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祕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古往今來,很多帝王將相的墓葬都難逃盜墓賊的魔掌,比如慈禧的墓慘遭孫殿英洗劫。因此在現在發現的皇陵中,未被盜的少之又少。但是,卻有一個特例,那就是位於南京紫金山的明孝陵,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1997年,考古學家們在對朱元璋的陵墓進行了長達6年考古勘探後,發現歷經了太平天國、民國混戰、抗日戰爭三個動盪時期後,明孝陵居然沒有被盜!難道,真的如外界所傳,朱元璋沒有真正地埋葬在明孝陵嗎?


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秘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秘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南京民謠有“十三城門抬棺材”的說法,史書有“各門下葬”的記載。也許是受曹操“七十二疑冢”傳說的影響,傳說朱元璋出殯的時候,擺起了迷魂陣。京城十三個城門,一共出現了十三個皇家馬車,根本就不知道朱元璋的靈柩是在那個馬車裡面,所以沒有人能確定朱元璋的墓是否真的在我們參觀的明孝陵。朱元璋生前生性多疑,心思縝密,如此之舉,是害怕被仇人盜墓、才選擇這樣的準備。


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秘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秘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其實,朱元璋和馬皇后入葬南京東郊明孝陵史有明載。南京市文物研究所、江蘇省地震工程研究所和中山陵園管理局採用現代化手段,聯合對南京明孝陵進行文物勘探調查,認定明太祖朱元璋的下葬處,就在紫金山南麓明孝陵背靠的獨龍阜玩珠峰地下數十米處。並運用了磁測技術,證實明孝陵未經盜竊,保存完好。至此,明孝陵的眾多謎團大白於天下。


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秘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秘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在史料上我們發現,並不是沒有人對明孝陵下過手,清咸豐年間,就算明孝陵地表建築盡數被毀,地宮仍然完好。現代考古專家指出,明孝陵所在地原本是一座堅固的石頭山,其自山體橫向打洞,從而挖出一個地宮。再加上墓道的反常規設計和流石防盜法,在古代沒有炸藥的幫助下,是根本無法打入盜洞的,也就更談不上盜掘了。民國混戰時期由於明孝陵離南京城較近,一旦這裡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城內的軍隊可以第一時間的趕到,因此就算敢盜清東陵的孫殿英,也不敢隨意造次。


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秘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秘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明孝陵作為古都南京的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還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是來南京不得不去懷古的地方。明孝陵“前朝後寢、前方後圓”的陵宮佈局設計和方城明樓、寶城寶頂等建築形式、開創了中國明清帝王陵寢建設規制的先河,因此被譽為中國帝陵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秘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從1376年籌建至1413年竣工,雖歷經600多年滄桑,但主體建築猶存,歷史風貌依然。清康熙帝六過南京,五拜明孝陵;乾隆當上皇帝之後,在很多事情上都效仿自己的爺爺,六下江南更是一次不落地前往明孝陵,非常隆重而且充滿謙卑地行三拜九叩之禮,還留下五首謁陵詩

兩塊御碑。至今御碑殿裡“治隆唐宋”四個大字就是康熙當時所題,而碑兩側是乾隆皇帝的御書,是滿清政權對於大明王朝的盛況以及對朱元璋功績的肯定。


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秘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明孝陵600年未被盜,究竟什麼樣的神秘機關,讓孫殿英都不敢造次

紅牆琉璃瓦下是滄桑斑駁的城牆,而生機盎然的綠藤卻生機勃勃地盤踞其上。古與今,舊與新,無論世事如何輪轉,有些物、有些景,總能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展露在世人面前。不論是官家正史還是民間野史,明孝陵的傳說與故事就像翁仲路神道上的落葉,掃了又來,而每一葉又都是一個新的輪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