点的雷神山医院”| 驰援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