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該怎麼教育,家長怎麼做?

淘寶的能耐爸媽


第一個先確認一下孩子發脾氣打罵人的行為是不是隻針對家人或者只出現在家庭內。如果是的話,那就是爸媽和孩子相處上面除了問題。如果不是的話,孩子在任何場所任何地方都出現的話,那就有以下的可能性:1.可能是孩子情緒憂鬱,如果孩子的胃口和睡眠狀況都不是很好,就會有這個可能性。2.可能就是脾氣的問題,臨床上是會有一種狀況是孩子莫名其妙發脾氣而且經常出現,而且打人丟東西都很嚴重的話。建議去精神衛生中心或者是公立醫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去看看。孩子才10歲的話,也可以選擇去兒童保健科看一下孩子的狀況。希望上面的解答有幫助到你。(臨床心理諮詢師:Echo)


爸媽懂事會


家長平時多和他們進行溝通,多抽出時間陪伴他們,和他們平和的進行交談,和他們交朋友。通過和他們交流,可以詢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心裡有什麼想法?和他們分析他們的做法是否正確,如果不對他們應該怎樣去做或是對家長有什麼要求等。

瞭解他們之所以不聽話,是什麼原因,然後選擇對的方法來對他們進行思想上教育,讓他們從內心覺得自己錯了,心甘情願的改正錯誤。

激勵,引導他們

他們不聽話,家長不要動不動就批評或是打罵,這樣反而讓他們變得叛逆,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家長可以用激勵他們的辦法,什麼事情他們不願去做的時候,不要強制他們去完成,否則他們會和家長反著幹,越是強迫越是不聽話。試著改變方法,激勵他們,先對他們給與肯定,可以對他們說:“我認為這件事情,你肯定能完成,我覺得你有這個能力,而且還能做的很好”等之類的話,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家長眼裡很優秀,很有能力,一下提升他們自信心,激發去完成好事情的慾望。

帶他們多進行集體活動,讓他們通過看、聽及親身體會去明白道理

家長多帶他們參加一些集體性活動,鍛鍊他們獨立、交往能力,讓他們自己通過看、聽及體會他們身邊的一些人和發生的一些事,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影響到他們以後的言行舉止。

通過他們親身體會過的事情,從中學到的東西是他們深信不疑而且印象最深刻的。

引導性教育

他們不聽話,家長要學會引導性教育,不要針對他們錯誤明確給出自己的定論,和他們一起分析,給出家長的看法,然後讓他們去判斷他們的對錯,引導他們意識到他們的錯誤,他們才能從心裡承認自己存在過錯,才能自願的去改正。


決勝網


“寶寶乖,寶寶最聽話了,媽媽要上班去了,要不然要遲到了”,這是今天早上寶媽上班前,我和元寶的對話,元寶因為發燒不能去幼兒園,一早拉著媽媽的手不肯放,不想讓媽媽去上班,雖然我誇他“聽話”,但是孩子根本不理我這套,邊哭邊發脾氣,就是拉住媽媽不讓走,後來媽媽乾脆把包放下,微笑著說:“元寶想玩羽毛球是嗎?來,媽媽陪你打一會兒吧”,聽到媽媽答應了,元寶很高興,開心的和媽媽打了起來,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兩分鐘後,元寶告訴媽媽:“媽媽,不打了,你去上班吧”。然後過來拉住我的手說要去吃早飯。看來孩子聽話和不聽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不能一概而論,家長對不聽話孩子的反應會導致不一樣的結果。

當孩子不聽話時,很多父母常常會以處罰或怒吼來控制孩子,這似乎是我們在教養孩子時最習慣的一件事,但這個習慣一旦養成,長期使用的結果,會使父母和孩子在親子關係上付出相當的代價。 如果今天早上,寶媽帶著氣憤、高亢的聲音和孩子說話,孩子便很難接收到指令,家長也會以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來定義孩子。

那麼家長平時在教育中該如何讓孩子聽話呢,我有以下建議:

