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孫悟空: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容易快樂呢?

  • 他剛一出生,就註定了此生孤獨。
  • 那時候,他的同伴都喊他“石猴”。
  • 別人家的小猴都有爸爸媽媽,他沒有;
  • 別人家的小猴可以賴在媽媽懷裡撒嬌,他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 別人家的小猴可以享受現成的瓜果,他只有自己默默地去尋找。
  • 他以為他強大了就可以不再孤獨,可是當上了猴王又怎樣?他為猴子們找到了水簾洞,卻依然要為生存而煩惱。
  • 大風、雷電、洪水、乾旱、瘟疫、地震、泥石流……
  • 哪一個都有可能奪去生命。
  • 生存,竟是如此不易。
  • 他很想知道有誰能夠掌握生死,有誰可以生存得更有尊嚴。
  • 老猴子告訴他,有的,他們的名字叫做:
  • 神仙。
  • 於是,他有了一個夢想,他要做神仙。為了這個夢想,他走上了漫漫尋仙路……
《西遊記》孫悟空: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容易快樂呢?

求學

  • 現在沒有人叫他石猴了,他有了一個新名字:孫悟空。
  • 名字是老師給他起的,那是一個仙風道骨的老神仙,大家都喊他菩提祖師。
  • 為了找到老師,從東勝神洲到南瞻部洲再到西牛賀洲。沒有度娘、沒有知乎、沒有輪船、沒有高鐵、沒有飛機,只有靠著一張嘴到處問,只有划著一條船到處漂。
  • 他早晨看朝霞,晚上數星星,內心依然孤獨。可是他的眼睛是亮的,是夢想照亮了他的雙眸。
  • 原來,擁有夢想是這世界上最美好最美好的事情。
  • 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終於,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之外,一個唱歌的樵夫為他指路,他找到了神仙。
  • 他激動得語無倫次,連老師問他姓什麼都沒有聽清楚,只是一個勁兒磕頭。
  • 老師並沒有馬上教他如何做神仙,給他取了個名字,就讓他和其他師兄弟一起挑水砍柴去了。
  • 他很開心。
  • 有什麼不開心的呢?經歷了十年一個人的生活,至少這裡有吃有喝、有人說話,還有姓和名。
  • 和這些師兄弟在一起時間長了,發現他們無外乎就是為了能學個本事生存下去,和他的夢想相差甚遠。
  • 找不到可以說話的人,他的內心依然孤獨。
  • 他最喜歡去的一個地方叫做爛桃山,這裡漫山遍野都是桃樹。
  • 花開的時候,他就嘴裡咬著一瓣桃花,懶懶地躺在山坡上曬太陽;桃子熟了的時候,他就抱著桃子啃得汁水直流,簡直要把肚子脹破。
  • 這麼多桃子哪裡吃得完,可惜沒有冰箱,熟透了的桃子掉在地上,慢慢爛掉。就這樣,他吃撐了七次。
  • 七年過去了,老師終於要傳授他本領了。
  • 他高興得抓耳撓腮、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 等了這麼久,終於要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西遊記》孫悟空: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容易快樂呢?

上學

  • 老師給他開了個選修課名單,無論學會哪一個,都是很好的謀生手段。
  • 他心裡想,這個老師太搞笑,我又不是來上職業技校的。
  • 看他把頭搖得像撥浪鼓,老師生氣了,在他頭上敲了三下,揹著手,走了。
  • 他破解了啞謎,在半夜三更的時候找到老師,要學長生不老之術。
  • 老師心中十分歡喜,他已經教了九屆學生,終於碰到個真正的學霸,怎麼捨得不教?
  • 不但精心傳授他長生術,還額外贈送了一個包學包會的學習卡:筋斗雲。
  • 師兄弟們看他練習筋斗雲,都羨慕得不得了:
  • 若會這個法兒,與人家當鋪兵、送文書、遞報單,不管哪裡都尋了飯吃。(第二回)
  • 哦,原來學藝是為了找個做快遞員的工作。
  • 為了找工作而學習,和為了夢想而學習,結果怎麼可能一樣呢?
  • 三年過去了,老師忽然告訴他一個驚天霹靂的消息:每過五百年,他都要面臨雷災、火災和風災的威脅。躲得過,長生不老;躲不過,還是會死。
  • 這可怎麼辦?
  • 原以為經歷了二十年,終於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了,卻被告知這夢想還要打個五折,他很失落。
  • 老師卻微微一笑,告訴他說,自己已經找到了破解之法。
  • 他當然要纏著老師學,老師也自然教給了他,那就是七十二變。
  • 他高興極了,得意極了,在師兄弟面前顯擺自己的本領。
  • 老師一氣之下把他攆走,並告誡他說:

