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八個月建成一座水電站,總共投資6000元,許多人不會相信


山西省平順縣,三個村投資6000元,苦戰八個月建起一座水力發電站。

山西省平順縣虹梯關鄉的虹霓村位於平順縣城東35公里的太行山大峽谷中,三面環山,西依帥魁山,南望南山,北靠紫峰山。虹霓河從村腳下穿行而過。虹霓村原名洪底村,亦即洪梯的底部。

因虹霓村東虹霓河上有一天然形成的懸崖,稱虹霓斷。夏季,虹霓河水暴漲,流下虹霓斷後,濺起的水霧折射太陽光後,形成了美麗的綵帶——虹,在虹的上下有時出現似虹非虹的七彩光帶稱為霓。因此,明嘉靖八年夏言撰虹梯關銘時,將洪底更名虹霓。

虹霓村東虹霓河上的虹霓斷崖下一有座小房子,這裡是山西省太行山區第一座小型實驗水力發電站,村民在當時建這座水電站總共投資6000元,這樣的資金使用效率如果擱在現在,恐怕許多人都不會相信。

如今,水電站的水輪機房被村民改建成了一間客棧,客棧內僅有一張大床,床上橫著鐵水管,大床挨著發電機,床頭放著一臺電視機,一側還有一面鏡子。

虹霓水電站是1958年大躍進時,虹霓村人在王三毛的領導下,大膽創新,利用虹霓斷瀑布落差,開鑿石崖,經過八個月的苦戰完成投入使用。

投工500個,投資6000元,在石英石懸崖峭壁上建起一座裝機30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可供全村300戶人家照明、加工。

該水電站是山西省第一座小型實驗水電站,現今因水量減少等原因停止了使用。

時任縣委書記的全國勞動模範李順達考察後,大加讚賞,並決定虹霓人修建水電站的精神和經驗,在濁漳河的候壁村建設水電站,為平順縣的工農業生產和財政增收打下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