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趙雲為何會成為羅貫中筆下常勝完美的人物

《三國演義》中的趙雲作為劉備手下的五虎將之一,以常勝而著稱於世,從年輕時隻身大戰長坂坡,到晚年力斬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韓德。可以說在各個階段,趙雲都能克敵制勝,直至終老,那麼,趙雲為何能做到常勝的呢?為何會成為羅貫中筆下近乎完美的人物?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趙雲為何會成為羅貫中筆下常勝完美的人物


勇猛而不魯莽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趙雲為何會成為羅貫中筆下常勝完美的人物

提到勇猛,我們似乎一下子就想到張飛,其實趙雲也完全不輸於他。(第41回)“趙子龍單騎救主”一節,趙雲在懷揣阿斗的情況下,面對曹操的千軍萬馬,特別是遇到張部這樣的大將,趙雲居然能從陷馬坑中一躍而起,將張部驚退,最終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在毫髮無損的情況下救出阿斗,這靠的不正是一個“勇”字嗎?這樣的“勇”在趙雲的身上是一個常態。再如在漢中之戰時,黃忠軍在定軍山斬夏侯淵,於是曹操親率大軍來爭漢中,並先運軍糧到北山下,有數千萬袋米。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這些軍糧,但是黃忠軍過了約定的時間之後仍未回來,趙雲率數十騎出營,查看黃忠的情況。正好曹操的大軍出擊,趙雲先為曹軍先鋒攻擊,剛與敵人交戰,曹操大軍已到,聲勢逼人。趙雲便突擊曹軍陣列,且戰目退。曹軍散而複合,趙雲突圍而出並退入蜀軍的營寨內。此時部將張著受傷,趙雲再馳馬突擊曹軍救出張著,將他帶回營寨內。曹軍追至營寨,江陽長張翼正在防守營寨,見曹操大軍殺到便想閉門拒守。趙雲進入營後,卻下令大開營門,然後令己軍偃旗息鼓。曹軍見此情況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向後退去。此時趙雲下令鳴擊戰鼓,鼓聲震天,又令軍士以弩箭射曹軍,曹軍驚駭,自相踩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鬥之處,讚歎說:“子龍一身是膽也!”便設宴歡慶直到黃昏,軍中稱呼趙雲為“虎威將軍”。

但趙雲打仗,勇猛時極少魯莽行事,這又有別於張飛。(第54回)“劉皇叔洞房續佳偶”一節中,玄德不敢去東吳結親,孔明曰:“吾已定下三條計策,非子龍不可行也。”那為何不選別人,單選子龍呢?因為趙雲除了勇猛過人,還有就是他做事謹慎,絕不會在緊急時刻魯莽行事。諸葛亮給了他三個錦囊,讓他把握好時機,依計而行。趙雲果然能一一照辦,最終有驚無險地將劉備護送回荊州。(第52回)“趙子龍計取桂陽”一節中,子龍在對投降的桂陽太守趙範為其說媒一事上,可以說極為清醒、理智。能在小戰即勝迫使對方投降的情況下沒有驕狂,面對一個有著傾國傾城的趙範寡嫂,趙雲並未為之所動,並將不娶的理由分析得頭頭是道,特別是“趙範初降,其心難測”一句有著很強的預見性。後趙範果然犯事,趙雲能撇清關係,這就充分證明了他的勇猛目不魯奔。