不要用“霸氣”對待孩子

當孩子做出讓你反感的行為,立刻火冒三丈,把教訓子女的真正目的拋之腦後,拿出家長的權威,迫使孩子就範。表面上孩子聽話了順從了,但口服心不服,受到壓抑的情緒,日後會以更糟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打算孩子共同完成某事或希望孩子處理某事時,記得要婉轉地對其勸導,而不是採用強硬的語氣發佈命令,最好能給予孩子適當的提醒或是建議,使孩子自覺做出處理。

不要拿恐怖的情況嚇唬孩子

一次在小區裡帶元寶玩,2歲多的文仔不知什麼事,動手追著打自己奶奶,文仔奶奶一句話就把孩子給鎮住了:“不許打奶奶,再不聽話,警察會來把你抓走的”。孩子立馬停手,愣在那裡。

讓孩子聽到倒黴的事是不妥的,這會使他產生病態的想象,這麼做和威脅沒什麼不同。兩歲的孩子不該為自己行為的後果擔憂,0-3歲是孩子在實踐中搜集經驗的時期,大人不應該用他不不懂的概念使他迷惑。對於孩子動手打人這件事,我建議家長拉住孩子的手,直視他的眼睛,堅定而平和地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我不喜歡這樣”或者“我很疼,我不喜歡這樣的感覺”,孩子終究是愛大人的,大人的這種反應一定會讓孩子有所收斂。

多用微笑化解孩子的小脾氣

家長不可能永遠不讓孩子發脾氣。當孩子發脾氣不聽話時,不要過分介意,首先要做的事是幫助孩子平靜下來。因為正在發脾氣的孩子沒有心情認可自己的錯誤。如果家長這時候也發火,那就只能迫使他繼續鬧下去,或暫時屈服於大人的壓力。正確的做法是家長做出友善的姿態,給他一點面子,給他自己臺階下的條件,並在每次發脾氣不聽話時後,家長抓住機會抱一抱孩子,面帶微笑地給孩子講簡短的道理。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元寶爸爸聊育兒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經歷到很多,每個階段,每個蛻變,總是一次次的掙扎。而面對孩子的不聽話,我感覺作為家長也象打遊戲中的過關,鬥智鬥勇!



孩子不聽話也分好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可以是孩子擺正自我認識的時候,記得4歲時,孩子開始想要證明自己,可能你會碰到讓他見到隔壁叔叔阿姨時,要有禮貌叫人,但是那個階段的孩子突然不聽話,不願叫人了,這可能是他想表示自己不一樣了!這時候父母切記不可認為孩子不懂禮貌,這個可能是他在表現自己的一種方式而已……



另一個階段是8~9歲的時候,俗語說"8歲9歲狗都嫌"那個年齡段的孩子普遍玩心較重。可能不算是不聽話,只是愛玩的心較重,虛榮心也較重,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釆用鼓勵及講道理讓孩子去聽話,但是不可釆用打罵的方式,也可以引導孩子去發展一些適合他的興趣愛好,因為過了這一階段,孩子的童真玩心會改變,說不定到時你還會懷念他當時狗都嫌的日子了!



另一個較為明顯的階段是叛逆期,大概是12歲~15歲,這個時候孩子都是明顯個性張揚階段,有種一言不合就開罵的年齡,他們感覺自己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不願父母過多管束,正所謂"少年不知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他們很容易前一分鐘很開心,後一分鐘卻突然因為一些小事莫名的傷感,做為父母,我們儘量少說多做,多給予他們自我的空間,多換位思考,不可以正面衝突,特別現在普遍獨生子女,他們時常會有孤獨感,更強調自尊,而且會突然行為語言較為偏激,但是他們更能理解很多道理,我們做為父母這時候更需要冷靜與智慧,可以等孩子冷靜後,象朋友般聊聊天,事情是可以解決的,但是記住是理解而不是縱容。



諾諾的天空221733524


孩子總是不聽話,該怎麼教育?

