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人物看歷史:透過賣炭翁的遭遇,談晚唐老百姓為何苦不堪言

書中人物看歷史:透過賣炭翁的遭遇,談晚唐老百姓為何苦不堪言

《賣炭翁》為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所做,歷來被解讀為描寫窮苦人民遭受壓榨、剝削慘景的文學作品。這種解讀的確沒錯,但《賣炭翁》中還反映出了若干當時社會的實際狀況,通過對其在這方面進行解讀,也可以看出晚唐時真實的階級劃分和生存狀態。

一、白居易及創作《賣炭翁》的歷史環境和社會背景

白居易主要活動在中唐至晚唐,是唐代安史之亂後由盛至衰的過程親身經歷者和見證人。在憲宗朝白居易擔任言官,故而白居易經常用詩文的形式反映現實社會的弊端和不良現象直接勸諫。因其剛直的勸諫風格曾引發唐憲宗的不滿和抱怨。也因為其忠心可見而被唐憲宗引為官員的典範。

1、創作《賣炭翁》的目的

白居易以科舉及第,通過文學尤其是詩文獲得君主的賞識,這使得白居易產生了報答君主知遇之恩的想法,

極力想通過自己的勸諫來修正社會弊端,所以他經常上書奏事並創作大量反映現實的詩文。

《賣炭翁》就是在這種目的下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從側面為我們保留一幅當時真實社會現象的寫照和參考。《賣炭翁》中真實的描寫幾乎可以肯定是白居易在日常生活中親眼目睹和親生經歷的,否則無法如此的鮮活可信。

書中人物看歷史:透過賣炭翁的遭遇,談晚唐老百姓為何苦不堪言

2、創作《賣炭翁》的歷史環境和社會背景

《賣炭翁》創作於憲宗元和三年,距離安史之亂的爆發與平定已經過去了四十餘年的時間。但唐王朝並沒有從衰敗中走出,而是一步步的走進泥潭,越發的衰敗下去。

中央因貪圖安逸而造成的腐化墮落並沒有扭轉,地方上原本就存在的軍閥割據也因為平定安史之亂而更加嚴重,均田制的馳壞造成了唐王朝財政的吃緊,為了扭轉財政赤字而濫用的苛捐雜稅以及各級官吏趁機敲詐勒索都嚴重加深了貧苦百姓的負擔。

二、《賣炭翁》所反映的晚唐社會狀況及產生原因

1、“宮市”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賣炭翁》中的序只有“苦宮市也”這短短的四個字,卻深刻的反映了宮市制度對於人民剝削的殘酷性。宮市制度創立與玄宗朝,與後世的“內務府”功能相近,都是為滿足皇宮中皇族日常生活所產生的採辦、服務機構。發展到憲宗朝時已經出現了

嚴重的相關宦吏通過具體事物採辦的機會敲詐勒索的現象,可見對於平民的壓榨由來已久。

在天子治下的國都尚且發生了這種利用公差敲詐勒索、以低價收購物品的現象,地方上的官吏在具體處理政務和實際執法時的表現就可想而知了。

書中人物看歷史:透過賣炭翁的遭遇,談晚唐老百姓為何苦不堪言

詩中所描寫的

“黃衣使者白衫兒”還能夠使用“半匹紅綃一丈綾”來衝抵“一車炭、千餘斤”的價值,其他地方極有可能已經出現公然抵搶的行為,而事實上當時許多地方甚至長安城中也的確出現了大量明目張膽的強搶行為。他們利用壓榨人民來中飽私囊,極度加深了人民的負擔,嚴重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命脈。

2、統治者的驕奢淫逸

事實上宮市具體執行時的弊端以及各級官吏的貪腐對於統治者來說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不聞不問就是要利用宮市和各級官府來壓榨百姓維持其驕奢淫逸的生活。面對日漸沉重的宮闈財務支出,唐代的君主深感力不從心,尤其是安史之亂後更是難以為繼,所以為了維持其統治和生活也就對這種行為採取了隱忍甚至支持的態度。

歷史上的唐憲宗堪稱晚唐時期難得的明君。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對當時社會的弊端多有革除。通過對於藩鎮的戰爭使得唐晚期軍閥割據的局面得到了緩解,重振了中央政府的威信,

歷史上將其統治期間稱為“元和中興”。但這樣一位君主的治下仍然發生這種壓榨百姓、損公肥私的行為,而且還是發生在當時的國都之內,可見其他君主和地方類似的情況更加嚴重。

3、均田制的馳壞與兩稅法的實行

唐德宗朝已經廢除了均田制,在稅收制度上實行了兩稅法。到憲宗朝時雖然人民不再被約束在土地上,但也失去了日常基本生活的保障。為了維持基本生活的需要許多農民轉為佃農甚至奴婢,也有一些人轉而從事一些較為簡單的生產。詩中描寫的賣炭翁可以說就是其中的代表。

書中人物看歷史:透過賣炭翁的遭遇,談晚唐老百姓為何苦不堪言

通過對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的外貌描寫可以看出這是一位長期從事燒炭賣炭的老者,從其年齡大致可以判斷出其年輕時正是“廢均田制、立兩稅法”的唐德宗在位時期。