居功而不自傲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趙雲為何會成為羅貫中筆下常勝完美的人物

趙雲對於劉備的貢獻猶如葉劍英元帥對於中國共產黨的貢獻,也像喬丹對於當年的公牛王朝的價值,可以稱之為“關鍵先生”長坂坡大戰曹軍時,用性命護住劉備的繼承人——阿斗,這是一救阿斗。(第61回)“趙雲截江奪阿斗”一節中,趙雲面對強勢的皇嫂孫夫人以及東吳士兵的刀槍箭雨,並無半點畏懼,“趙雲一手搶定阿斗,一手仗劍,人不敢進。”最終在張飛的幫助下,成功地奪回阿斗,這是二救阿斗。劉備去東吳招親,在甘露寺相親遇暗殺者時,趙雲憑敏銳的直覺,識破孫權的奸計,有驚無險地使劉備毫髮無損,招親成功。這可謂一護主公。(第49回)“七星壇諸葛祭風”一章中,諸葛亮料到周瑜一定會在他借到東風之時加害於他,於是密令趙雲來接,果然周瑜派來大將丁奉、徐盛前來截殺諸葛亮,趙雲面對丁、徐二將,用一箭射斷徐盛船上蓬索,迫使丁、徐二人放棄追趕,這可謂二護軍師。趙雲功勞可謂大矣,但他從未像關羽一樣自傲過。相比較而言,在《三國演義》中,關羽雖說功勞很大,但他的驕傲也最典型。如當大臣費詩拿諾命到荊州封關羽時,關羽一聽他和老將黃忠同為“五虎將”時,怒曰:“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接印。要不是費詩的嘴巧“吹喇叭”,把他抬到與漢中王平起平坐的地位,關羽還不會罷休。趙雲的地位,在武將中是僅次於關羽、張飛的。(第73回)“玄德進位漢中王”中,關羽就說:“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在劉備建立蜀國時,從不居功自傲,從不爭名奪利,對後來居上者也能友好相處。這一點,是“剛而自矜的關羽、“性矜高”的魏延等蜀國名將所不及的。

在五虎將中,趙雲論謀略和武藝,只有關羽能與之相比,論品德更是個中翹楚,但劉備只讓他做個翔軍將軍,也就是個雜號將軍,對此,趙雲從未表現出不滿,可見趙雲真是個居功而不自傲的人。

忠心而不諂媚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趙雲為何會成為羅貫中筆下常勝完美的人物

一名武將,本領再高如果不能忠心不貳,其也很難有好的歸宿,尤其處於戰爭年代。在《三國演義》中,論武功,是沒有人能超過呂布的,但是呂布見利忘義,幾易其主,最終在準備投降曹操時,就憑劉備一句話就促使曹操要了他的命。可見一名武功高強的大將其忠心是多麼地被人所看重。詩云:“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趙雲就曾經歷過無數次的考驗。自從他跟隨劉備,無論經歷過多大的變故,始終沒離開過劉備。在長坂坡一站時,張飛誤以為趙雲投降曹操去了,劉備堅決不信,果然捨命救回阿斗;劉備臨終,託孤於孔明。又囑趙雲:“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雲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馬之勞!”(第92回)趙雲年近七旬時在力斬韓德父子五人後,被曹操參軍程武設計包圍,後被張苞、關興救下,趙雲曰:“他兩個是吾子侄輩,尚且爭先幹功;吾乃國家上將,朝廷舊臣,反不如小兒郎?吾當舍老命以報先帝之恩!”從以上不難看出,趙雲竭盡全力,忠心護主,死而後矣。但趙雲為了蜀國的長期利益,決不為個人利益說些諂媚的話去討好劉備。如打下益州後。劉備欲將成都有名田宅,分賜諸官。趙雲諫日:“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荒;今當歸還百姓,令安居復業。民心方服;不宜守之為私賞。”玄德大喜,從其言。在關羽被害後,劉備一心想討伐東吳,而這有悖於復興漢室“聯合孫吳,共敵曹魏”的奮鬥綱領。趙雲勸諫劉備道:“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這些中肯的勸說都是站在國家、人民利益的立場之上和立場之上的,而絕沒有半點為利益而諂媚,可見趙雲是個忠心而不諂媚的人。

總之,像趙雲這樣武能力斬對方上將,文能高瞻遠矚、胸有韜略,真可謂難得的棟樑之才,他的常勝,一勝在勇猛而不魯莽,二勝在居功而不自傲,三勝在忠心而不諂媚,這些要素在那個戰爭頻仍的年代是極其可貴的,應為後人學習之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