我認為,聽話的孩子不一定就能出息,不聽話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是壞孩子。

今天我就談談不聽話的孩子的幾種特點。

脾氣暴躁,倔強,偏激,孤僻主要就這幾種,這些症狀大概是在孩子2歲後到3歲就能發現出來,這個時候的父母感覺孩子有個性、有特點,很新鮮,很好玩,很高興,不但加崇,而且溺愛,慢慢就給孩子形成了唯我獨尊,為所欲為的陋習。當父母發現孩子已不可理育的時候,再想管教,那就艱難了。

孩子不論他的脾氣,倔強、固執、偏激、孤僻,這都是他們本人的個性特點,是他(她)們的主觀意思和性格,父母應該根據孩子各種不同的性格特點,理智、細心去規範他們,尊重和滿足孩子的須求和感受,小心細仔地選擇別傷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來教育和糾正他們的意外行為,不能強制去改變孩子的性格,按照父母的主觀意識去做任何事情,否則,適得其反,孩子對父母產生惡感,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父母親生的,這個時候的孩子父母越管,孩子越逆,甚至離家出走,到外面出現意外的悲劇發生。

教育孩子我認為是一門科學、理論、政治學的一門大課程,也是長期工程,孩子在沒成年之前,對於所有的父母來說,對孩子的成長,過渡,希望,都是一個嚴俊的考驗,把握不好適當的溫度和火候,不是偏左,就是偏右,就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或者終身遺憾。因此,做為孩子的父母不得不重視未成年孩子的有關教育。

就寫到這裡,有何不妥,還請指教!


吳桂清9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今的孩子比我們那代難教多了,他們所接觸的事物及見識日益豐富,性格也很複雜。對一些東西的慾念很強,要求多多,偶一不順心就發脾氣,使性子,甚至敢打父母,實在令家長頭疼,不知如何是好。



根據你描述孩子的情況,實在應好好管教,否則,任其氾濫下去,後果更嚴重。那該怎辦呢?

一丶摸清孩子性格,找找造成這局面的根源。

你孩子的情況應不是一時突起的,細想想他為何會這樣。我想如今生活好了,物慾橫流,是否從小你就順著他的意願去滿足他,慣著他而造成一不順心,他就亂髮脾氣?如是這樣,家長應齊心協力及時的管教,誘導。要有原則和底線,該嚴厲時還是嚴厲,不可隨便。

二、孩子出現問題,作家長的別亂,愛是最好的途徑。

其實孩子不稱心發脾氣那是常有的事情。做為家長的可別不問三七二十一就對他動武,或捆綁起來。這大大傷了孩子的自尊心。發現問題,家長要冷靜,耐心教導,用一些東西去分散他的注意力,父母提議他喜愛的東西或活動,用愛去融化。利用假日去郊遊,或和他一起做遊戲,在他心情好時去套話,問清原因從而教育孩子不可動不動就使性子,讓其認識此行為是不對的。

三、好好與孩子溝通。

做家長的要放下身份,與孩子做朋友。走進孩子的世界,營造好的家庭氛圍,一起交談,一起做事。以朋友的身份來聊天,孩子會發現父母的和藹可親,這也是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開端,也是一種教育手段。融合的交流,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切記不能一味放任,要適度遷就。

四、留心孩子生活細節。

愛孩子就要留心孩子的生活細節。家是講愛講關心的地方,平時多留意孩子心理、行為的變化。及時疏導,及時釋放孩子不滿的情緒。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以分散集中的情緒,也許他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脾氣發了。平時,只要是好的,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有話語權,每個人都有選擇權,只有尊重他們,孩子日後才會尊重他人。

五、多鼓勵孩子。

當孩子學習上、生活上取得進步時,如當孩子喜氣洋洋的拿著進步的考卷回來,家長要適當的嘉獎,切莫能看也不看丟在一旁,這如同澆了一盆冷水給孩子頭上,這會大大的挫傷了他的自尊心。同樣,當他做了錯事時,也別大責備、大凶猛,指出錯在哪,多鼓勵他積極向好的,向正能量的發展。



作為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但我們要用正確的思維,正確的方法去教孩子,孩子的心智會慢慢的成熟,在家長的諄諄善誘下,孩子一定會明白做父母的苦心。任何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孩子是個成長的過程,因此教育孩子也是個漫長的過程,只有耐心教導,才會成效。

最後用李白小時候故事中的一句話結束: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逸ys


寫作業這個估計讓每個父母傷透腦筋吧。

我們家也是的。本來還覺得網上戴頭盔的照片太誇張。輪到自己輔導作業真的是想暴打他的小腦袋啊!


