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2.0T、156匹馬力不如本田1.5T,看似不合理,實際“有心機”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一臺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應該有多少馬力?

你或許會說,不同品牌、不同車型,它們的調校都不相同。

的確:

奔馳AMG A45給出的答案是381馬力;

奧迪S3給出的答案是290馬力;

凱迪拉克ATS-L給出的答案是279馬力;

本田冠道給出的答案是272馬力;

……

而一向將運動當成自己“標籤”的寶馬,不久之前向工信部申報了它們的全新寶馬320i/320Li車型。搭載2.0T B48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淨功率為156馬力。

寶馬2.0T、156匹馬力不如本田1.5T,看似不合理,實際“有心機”

說實話,2.0T渦輪增壓發動機,156馬力,若消息不是來自官方,我都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渦輪減壓!

還是忍不住想解釋一下,2.0T、156馬力,究竟是什麼概念。我們以朗逸搭載的經典的大眾EA211發動機為例,1.4L的排量加上渦輪後最大馬力150匹,最大扭矩250N·m;本田思域搭載的那臺型號為L15B 的1.5T發動機,最大馬力可以達到177匹,最大扭矩達到220N·m,再經過微調放在本田冠道身上,最大馬力可達193匹,最大扭矩可達243N·m。單從數據來看,寶馬320的這臺2.0T發動機,只能跟大眾1.4T發動機打個“平手”,遠不如本田1.5T發動機。

寶馬2.0T、156匹馬力不如本田1.5T,看似不合理,實際“有心機”

其實,寶馬並不是第一個採用低功率引擎的車企,奧迪早已有“前車之鑑”。例如,奧迪A4L 2019款 35 TFSI 進取型 國VI,就匹配了一臺2.0T低功率發動機,150匹馬力,引得不少消費者吐槽:好一個150匹,好一個“渦輪減壓”。

問題來了,對於車企,尤其是奧迪、寶馬這樣的豪華品牌,他們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出一款看似“不合理”的車型,這其中,究竟有什麼原因呢?

寶馬2.0T、156匹馬力不如本田1.5T,看似不合理,實際“有心機”

我們先來看看奧迪,據瞭解,推出奧迪A4L 2019款 35 TFSI 進取型 國VI,一方面是因為當時正處於“國五換國六”的過渡階段,而這臺2.0T低功率的發動機不僅能滿足當時國六的排放標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能“名正言順”的降價,又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進而使自己的銷量增加。

而如今的寶馬320,貌似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寶馬2.0T、156匹馬力不如本田1.5T,看似不合理,實際“有心機”

眾所周知,全新一代寶馬325的售價是有所偏高的,指導價為31.39-36.39萬,即便現在有了9折左右的折扣,最低配車型落地仍需30萬左右。此外,在銷量上,其更是連續數月與同級對手奔馳C級、奧迪A4L相差甚遠。而如果為了銷量對寶馬325進行大幅優惠,不僅會損失品牌形象,更會影響自身的溢價能力。因此,推出功率更低、售價親民的寶馬320無疑是最佳解決方案。

寶馬2.0T、156匹馬力不如本田1.5T,看似不合理,實際“有心機”

此外,寶馬325已經採用了184匹馬力的2.0T發動機,那麼320車型肯定不會高於現有的184匹馬力。而無論從曾經三缸318得到的市場教訓還是從消費者的意願來看,將1.5T的三缸發動機用在全新320身上,都是一個不妥的選擇。將一臺功率低的2.0T發動機搭載在全新320身上,不僅保留了消費者對四缸發動機的“青睞”,更能夠在排放、成本上,更好的控制。

話又說回來,儘管這臺2.0T、156匹馬力的發動機遭到了不少人的嘲笑,但發動機型號卻與寶馬325一樣,用網友的話來說:這難道不意味著後期可以自己刷程序、調整進氣排氣等改善原廠的超低功率嗎?至少不會像上一代寶馬318搭載的那臺1.5T三缸發動機那樣感到無從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