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說紀】從容錯糾錯中感受工作的政治性

2019年8月,我們對卡子鎮鎮長李海軍實行了容錯免責。在宣佈對他容錯免責後不久,他來到我辦公室激動地說:“信訪舉報曾一度讓我背上了思想包袱,有很多困惑和無奈,甚至產生了多做多錯、不幹不錯的消極情緒。對我容錯免責,消除了我幹事的顧慮,感謝組織對我的關愛和信任。”他的話令我感慨不已。

紀檢監察機關要講政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紀律保障,這種“保障”不只是懲處,通過容錯糾錯旗幟鮮明為“李海軍們”擔當,也是提供“保障”。從小處講,容錯糾錯是對李海軍個人的關愛和信任,往大處說,這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匯聚幹事擔當的正能量,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事業。我所在的白河縣是脫貧攻堅戰場之一,需要大批像李海軍這樣敢擔當的幹部。

紀檢監察工作要講政治,還體現在追求的是政治、紀法和社會效果的統一。李海軍在扶貧安置點建設中,雖違反了有關建設項目招投標規定,但初心是為了讓貧困群眾在汛期前及時搬遷入住,防止因山洪暴發而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而且沒有從中謀私。在我走訪安置點時,看到搬遷入住的貧困戶臉上洋溢著幸福,我明白,是李海軍在關鍵時刻打破常規,將群眾利益擺在了首位。給他容錯,不僅是肯定他敢於擔當的精神,也有利於實現三種效果相統一。


(本文刊載於2020年第1期《中國紀檢監察》,作者:陝西省白河縣紀委書記 孫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