你這一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 雖然他是被老師趕走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老師這輩子就教了他這一個得意門生。因為他從老師這裡出來以後,從此沒有遇到過一個當年的師兄弟。
  • 估計他們畢業都送快遞去了吧。
  • 多年以後,他成了神仙。見過了玉皇大帝,他仍然會記起菩提老師;吃過了蟠桃盛宴,卻依然懷念爛桃山的桃子。
  • 他終於明白:原來學生時代,才是一個人一輩子最幸福的時光。
《西遊記》孫悟空: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容易快樂呢?

工作

  • 他以為,他學會了長生不老之術就是神仙了,沒想到,在眾人眼裡,他只是個修煉成精的妖怪。
  • 妖怪就妖怪,總有一天老子要做神仙,你們就等著瞧吧!
  • 學藝歸來,他打死了霸佔花果山的妖怪混世魔王,他找東海龍王索要寶貝,他一氣之下跑到冥府銷了他的名籍。
  • 他終於驚動了上天,終於位列仙班,終於成了神仙。
  • 沒有參加任何考試,他的夢想就這麼實現了。
  • 是不是從此後就可以規規矩矩地做他的弼馬溫,規規矩矩地拿一份薪水,規規矩矩地過一輩子了呢?
  • 弼馬溫的官職或許小了點,但這個位置是誰想得到就能得到的嗎?至少這不也是一份帶編制的工作嗎?
  • 不,這份工作猴子覺得沒有尊嚴,受尊重的程度還不如在花果山做猴王。
  • 於是,連一份辭職報告都沒有遞交——老子不伺候了,走人!
  • 什麼狗屁弼馬溫,老子要做“齊天大聖”!
  • 大聖此去欲何?
  • 踏南天碎凌霄。
  • 若一去不回?
  • 便一去不回!
  • 他甚至還結拜了七兄弟,糾結一群成了精的妖怪,其中包括大家最熟悉的牛魔王。
  • 一個破猴子還想反了天不成?你想做齊天大聖,好,給你個虛名,只要不找事就好。
  • 奮鬥了這麼多年,不就是要做個神仙嗎?
  • 可是夢想實現了,為什麼一點也不開心呢?
  • 王母娘娘開蟠桃宴竟然不請我,反了他們!什麼天兵天將、什麼二郎神、什麼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統統靠邊站!
  • 如來一巴掌把他壓到了五行山下。
  • 上一秒還想把玉皇大帝推翻,下一秒就身陷牢籠。
  • 桃花開了五百回,又謝了五百回。他就像當年在爛桃山那樣看桃花,只是沒有了那份愜意。
  • 他只能趴在洞口,吃鐵丸喝銅汁。
  • 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猴子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盡頭。
  • 他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
  • 我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西遊記》孫悟空: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容易快樂呢?


