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究竟什麼才是好教育


《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究竟什麼才是好教育


豆瓣上有這麼一部紀錄片——《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其首播的時間是2013年9月,屈指算來,六年前。


如今,翻遍整個互聯網也難覓其蹤,評論能搜到的也寥寥無幾,只有豆瓣上孤零零的那個分數——9.2分和幾段評論,成為一面孤獨的旗幟,迎風招揚,向人們揮手。


五個小時十六分鐘,算上中間的片頭和片尾曲,是這部紀錄片的全部時長。


從紀錄片的製作來看,它是粗糙的

從紀錄片的主題和內容來看,它是吸引人的

從紀錄片的客觀角度來看,它是詳實的

從紀錄片引人深思來看,它是出類拔萃的


整部紀錄片涵蓋了小學、中學、大學以及職業教育的方方面面,甚至還用了很多的段落去描述在家上學這個小眾的話題。對教育的焦慮、現狀、反思、未來,它都逐一向你娓娓道來,田間城市,課堂上、操場中、孩子老師的眉宇間,它沒有迴避任何一個有關教育的話題,給了觀眾一個上帝視角,你怎麼選擇,你怎麼做,你又該怎麼逃?


作為一個經由這部紀錄片描述的教育體制所塑造出來的人,我們是不是也被深深影響著,是不是也有哪些是我不曾留意,但卻在我們的骨血里根深蒂固,又不那麼正確不那麼真實的部分?


看完了這部紀錄片,不停發問,相信也會是你將要做的事情。


究竟什麼是教育?

什麼又是合格的教育?

什麼又是好的教育?


這些問題似乎從來就是與我們擦肩而過,小時候的被選擇,長大後的不選擇,到很多人那樣有了孩子之後,在人生中第二次面對這些問題後的不知道怎麼選擇


教育是人這一生最不能忽視的問題,它不只關乎於家長,還關乎於整個世界。


我們往往只是停留在知識獲取層面的教育,卻絲毫不重視價值觀道德觀素質觀層面的教育。到了如今,我們的生活被缺失的價值觀反噬,社會的病態隨處可見,從上到下都在呼喚素質教育,可是人們口口聲聲中的素質教育,它又是什麼?


孩子想要的,家長想要的,社會想要的,我想滿足這三個條件應該就是一個老師應該做到的吧。


可是,當你把問題歸納得如此簡單之後,又看到了鏡頭中,天真無邪你告訴他什麼他就會完全相信的孩子,焦慮認定考大學才是出路才能改變社會地位的家長,以及不講真假對錯只論輸贏利害的社會,作為一個教育者,或者只是一個教育旁觀者,你又能那麼簡單地給出答案嗎?


好老師、壞老師、偏執的老師、另類的老師,片中並沒有拘泥於某一種老師的形態,告訴你這是對的或者是錯的。


前任大學校長、特級中學教師、曾經被無數學生崇拜認為改變其一生的教育家、山村裡默默無聞的代課教師、還有放棄工作一心在家陪伴孩子自學的父親,老師的眾生相,像條條大路,但是終點卻永遠不會是同一個羅馬。


片中重複了幾次的,一句由杭州獨立教師郭初陽講出來的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好像說的很有哲理,其實不是這樣,教師不是一個賣礦泉水的人,教師應該是一個縱火者,一個竊火者,一個點火者,點著火之後它自然會蔓延。"


一個老師理應是一個盜火者,點起燎原大火,促使世間萬物循環往復,吐故納新,這個觀念已經被《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

點著,熊熊燃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