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大山长大的你,是几岁走出大山,现在做什么呢?

黔多彩彪哥


我是地道的农村人,出生在农村,不好学哪种学生,16岁拿到身份证就开始外出打工了,记得比较清楚就是98年长江洪水那一年。

16岁出山,做过很多工作,也吃过不少苦,记得刚开始干过12小时300块每月,干了一个月,做过酒店,销售,摆地摊,收入从几百,几千,到一万多,0几年创业投资过二次,食品加工和燃气灶代理,都以失败告终,亏了10万左右。

2016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自由职业个体户,土特产商行,主要以云南三七系列健康产品为主,互联网冲击对实体行业也是越来越难,我们靠的就是良好品质,线下的口碑,和服务,在眼见为实的夹缝中求生存……现在疫情期间都一直关门。

目前还做了一个0投资的互联网电商平台,

农村人也有自己的梦想,只要踏实努力去做好当下,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加油吧,吃苦耐劳,淳朴善良走出来的农村人们……


黄上家到了


我20岁离开农村,去省城上大学,现在回到农村从事农产品创业。

我出生在东北辽宁省的一个小山村,1984年妈妈生下了我,姥姥说是个男孩。山村的生活,电灯是昏暗的,从我记事起家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只能收到一个台,辽宁台!每天放学才能看到动画片,就一集,却是特别喜欢。

山外还是山

山村的春天干燥而风沙大,农耕开始的时候青黄不接,炒黄豆撒点盐,吃酸汤子,一家四口就是这样的吃食。我以为生活的困难最苦就是这样吧!

夏季炎热,知了叫个不停,要是有个电风扇还就是人生巨大的享受,电风扇这种高端电器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有的。

秋季就是忙着秋收,孩子只要能干活就得帮忙秋收,家里有一个地车子拉粮食没有借到牲口,父亲就自己拉,装上满满一车玉米,父亲拉,母亲拽,我和姐姐推。

冬天手脚都冻裂了,只有炕是热呼的,母亲给我做棉衣棉裤。母亲能干每年都养年猪,可以吃顿杀猪菜,上次吃新鲜猪肉是上一年杀年猪的时候。猪肉香的彻底,吃起来软软的,肥而不腻。母亲说吃完饭猪肉不能出去跑,出汗了,散汗了,就不能再吃猪肉了。

刚上村小,班里20来个孩子,我家还好距离学校500多米,自己走路去上学,不用父母管。有的同学家住在深山里,翻山越岭来上学,从家走到学校要2个多小时。学校的教室四处漏风,坐在长条凳子上,开始了我的学业。村小的教室是当年的龙王庙扒了重建的。

现在的村小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上初中吧,我的理想是一定要走出大山,去城市。因为我家的屋子里的屋地,都没有城市的街道立正。

通过不懈的努力,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考上大学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大都市,震撼那高楼大厦,灯红树绿。

母亲为了供我上大学,给别人出工打烟叶。早上3点起床煮上一大锅大碴子,就去地里打烟叶,全身体都湿透了,一整天还得组装烟叶,得干到天黑,半夜还得起来给烘干的烟叶打露水。这么辛劳的干一天的活,才能挣到15元钱。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只上了三年小学,就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她有八个姊妹兄弟。为了供姐姐和我上大学,她对别人说,一块钱也要挣可以给我的孩子买一个馒头。

写到这里泪水打湿了稿纸。

烘干烟草

烟草种植基地

毕业后我从事房地产建筑工作,做土建工程师,建造师。随着职场的历练,积累了一些经验,应酬于饭局与酒水之中。两鬓的头发渐渐白了许多,一笑眼角的褶子越来巨大。越来越怀念小时候的农村生活,

终于有那么一天,我放弃了城市的所有,回到农村从事农产品创业。

家乡还是那么贫穷,归来我已不是少年。农事产业创业却不是那么简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许多时候却是,种瓜不得瓜,种豆得豆豆不值钱。一场大水让我经历了惨痛的失败,

内心不曾有片刻的宁静,人生可能都得这样,走过,路过,笑过,淋雨过,湿漉漉的往前赶,创业的路上剩下的只是孤独。

拥抱彩虹

回到我的小山村,早睡早起。

终于懂得了,沉淀下来了,不心浮气躁了,日子不就这样。

有空就去耕种我的土地,去年种植了100多亩黑豆,获得了大丰收,我相信我的选择,走了一圈又回到出生的地方,我已重生。感谢妈妈的支持,妈妈说身体好就是本钱,要善良不能欺骗,我一生铭记。