觀音

  • 又一個桃花盛開的日子,來了一個神仙姐姐。
  • 她腳踩蓮花,左手託一個白瓷瓶,右手捏著一根柳枝,小手指微微翹著,真好看。
  • 這個姐姐他曾經見過,她既不像王母娘娘那樣凶神惡煞,也不像嫦娥仙子那樣輕薄,更不像七仙女,唯唯諾諾,沒有靈魂。
  • 那時他被十萬天兵天將圍困,被二郎神追得眼看沒有退路,她就這麼站在天空,腳踩蓮花,翹著一根小手指微微笑著對太上老君說:
  • “我將那淨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一個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
  • 他看得呆了,腦袋就被太上老君的金剛琢砸了個正著。
  • 現在,她是來,看他?
  • 她卻笑著說:
  • 我奉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從此經過,特留殘步看你。
  • 明明是“專門”,卻說是“順便”。女人心哪,真是海底針。
  • 她問他是否願意保唐僧去西天取經。
  • 他立刻不思考人生了,趕緊點頭:“我願意,我願意!”
  • 他現在覺得“夢想”就是魔鬼。
  • 如果沒有夢想,就做一隻渾渾噩噩的光屁股猴,不也挺好嗎?現在,他只想離開。
  • 後來他才知道,西天取經就是個圈套。
  • 如來為了把佛經傳到南瞻部洲,又怕白送的東西別人不要,才故意放出話來:這經要親自來取才有用。
  • 真是個銷售大師。
  • 神仙姐姐,就幫著如來攢了一個局。
  • 什麼唐太宗遊地府,什麼江流兒喪母,什麼八戒沙和尚白龍馬,甚至包括後來的那些妖怪,都是這盤棋中的一個棋子而已。
  • 那就幫著神仙姐姐演戲唄。
  • 從此後,觀音,她的笑容裝飾了一隻猴子的夢。
《西遊記》孫悟空: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容易快樂呢?

  • 她平靜的生活被這隻猴子打破了。
  • 她是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嗯,這個名字是很長,你記不住,就叫觀音菩薩好了。
  • 她的生活很有規律,每天早晨起床練瑜伽,然後去她的獨立辦公室帶著下屬學習,偶爾去總部開會,研究怎麼銷售他們的佛經,去佔領南瞻部洲這個市場。
  • 她的同事都是佛、菩薩、羅漢,大家按部就班、忙碌而有序。
  • 那天她去蟠桃宴赴約,卻看到天庭一片狼藉,據說是一隻猴子給鬧的。
  • 這是個什麼樣的猴子?她起了好奇心。
  • 她跟著鎮壓猴子的十萬天兵天將一起來到了花果山。站在雲端,她看著這隻猴子與所有人鬥,就是不屈服。她的身邊從來沒有這樣的人。
  • 這是一顆多麼不羈的靈魂啊!
  • 當猴子被太上老君的金剛琢打到,他抬頭向天空望去,正好和她四目相對,她的心砰砰地跳。
  • 之後,就是五百年。
  • 這五百年,不知他在五行山下過得怎樣?不知他是否知道我是誰?
  • 終於,如來說,要開拓新市場了,需要一個市場部經理。
  • 她馬上自告奮勇攬下了這項艱鉅的任務。
  • 一路上,她收沙和尚、收豬八戒,直接為他們取名“悟淨”“悟能”。因為她知道,他有一個名字叫“悟空”。
  • 沙僧和八戒入門早,反而是師弟,而且還必須要做“悟”字輩。
  • 如果他們知道原因,估計要哭死。
  • 一個曾是儀表堂堂天蓬元帥、一個曾是威風凜凜捲簾大將,師傅是如來座下二弟子金蟬子轉世,就是小白龍,他爹也是龍族裡的西海龍王。
  • 沒用,該叫什麼就得叫什麼。
《西遊記》孫悟空: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容易快樂呢?

相遇

  • “姓孫的,你認得我嗎?”
  • 哦,五百年沒見,不知他是否還記得我。
  • 他的回答令她欣喜若狂:
  • 我怎麼不認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
  • 他記得!他記得!他記得!
  • 從此後,西天路上萬裡迢迢,我願隨叫隨到,為你排憂解難心甘情願。
  • 可是,要想收服這樣一顆不羈的心該有多難啊!
  • 剛上路還沒幾天,他就因為和唐僧鬧彆扭出走了,她想方設法為他戴上了緊箍,又在黑風山收服了黑熊怪。
  • 不露幾手,猴子不服。
  • 猴子推倒了人參果樹,是她救活的,還怪猴子為什麼不早來;
  • 猴子被紅孩兒用三昧真火整得很慘,她生氣了,竟然“撲”的一聲把手裡的淨瓶摜到了大海里;
  • 她的金魚跑到凡間成了精,她在竹林裡穿著睡衣編竹籃,被闖進來的悟空看見了,她也沒有惱怒。
  • 那一次,唐僧亂用手中權力又唸了緊箍咒,還要趕猴子走。
  • 猴子在她面前崩潰大哭,她心疼不已。
  • 只有手段,是遠遠不夠的,沒有繞指柔,怎化百鍊鋼。
  • 她送過猴子衣服,還送過猴子三根救命毫毛。
  • 猴子曾經問過她一個問題:“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
  • 她笑著回答:“悟空,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 什麼妖精,什麼菩薩。
  • 這一路上,我來幫你驅趕心魔,我來助你修煉成佛。
《西遊記》孫悟空: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容易快樂呢?

