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母吴润堂

任峰毅

算起来从2020年2月19日师母诀别人间迄今为止,已将近一个月了。早就想写点东西追思和缅怀这位普通而又刚强的女性,一来琐事缠身无暇顾及,更主要的是师母离世,适逢神州大疫,人人足不出户,个个东躲西藏,新型冠状病毒象幽灵一样威胁着国人的安全,为此,老师千叮咛万嘱咐,治丧期间不要透露任何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无奈师命难违,只好暂时搁笔。

我的师母吴润堂


眼下,师母已经葬在了故乡一个叫阳洼里的地方,与大山为伴入土为安了。记忆的闸门再次打开,往事历历,恍如昨日。权且草就几句,用来表达深深的怀念,以此寄托绵绵不绝的哀思。

我的师母吴润堂


我和老师、师母是同乡同村生活在一个叫刘家掌的小村子里,该村紧靠汾西县的加楼乡,地处王禹乡东南方向。按村里的辈份排,我该叫师母表嫂,古语云:老嫂顶母。因此叫师母也名正言顺。

我的师母吴润堂


师母吴润堂 1949年10月27日出生在灵石县南关镇毛家岭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兄弟姊妹们共4人,她排行第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是同族同辈里唯一的女性,用当地百姓话讲是典型的娇汝。但她娇汝不骄,从小就勤奋好学,天资聪颖。1962年在道美读小学的她和哥哥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灵石的最高学府——灵石中学。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家里仅靠父亲土里刨食,维持生计,那里有钱同时供两人上学,万般无奈,兄妹两个只好被迫中断学业,回村务农。

我的师母吴润堂


1970年,师母二十多岁,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由于她高身大垮,眉清目秀,又懂人情世故且心灵手巧,勤劳善良,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踏破门槛。这其中不乏干部子弟,富裕人家,城市户口,条件优越的所谓中上等头主。在众多求婚者中,师母独具慧眼,芳心暗许把爱的绣球抛给老师,众人为此大惑不解。当时祖籍石柜的老师在村里属于外来户,加之兄弟姊妹较多他又是家中的长子,可谓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是个典型的穷教书匠,相亲的那天没有新衣服只穿了件打着补丁旧衣服去见新人生活窘境可见一斑。但师母敬重老师的人品和学识,毅然决然的和老师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他们艰难困苦的创业生涯。

我的师母吴润堂


成家之后,由于丈夫在外教书,师母便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上侍奉双亲,中照顾弟妹,下抚养儿女。苦活累活脏活样样都干。我们村是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区,山大沟深坡陡弯急交通极为不便,担水要去沟底挑,下地要沿着羊肠小道送肥收割。于是,一条扁担,一双箩筐,两只水桶伴随着师母,春夏秋冬风里来雨里去,手提肩扛背驮整日辛辛苦苦忙里忙外。她如同村里一个强壮的男劳力,用长满老茧的坚实臂膀扛起了这付沉甸甸的担子。劳累一天后,晚上回到家还要飞针走线,洗碗涮碗累个半死,但她从不言苦叫累。

我的师母吴润堂


灵石有句谚语叫做:对你不满,劝你盖房。意思是说,修窑盖厦是个苦差事,会让你脱皮掉肉,小死一场。老师姊妹众多,仅在村顶头有一孔土窑洞,建个安身之地是必然的选择。当时的情况是,村里仅有一眼烧砖的土窑,水需自己抽,砖要自己扣,灰要自己烧,成品要自己往工地运输,要修起宽敞的住宅,对于一个家境贫寒且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来讲谈何容易。面对如山的压力,他们夫妻没有被困难所吓倒,硬是凭着一身苦水,挖出地基,备好材料开始了辛勤的建房之路。贫贱夫妻百事哀,屋漏又逢连阴雨。正当他们风风火火创业之际,一场意外突然降临,在施工过程中,两名雇工不慎双双触电身亡。这场打击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尽管在当时生产队的帮忙再加上个人出资总算料理完了后事。但心焦力瘁的老师再也无法承受眼前的一切病倒在了床上,就是在这极其艰难的时刻师母没有放弃,她鼓励丈夫振作起来,继续奋斗。在师母的大力支持下,老师又重新站了起来。经过夫妻二人同心协力苦打实熬,一排崭新的平房终于建了起来。