後來我也沒辦法跟他爹訴苦,然後說出我的煩躁之後再去跟孩子鬥智鬥勇。幾次之後我發現幾個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1不要跟別人家孩子比較。

真的是老生常談的話了。其實真的沒個小孩都有不乖的時候,你看到的人家孩子乖的時候就羨慕,看到自己孩子不乖就恨鐵不成鋼。孩子其實是很聰明的,你表現出對他的失望,反而會強化他,“就是個不乖、不如別人的孩子”這種印象。

說不準你口中的乖孩子,此刻被他媽管在房間揍呢。

人無完人何況是孩子,多發掘孩子閃光點,多誇獎和鼓勵,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聽你的話。


2.不要期望太高。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安安靜靜坐在桌子上寫作業,一回傢什麼都不幹,就專心做作業。要他幹嘛就幹嘛。

試問,如果真是這樣。你會不會覺得他得抑鬱症了?

其實孩子在學齡期集中力不高時間不長是正常的。一般是對感興趣的事才能集中20-30分鐘。如果開始前五分鐘都不能集中說明他對這個東西不感興趣。家長做的是要引起孩子的興趣!而非強制對事物感興趣。


3.改變家長的引導方法。

尤其是男孩子思維模式決定了在小的時候就是沒辦法像女孩子那樣,能安安穩穩坐著迅速反應問題的答案。再加上如果是外向的男孩子真的是屁股上長釘子了到處動。我也曾被折磨得不行。

後來很多孩子其實不是不愛學習,只是不愛家長在旁邊嘮叨。一動筆就被說這不對那不對。就像一拿起筷子吃飯,就被人數落,這飯還吃得下去嗎?

我的方法是:在孩子自己要嘗試做主的時候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做。如果有後果讓他自己承擔。比如說寫的不好不對,重寫就好了。被老師批評一回下次就會想要你幫了。

如果你覺得他承擔不起,想要幫他的忙,提出建議。也儘量先詢問一下需不需要幫忙或者稍微提醒一下。比如削鉛筆什麼的,你可以說需不需要媽媽幫你削?如果他想自己試一試,你就讓他自己做。然後他知道自己做不到自然會請你幫助。如果咬鉛筆,彆著急搶過來,只用說,鉛筆芯有毒哦,大一點可以找資料給他看鉛的成分,鉛過量的危害的圖片。他就不會了。粗暴地搶過來,他不僅不能理解還會生氣,在你不在的時候偷偷咬。治標不治本。


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是想自己嘗試體驗,並非排斥你。但是你提前的幫助會剝奪他嘗試體驗的機會和快樂。


猛兔嗅薔薇


 

孩子不聽話怎麼教育?

 剛剛與表妹聊天,得知她的女兒最近很不聽話,上課時很喜歡講話,還影響到其他同學,而且老師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也不管用。在家也耍脾氣,經常哭鬧,不講道理,表妹為此很頭疼。

最後得知,她最近和孩子爸爸當著孩子的面吵過架,很兇還提到要離婚。

之前表妹女兒是很懂事很聽話的,突然間不聽話,其實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將父母的眼光引到她身上,這樣父母就不會吵架了。有心理學家說,孩子是天生的心理治療師,他們能敏銳地捕捉到父母的情緒,潛意識會主動承擔維護家庭完整的責任。

所以,當孩子不聽話時,首先父母要檢視一下夫妻感情是否和睦,是否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冷戰。

第二,父母是否過於嬌慣孩子,有兩個孩子的家庭,父母可能格外偏愛小的孩子,這點從他打姐姐的行為上,這麼覺得。孩子沒有規則意識,不懂得尊重家長。

第三,父母對孩子過多的批評和指責,有效的溝通太少,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意。孩子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緒。

 才十歲的孩子就打罵家裡人,特別是對媽媽的表現很奇怪,又依戀又抗拒。一會不見媽媽也要鬧。建議媽媽反思一下自己平時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是否有花時間陪伴孩子,情緒是否穩定,能耐心地聽孩子說話,陪孩子玩。