世间的所有苦难皆有原因,世间的所有成长皆是福报。


随玉而安2020


我是农村里长大的,地地道道的山里娃,但是却没有走出大山,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也在城里工作过,但不知道为什么,许久看不见大山,心里有点慌,或许是在城里找不到归属感,比较压抑吧。

说实话,农村的工作机会几乎没有,想要在回到农村后也能有口饭吃,还是得回归本质,从农业上入手。

于是,我考察了汶川县的不少地方,发现这里气候干燥,雨水少,且岷山一带植被茂盛,而当地本就是传统的阿坝中蜂养殖地。

因此,我联合十多户蜂农,成立了阿坝中蜂养殖合作社,村民们养殖,我帮着销售。但是的话,现在蜂蜜行情太乱,假蜂蜜,勾兑蜜太多,价格又便宜,我们这种正儿八经的土蜂蜜,反而不好卖。

销路打不开,也是愁啊,年纪轻轻的,我现在白头发都一抓一大把了。

太难了,真的。蜂蜜这个行业,已经被那些黑心商人作烂了。


Mr农村大姚


17岁吧,十六岁辍学,最初是在县城超市里面上班,记得那时候是一个月四百块块钱吧,工作了一年,跟着哥哥去广州工厂里面上班,上了好几年,到现在还记得那是个小塑胶厂,两班倒,还记的第一次上夜班感觉熬不住啊。一个月记得是1100多块钱,那时候也算是高工资了,而且都是同龄人,每逢星期天可以一块去逛个公园,那时候上班很辛苦,但依旧觉得那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小小一棵葱


我1982年出生在广东肇庆高要白士镇幕村,爸爸在村子周边做点小生意,妈妈在村子里耕几分薄田,可能爸爸觉得在村里没什么发展吧,后来一家就迁到肇庆市,那时候是1990年8岁的我就跟着爸妈住到肇庆市,在村里没吃过面包的我,到城里看见面包可兴奋了,还有买波司登波鞋,那时候可流行了,我们也不落后也买一对,爸爸到了这个陌生的城里也做着老本行玻璃,镜子,后来随着城里的需求变化也做起帮人铝合金门窗和不绣钢防盗网,家里的生活水平也好了,买了房子,不用一家四口住在档铺的阁楼里。

现在的我也成家了,老公和人合伙开个小工厂,我就在家附近家具城卖床垫,我和老公收入稳定,有房有车,还另外供了一套房,生活平静幸福,一有假期我们就选择出外旅游,我和老公都是在农村大山走出来的,比较自立自强的人,不会过于依赖别人。






容清


我1977年高中毕业后,生产队派我去白雉山水库工地筑坝,后来,大队党支部提拔我担任工程队的付连长,因为工作认真负责,让我当上了人人羡慕的广播员,1980年刚刚20岁的我子顶父职,进入武钢从事矿山井下当了一名又脏又累又危险的井下采矿工人,刚进矿工作,井下接二连三地发生伤亡事故,让我极具害怕,特别是跟我同一天入矿的丁师傅被井巷顶板的矿石垮裤塌下来砸死,我陷入恐惧之中,一天都不想当采矿工。我想调动工作,领导虽然很同情我,觉得我身材矮小,工作吃不消,但不能调动,因为,一旦有人调动,别的矿工也分分不安心工作,领导也很为难!我在井下开t4机,我想通过努力工作提拔干部脱离艰苦环境,我被评为劳动标兵。1982年,矿里进行文化补习,我被派去脱产学习半年,文化补习班我非常用心,原来高中学习的知识都不会做的题,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下全会做了,文补毕业考试我取得全校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工段领导准备调我当文书,恰巧,车间机构变动,我的调动搁浅。我被调动退到二线开电车,工作相对轻松了,但还是井下工。1987年,我因病终于离开了工作7年的井下 ,调入地面工作,从此脱离井下艰苦岗位。我在干护场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新闻写作和新闻摄影,每年被评为模范通讯员,连续12年被报社评为模范特约记者。后来,调入矿党委宣传部从事电视新闻工作。我的一篇新闻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最显著位置,轰动了鄂州市新闻界!2005年由武钢选派到中央电视台学习,取得国家摄影摄像四级从业资格证书。我拍摄的《程潮铁矿检修行为十八步》安全标准化作业影视作品获全国二等奖。我回头想想自己走过的路,我没有任何靠山!没有任何背景,从一个井下采矿工,爬到党委工作部,深深为自己感到欣慰。如今,我即近退休,但我丝毫不懈怠,仍然拼命努力,我创办了鲜花店和婚庆公司。我认为,人不能懒惰,一辈子要勤奋努力。这段时间,我的三个店面都关门,虽然遭受巨大损失,但如果冠状病毒过后解封时,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想回农村乡下看看老妈。