我的师母吴润堂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老师教学成绩优异被调入灵石中学任教,师母也随夫进入县城生活,在她的调教下,一双儿女也学有所获并先后成家立业。按理说师母应当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但勤劳的师母为了支持儿女的工作,再一次重操旧业做起了全职保姆。白天做饭,晚上洗衣,整日忙个不停,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了晚辈身上。

我的师母吴润堂


长期的劳累,师母终于体力不支身染重病,尽管儿女们求医问药,四处寻访但终因积劳成疾刚强她再也无法支撑,在儿女的苦苦哀求下走入病房,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师母是勤劳的。为了丈夫,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她起早贪黑夜以继日,白天下地苦干农活,夜里挑灯穿针引线,每天重复着洗衣做饭看孩这些看似平常实则辛苦的活计,但她从不言苦,从不叫累。

我的师母吴润堂


师母是宽厚的。无论是对家庭成员还是邻里乡亲,她总是和和气气,从不恶语伤人,更不飞短流长翻闲话论是非。谁家有个当方有事,她总是乐呵呵的前去帮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全村公认的好媳妇。常言说,棍棒底下出贵子。这句话在师母身上是失灵的。她对子女也很少指责更别说打骂了,然而,她的儿女们也非常优秀。反正在我的印象中师母从未发过火动过怒,一脸的慈眉善目。

师母是无私的。她从不为自己着想,从不愿意拖累别人,就在身染重病时,她也从不在家人面前流露出半点痕迹,直到实在无力支撑,才由家人搀扶着走进病房。她索取的最少,付出的最多,本来儿成女就能够吃香喝辣享受一番,她却因病忌口,就在她去世由于新冠肺炎肆虐没有设置灵堂,没有摆放花圈,乡亲们连最后祭典她的机会也没有了。每每提及此事,已八十高龄的老母就会撩起衣角轻拭泪花痛心的说:“润堂,多好的一个人,活着没有口福去享受好吃喝,就连死后也没有品尝乡亲们的供品……”。每言及此,我也不禁黯然神伤,泪湿衣襟。

我的师母吴润堂


师母是坚强的。无论是白手起家的创业之时,还是病痛折磨的危急关头。她从不叫苦,从不喊疼,有苦独自吞,有痛死命扛。她怕众人担心,怕儿女难受,她总是把黄连自己吞下,把甘甜留后人。就在她逝世后,一直守在她身边的陪护也被她的坚强毅力所感动,专程前来凭吊。

师母是平凡的。她就象一株无名的小草。不显山不露水,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但如果没有这离离原上的小草,那来生机盎然的蓬勃春天。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师母的一生是天下千千万万女性的真实写照,是无数伟大母亲的生动缩影。正是她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支起了共和国那一大半蔚蓝的天空。

我的师母吴润堂


师母全家照

我要感谢师母。因为她给了我人格的力量,信念的支持。从她朴实的行动中,我真正懂得了,人应该怎样活着,生命存在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我要感谢师母。因为没有她的全力支持,老师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从而以一个仅有师范学历而且身处王禹这样偏僻边远山区,倾尽心血,把我们这群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输送到高等学堂,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同时,我还要对那些为我们成长铺路搭桥的原王禹中学的恩师和师母们,借此机会由衷的说声:谢谢!谢谢老师!谢谢师母!您们辛苦了!

斯人虽已去,风范永长存。师母虽然离我们而去了,相信她的优良品质,坚强毅力,不屈精神,高尚情怀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之中,并会变为今后的自觉行动,我想这也许就是对师母最好的怀念。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衷心的祝师母在那个没有痛苦的世界里快乐无忧!

同时,我也向天下所有的伟大女性送上最最美好的祝福,您们安好,我便无恙!

2020年3月7日18时23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