成佛

  • 他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鬥戰勝佛。
  • 大家都說:“佛”的意思是“覺者”,開悟的人。那麼他開悟了嗎?
  • 此刻,他的腦海裡忽然冒出來久違的兩個字:夢想。
  • 是啊,當初就是因為要做神仙的夢想,他甘願吃苦,去拜師學藝;
  • 後來夢想實現了,他發現和他想象的不一樣,於是放棄了;
  • 再後來他轟轟烈烈地鬧了一場,也孤孤單單地度過了五百年;
  • 他聽了神仙姐姐的話,要為自己求一個“功果”;
  • 他經歷了西天路上的八十一難,也歷經淬鍊重獲新生。
  • 這個世界,他愛過、哭過、鬧過、奮鬥過、傷心過、經歷過,那麼他的夢想到底是什麼?
  • 現在他想明白了,他的夢想就是兩個字:自由。
  • 是的,自由。
  • 這個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個自由也不是想不做什麼就不做什麼,他想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
  • 不用為生存恐懼,不用為死亡恐懼,不用被名聲拖累,不用被虛榮綁架,不用被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一切所牽絆。
  • 可是,誰能做到這一切呢?
  • 走過萬水千山,才發現做到“自由”兩個字最難。
  • 如果能回到過去,就在花果山做一個石猴,和其他猴子一樣,生老病死聽天由命;
  • 如果在菩提祖師那裡學藝歸來,佔山為王悠哉樂哉過此一生;
  • 如果老老實實地做他的弼馬溫;
  • 如果在天庭就做個掛名的“齊天大聖”……
  • 一切會不會因此而有所不同?
  • 如果能重來,他是否願意,重回花果山,做一隻普普通通的猴子?
  • 不會了,永遠回不去了。

你我

  • 文章寫到這裡,我一個人對著電腦淚流滿面。
  • 《西遊記》裡的故事,很多人都寫過,再寫也沒有什麼新意。
  • 寫故事的人,就是經歷了百味人生的人。
  • 讀故事,就是讀人生。
  • 清朝劉一明說:

《西遊記》一篇一章,皆從身體力行處寫來;一辭一意,俱在真履實踐中發出。……悟之者在儒即可成聖,在釋即可成佛,在道即可成仙。

  • 我寫悟空,並不是因為我要寫他,我也不想成聖、成佛、成仙,而是因為我覺得:
  • 那隻猴子就是我。
  • 他所有的掙扎、苦痛、快樂、孤獨,我都感同身受。
  • 所以,我的心中有一種力量,促使我必須坐下來,寫下他的心路歷程。
  • 其實,可能那隻猴子不只是我,他也許就是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
  • 誰沒有過對自由的渴望?誰沒有過對生存和死亡的恐懼?誰沒有經歷過孤獨?
  • 要想自由,必須承受孤獨。這就是追求自由的代價,也是追求自由的收穫。
  • 金庸老先生說:“人生不過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 是啊,每個人終究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但我們只要愛過、哭過、鬧過、奮鬥過、傷心過,經歷過,就不會遺憾。
  • 悟空,悟空,他真的悟到一切皆空嗎?
  • 在原著中,悟空說過這樣一句話:

心靜孤明獨照,心存萬靜皆清。差錯些兒成惰懈,千年萬載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誠,雷音只在眼下。

  • 做到真正精神上的自由很難嗎?很難,也很簡單,它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 關照內心,活在當下。
  • 得自在者得自由,得大自在者得大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