鄂州落鸟城花世界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出生在半山区的一个不大也不小的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太多的文化。家里特别穷尽管父母特别努力干活但家境也没有太大的改善。但是父母坚信只要学习好就能改变命运,因此父母不管多难都供我们兄弟上学。我的人生轨迹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七岁上学直到初中毕业一直在农村没有出过山村,一直履行九年义务教育。

第二个阶段,我在十四岁那年中考完后乙还算不错的成绩考入了我们县城一中,这应该算是走出山村了吧。三年的高中生活只是人一生的小片段。高考滑铁卢了,最后只考了一个中专本以为毕业后会分配工作进出大城市。但事非人愿最终自己找工作。在求学时应算是从山村走出来。

第三阶段,我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山村,现在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随着新农村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感觉现在的农村特别好。


横山胖哥


我是发仔,我是十六岁出去打工了,那时候太小了不懂的要好好读书,刚刚开学上了几个星期的高一就没读了,现在想起那时候都有点后悔。后来我跟朋友去了广东,在广东电子厂、五金厂都做过,做了好几年之后就只想在比较轻松的地方上班。于是跑回昆明做服务行业,在酒店做过服务员、传菜员也跑到火锅店、KTV、酒吧这些地方做过。就到了18年,从18年开始我就一直在理发店做,但也换了好多个地方。学理发的人都应该知道,刚开始学的时候是多么累多么难熬,特别是店里有不懂事的孩子,特别会针对你[捂脸]。我一直在理发店做到了去年底,现在也不是很会,还没出师就不想再去了。以后就打算在家看看这自媒体能不能做起来吧!我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去做的,以后我肯定会好好拍视频跟大家分享。

加油!奥力给![来看我][奋斗]






哈尼发仔


【大别山鹰】答疑:我的家乡是湖北省罗田县,罗田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按地理位置来讲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因为这里是大别山主峰所在地,海拨高度有1729米之多,也是全国目前的贫困县之一。即便如此,但罗田真正的山区只有少数几个乡镇,大部分乡镇是丘陵地带,海拨高度在500米以下。我所在地是离省城武汉市不过300多公里,从武英高速走也就两个多小时,离县城才十几公里,走旅游公路才十几分钟,我的家乡是大河岸镇黄泥咀村,是处在进士河下游的一个人口近2000的农业大村。

我生于60年代,毕业于80年代,当时很幸运的我于82年毕业后就踏进了乡镇企业的大门,这在当时虽然不是吃皇粮国苛,但也算靠拿工资吃饭的人,因此,在倍感骄傲的同时,也是被人被羡慕的职业。在企业期间,我经历了短暂的普通员工工作,在工作后的一个多月便走上了管理岗位,一直干到99年下半年企业因产业不配套而倒闭,我的企业虽然是乡镇企业,但是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产品质量,是湖北省丝绸行业的龙头企业,湖北省骨干乡镇企业,当时年产值近千万元。

“树倒猢狲散",企业倒闭了,我们这些农口企业的人也因此各奔东西,从99年到2020年的几十年间,我先后去深圳,折浙江,逛上海,游福建,再重回浙江。光阴似箭,岁月艰辛,几十年虽然过去了,但打工的艰辛苦难永远留在记忆里久久不能磨灭。今年是2020年的开始年,也是中华民族世纪以来记入史册的一年,我们不惧怕磨难,但我们不能丢失前进的方向。在目前还围困在疫情中的人们,特别是疫情暴发所在的湖北人,此时此刻承担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心理压力,如果今年上半年失去了赚钱的机会,不难想象到是怎样的一种困境。最后,愿疫情早点散去,让人们生活恢复自然平静,打工者不易,农村的打工者更不易。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个人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头条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


大别山鹰


您好,我是农村芳妈妈,虽然我不是从大山里面出来的,但是我老公是从大山里面出来的,他是六岁的时候,他们一家在落户在我们村的,我家这一片离市区非常的近,交通很方便,我公公和我婆婆是非常能干的,不怕苦,不怕累,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带着三个男孩干出了属于他们的三个家庭。现在我们三个兄弟家相亲相爱,没有矛盾,去年给我婆婆申请了一个好婆婆的奖状,她真的太能干了。

我老公他们弟兄三个都是修车的,虽然赚不了大钱,但是最起码能顾住家。目前大哥,开了一个卖汽车配件的门店,弟兄们都跟着他干,在那帮忙,有个工资,守家待地的就行了。我也不会期望我的老公赚多少多少钱,我只希望他能守住我们,高高兴兴的过每一天就行了。

希望我的答案你能满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