雖然沒有直接的描述可以證明這一點,但在年齡和長期從事燒炭賣炭的經營來看的確可以做出這種推斷。“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一句更是點明瞭這是賣炭翁唯一的收入來源,他的確是沒有土地的所謂“無產者”。

事實上兩稅法的實施就是針對當時社會上土地兼併集中嚴重、無地農民大量存在而產生的稅收方法,兩稅法將過去按照人丁的稅收體系改革為直接對資產進行徵稅。

賣炭翁如果沒有遇到宮市使者的話也要向有司繳納買賣炭而產生的稅金,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存在對於這種窮苦人的剝削和壓迫。“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更是使其窮困潦倒的形象躍然紙上,即使要承受壓榨還是要努力營生以維持生活。

4、唐政府的財政困難與市場經營秩序的紊亂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姑且不論這些布匹是否可以充抵那千餘斤炭的實際價值,僅就當時以物易物的現象就能看出唐政府財政的難以為繼。賣炭翁並不是孤證,韓愈在之前德宗時所寫的《農夫毆宦》中就寫了宮市人員用布匹充當抵充物買柴的現象,據記錄和大量私人日記來看中晚唐時期的官員也存在用實物來抵充俸祿發放的情況。

書中人物看歷史:透過賣炭翁的遭遇,談晚唐老百姓為何苦不堪言

事實上許多封建王朝都在晚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政府因為稅賦的損壞和支出過大而缺乏資金,有時僅僅是缺少貨幣,不得不使用其他實物來完成支出。一般情況下這種現象的發生都說明了政府財政的枯竭和市場金融系統的紊亂,而晚唐時期恰恰就是這兩種情況的同時發生而引發的以物易物現象,特別是宮廷支出和政府採辦時的以物易物。

三、《賣炭翁》所反映的晚唐時期的社會等級劃分與產生原因

1、社會等級的劃分

刨除因軍閥割據而造成的地方管理混亂問題,事實上憲宗朝也是唐代中晚期少有的挽轉軍閥割據局面的時期,僅就詩文中所描述的情況來看當時社會被劃分為四個層次。這四個社會等級構成了唐代晚期中央政治局面的具體格局,也反映了統治者的政治構畫與佈局。

第一等級自然是象徵皇權的皇帝及其宗室成員,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是以自身為中心的。一切政治活動都是以維護皇權為最終目的的。

第二等級就是以“黃衣使者白衫兒”的宦官勢力,事實上唐代的宦官勢力也是歷史上最大的時期。其他時代的宦官遠沒有唐代宦官所掌握的政治權力。唐代的統治者使用宦官打壓官員集團,防止他們形成新的士族階級,可以說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勢力過大的後遺症。

第三等級就是以作者白居易為代表的官員集團。他們或許有高尚的政治抱負和忠君報國的決心,但是因為統治者的不信任與刻意打壓,使得他們即使發現了制度的弊端和社會的問題也只能通過旁觀記錄和事後舉報的方式來解決,還不會得到統治者的認可與嘉許,甚至可能因為得罪了違法亂紀的階級而遭到報復。

書中人物看歷史:透過賣炭翁的遭遇,談晚唐老百姓為何苦不堪言

最底層的就是以賣炭翁為代表的底層人民,他們因為沒有土地等生產資料以及苛捐雜稅等各種原因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每日僅靠微薄的收入維持最低的生活保障。日常的生產經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盤剝與敲詐,卻不敢有一絲反抗,因為懼怕連最後勉以餬口的生活也無法維持。事實上唐王朝敗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對底層人民的過分壓榨引發的農民起義摧毀了其統治基礎,最終被地方軍閥所滅亡。

2、產生原因:重用宦官

唐憲宗在位期間的明顯政治特徵就是重用宦官。當時的宦官勢力不僅出現在宮廷和中央政府,在軍隊中也有大量宦官擔任監軍來監視將領。後來裴度主持平定蔡州時就上書指出“諸道皆有宦官監陣,將士進退均決於中使。勝則被其冒功獨領,敗則被其凌辱殘壓”,可見宦官勢力滲透到唐帝國的各個環節之中,同時擁有極大的權力。

宦官勢力作為一種特殊的政治力量歷來

只有在皇權的授意之下才能參與到實際政務之中,不僅在唐代,其他朝代也是如此。但是唐代的宦官勢力達到了政治權力的高峰也是事實。唐代統治者不止對文官集團、軍事將領不信任,還要利用宦官勢力來制衡地方軍閥。君主認為沒有後代的宦官才會一心一意的對其忠心,所以對宦官的寵信超過了其他集團。

結語

軍閥割據環繞在外,宦官勢力盤踞在內,當最終唐王朝的喪鐘由黃巢率領的起義軍將其敲響時,這喪鐘其實早就由蠹空了唐王朝根基的宦官勢力所鑄造完成。白居易通過詩文所描繪的社會一景其實早就傳達了唐王朝通知崩潰的原因,只不過唐的統治者不願意去了解、解決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