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全民戰“疫” 文明同行

3月5日,是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疫情當下,今年這一天意義尤為不同。在這場戰“疫”中,湧現出無數的凡人英雄,以實際行動抗擊著疫魔,踐行著雷鋒精神的真諦。

峨眉山市:全民战“疫” 文明同行
峨眉山市:全民战“疫” 文明同行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峨眉山市周密部署,群防群控,在堅決打贏防“疫”阻擊戰的同時,常態開展環境整治、改善城市面貌,加強志願服務,倡導鄰里守望相助……持續釋放一座文明城市的風尚,為疫情防控注入了文明的縷縷溫情。

峨眉山市:全民战“疫” 文明同行

溫暖逆行

全民戰“疫”下的使命擔當

大疫當前,溫暖逆行。新年正月初六,作為四川省第二批馳援武漢醫療隊員,峨眉山市中醫院10名醫務工作者整裝出發,成為了最美“逆行者”,53歲的沈家容便是其中一位。

沈家容是峨眉山市中醫院呼吸科主任,在得知醫院將馳援武漢當晚,不顧正在備戰考研的女兒,主動請戰。“我是一名呼吸科醫生,這是我的責任和使命。”她在請戰書中寫道。

“病毒無情,說不怕是假話,此戰是否能平安歸來,前路未知。”據同事介紹,沈家容在走之前,將家裡的大小事務、甚至銀行卡密碼都給女兒做了詳細交待。

大“疫”當前更顯大愛。如果沈家容的逆行精神崇高,那麼在峨眉山市抗“疫”一線堅守的廣大黨員幹部可以說是偉大。他們率先垂範,衝鋒在前,舍小家、顧大家,構築起了峨眉“疫”情防控“防火牆”。

市場監管局總經濟師苟滿枝,自疫情發生以來,每天早出晚歸,穿梭在藥店、超市商場、餐飲店、轉產和復工復產企業裡。

一本厚厚地記事本上,寫滿了苟滿枝抗“疫”期間的點點滴滴:先後召開行政約談會4次,牽頭處理消費者投訴18件,其中辦理的6起市場違法案件被省局列為防疫典型案例。

眾志成城

全民戰“疫”下的守望相助

1月30日,馮先生一家從重慶返回峨眉,他向社區報備了行程線路,並居家隔離14天。此後的14天裡,每天有工作人員打電話詢問體溫和身體狀況。

更讓馮先生感動的是,小區業委會主動安排人給他家買菜。每天早上,便有鄰居在群裡問他需要購買什麼?然後便將他需要的物品買回來。

“開始還有點不好意思,慢慢就習慣了。”馮先生說,每天上午自己的房門被敲響,他就知道所買的東西來了。

測量體溫、消毒、登記姓名……疫情期間,和所有嚴管嚴控的小區一樣,峨眉印象的保安認真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2月3日中午,由於進出人員較多,保安劉師傅和同事一直忙碌著,兩盒飯菜靜靜地放在裡面的桌子上。“你們先吃飯吧,我來搭把手!”居住在7樓的杜阿姨見幾位保安一直顧不上吃飯,主動加入到了小區進出管控當中。

後來,只要見保安師傅忙不過來,便會有鄰居自發的加入進來。群防群控,共克時艱,平凡的舉動,彰顯的是文明的花火。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在全民抗“疫”下,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

峨眉山市:全民战“疫” 文明同行

志願服務 全民戰“疫”下的城市暖流

疫情發生後,峨眉山市文明辦、團市委等單位整合宣傳渠道,線上通過各類新媒體平臺廣發志願者“招募令”,線下通過各種社交平臺在青年和退役軍人群體中吹響“集結號”,得到廣大熱心市民群眾踴躍報名,僅網絡報名志願者就1200餘名。

發放資料、宣傳疫情常識、檢測體溫……截至目前,峨眉山市已有近2000名“小紅帽”“紅馬甲”活躍城區、鄉鎮、村頭、各重點交通要道等抗疫第一線,人均每日服務達8小時以上,成為了全民戰“疫”下,最溫暖的色彩。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的熱心市民,即使沒有報名成為志願者,仍然主動幹著志願者的事情,有自發向武漢捐錢捐物,有向奮戰在執勤一線的工作人員送愛心,形成了全民戰“疫”下,峨眉山市漫延的一股股暖流。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當前,疫情尚未完全結束,在峨山秀水的大地上,仍然有無數的單位和個人,堅守在防疫一線。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座文明城市的文明擔當,正如同徐徐春風,守望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