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本书,是一份关于“人生”的书单

1.

高兴死了!!!

这3本书,是一份关于“人生”的书单

只有坠入深渊,才能努力向上活着。

深渊,对谁来说都是一个近似于恐怖的事情,谁不想顺心如意,谁不想顺风顺水,然而波形的动态发展,总有波峰波谷,有些人被打垮,趴在深渊中无法自拔,有些人正在攀爬,比如史铁生、中岛美嘉、本书作者,乃至那些生而缺陷、职场低谷、情场失意的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爬出深渊。

《高兴死我了!!!》作者在精神错乱的生活中乐观,不对,假装快乐的活着,她说没有比她更糟的人了吧,然后在最后,通过她的博客生活故事,有24个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真是很棒棒的。

整本书就是这样:上一秒还在疯疯癫癫地自嘲,下一秒就开始真诚讲述自己的伤口;上一篇还在没心没肺地吐槽这个社会加之于精神疾病的污名,下一篇就是自己在挣扎中的自我鼓励与穷开心。一会儿是人生低谷,一会儿是幸福高峰,下一秒的阅读体验总是难以预料(你还会在读到一半的时候,读到”附录”内容)。而这恰恰就像珍妮自己的人生隐喻:一半黑暗,一半光明,难以预料黑暗什么时候会降临,但她尽情生活,尽情把握每一个光明的时刻。

“高兴死了”成为了她面对残酷生活的态度:当一切正常的时候,抓住机会,去创造惊喜;当大脑对其最本质的存在宣战时,就带上那些快乐的时刻,投入战斗。

 “高兴死了”是一种疯狂的情绪,是在一切很糟糕的时候,偏偏要坚持下去,偏偏要抗争下去,偏偏要看到希望。


2.

《好好活着》

这3本书,是一份关于“人生”的书单

陈忠实50年经典散文白金纪念版,完整收录广为流传的47篇口碑佳作,献给所有在人生旅途中辛苦奔波的人。先生的散文独树一帜,摆脱了对生活表象的记录,而是在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磨砺之后,感慨系之,吐纳为一种饱经沧桑的睿智与超然。

生活本身并无意义,意义是人赋予生活的概念,而“好好活着”恰巧就是最通行也最简单的要求,那么对于我们来说,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想,就是那些能让你感到安心和满足的东西吧,比如一些回忆,比如一些故人,比如一个执着的念头,比如其他让你能够为之坚持下去的东西。

最喜欢《告别白鸽》这一篇,当处于人生的困顿之中,陈忠实抬头看到自养的白鸽在天空飞翔,飞过历史的遗迹,他感叹: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

人老了都爱回忆,随手一写,就成了散文。实感并没有多么强烈的语言冲击,可能就像生活中的葱与姜,淡淡无味,但逢到一起,就便成了人间美味。沉静的环境孕育朴素的性质,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不需要实践的。

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把你认为最难熬最难熬的事情熬过去,就成了。


3.

《半寸农庄》

这3本书,是一份关于“人生”的书单

心底想要的生活是有一片并不算很大,依山傍水的土地,在那里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屋用来居住,可以有足够的耕田用来生活,在顺着溪流修建一座渔塘,可以在春天的时候,播种,夏天来锄草,秋天来收获,冬天来赋雪。闲暇之余可以钓钓鱼,做一些喜爱的运动,邀请三五朋友一起畅聊,真的美不胜收。而这样的生活在最近看的一本书《半寸农庄》中似乎找到了影子。

《半寸农庄》是盛林的一本生活随笔。记录了作者近十年的庄园生活,能够在如此尘嚣的世界找到这样一片净土,真的幸运还需要勇气。这本书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作者就是浙江杭州人,她在十年前赴美,与丈夫菲里普一起建立了一个小农庄,从此沉浸于此,过着简朴却充满情调的生活,一晃近十年。作者非常喜欢文学创作,空闲时间以写书为乐,出版了多部作品,深受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她的作品融会了东方与西方的特征,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风格特色。

诚如作家自己的叙说,她似乎有把自己的农庄散文经营成梭罗的《瓦尔登湖》的样式,但是她也知道自己缺乏那样深刻的沉思和精神维度,一句话她做的只是一种生活的记录,细致、温婉、柔情,但是绝没有把一切形而上的寓意和内涵点播出来,启示出来。

没有野心的人才适合居住在这样的农庄里,享受这样的自然赐予和耐心忘我的经营。这虽然只是一个偏僻的农庄,可是却也是作家眼中爱情的堡垒。她也许要用一生去经营,也许最后也把它当做一个繁华过后的梦。

生活是美好的,所以,请为了美丽的生活,不断努力,不断拼搏。你的田园梦,有朝一日,终将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