 孩子出現這種情形,建議家庭做些這樣的改變

第一,父母要和睦,尤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第二,父母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但同時要給孩子樹立規則,給孩子愛的同時,讓他懂得遵守家庭規則。並多帶孩子和朋友一起玩,讓孩子在同齡人當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平時父母還要多帶孩子參與到家務活中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第三,父母與孩子多交流,一定要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的評價,多找孩子的優點,表揚孩子。

第四,父母要懂得傾聽孩子的聲音,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教給他一些表達感受的詞彙,如開心、高興、憤怒、傷心、難過等等。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父母要認同孩子的情緒,並幫助孩子梳理情緒。給予孩子幫助。第一步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第二步認同孩子的感受,第三步,詢問孩子,媽媽應該怎麼幫助你呢?第四步,媽媽這樣做可以嗎?你覺得怎麼樣?你覺得好點了嗎?利用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幫助孩子整理情緒,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有溝通障礙的父母建議多看看有關於溝通類的書籍,如《非暴力溝通》這樣的書,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與人溝通。運用到親子溝通中,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我是程橙,電視臺新聞工作者,教育領域創作者。關注家庭教育少兒心理成長,分享小學階段課外輔導資料及作業解答。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程俊談教育


看到你的描述我也覺得孩子是挺讓人操心的,我朋友也有這樣的孩子,特別不聽話,看似很有主見,但是擰的很,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可以說是油鹽不進,還罵爸爸媽媽,搞得她倆特別頭疼。

後來我指出來她存在的問題,並建議他多理解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孩子溝通,而不是以對待大人的方式溝通,孩子有了比較大的變化。

我覺得你侄子形成現在的這種性格,跟他的家庭環境是分不開的,不知道你的哥哥嫂子之間關係如何,就孩子的情況看,我覺得他們之間應該不是很和睦。有可能當著孩子的面經常吵架。

所以,造成孩子這種性格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他的父母身上。

孩子這種狀態,如果要改變,就要先從父母的改變開始。

十歲的孩子,正在進入下一個轉折——心理斷乳期,這期間孩子既想獨立做些決定,但又擺脫不了對父母的依賴,內心有很多的糾結與說不清楚的煩躁。

對此,我建議先不要對孩子過於責備,要傾聽孩子的想法,並尊重孩子,爭取與孩子多一些溝通。

孩子發脾氣,還纏著媽媽,說明他想表達什麼,但是似乎又得不到理解,於是轉化成了憤怒,他是想用憤怒的發脾氣的方式引起媽媽的關注。

這個時候正是需要家長耐心疏導的時候,他的憤怒可能只是因為他無法明白的表達,而又不被理解,所以引起了情緒失控。

建議家長先穩定孩子的情緒,然後再引導他慢慢訴說。

無論孩子說的對還是錯,都不要發脾氣,站在孩子的角度,或者一個弱者的角度,耐心傾聽。

孩子說的對,再簡單也不要不耐煩,“不就是這樣嘛,你說的對,按你的要求做就行了,還鬧騰啥啊?你這孩子真煩人!”這話切不可說。

孩子說錯了,也不要急於批評教育或者指責,這兩種態度會讓孩子走向兩個極端,或是沉默,或是暴躁,都不可取。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時是敏感脆弱的,應當教給他怎麼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他如果不發脾氣,會有更好的結果。

家長可以慢慢告訴他,如果他不亂髮脾氣,就能滿足一個合理要求,這樣嘗試兩三次,取得相互間的信任,幫助孩子緩解暴躁情緒。

孩子纏著媽媽,是因為他心理上脫離不了對媽媽的依賴,更希望得到媽媽的關注,最有效的辦法是讓媽媽多陪陪孩子,跟孩子約好,定期陪孩子玩,讓孩子心裡真正體會到媽媽發自內心的的愛!

父母的愛,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上,更多的是讓孩子真真正正體會到,當他知道關心父母時,你就得到你想要的乖孩子了!

孩子的具體情況我還是不太瞭解,但是愛孩子,並與孩子有效溝通,應當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厚媽成長記


從小沒教育好,教育孩子從2.3歲就是要開始了,10歲了,硬打吧,不打不管用了。往死裡打,最大的錯誤,直接暴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