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历史丨老北碚街名更改中的爱憎


北碚历史丨老北碚街名更改中的爱憎
北碚历史丨老北碚街名更改中的爱憎

今天的北碚

街道是城市上下交通的血脉,在一座城市的血脉中川流不息的,不只是行人与车辆,更有说不尽的市井生活和历史故事,街名则是这一切的沉淀。

与北碚新城的“云泉路”“云清路”等各种从缙云山衍生而来的名字不同,在老城,街名多为辽宁路、吉林巷、南京路等。范围不大的北碚老城,在以祖国各省市名称充当街名的指引下,仿佛囊括大半个中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布置和选择?北碚的近代史会给我们答案。

和其他地方相似,据考证,近代以来,北碚的居民也是用邻近的标志性物来称谓街道:位于狮子楼附近的,称为狮子楼街;街道毗邻关庙、王爷庙的叫关庙街、王爷庙街;有条街有株南木树和一口水井,被称为南木井街;会龙桥一带便叫会龙桥路……

北碚历史丨老北碚街名更改中的爱憎

民国时期北碚市街

在卢作孚治理市容市貌之后,随着名叫“九口缸”的大尿缸的撤除、长屋檐的锯掉和污水沟的掏清,街道变得宽敞整洁。因为狭窄、杂乱与腐臭的旧物象不复存在,人们开始用“和睦路”“白云路”“人和路”作为街名来表达対新生活的祝愿,北碚也逐渐具备了现代城市的雏形

时局动荡,战火燃起。随着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进犯河山,国家的城市也一座座地被占领。面对侵略,大后方的北碚人民和辗转而来的各地名流同仇敌忾,除了派出志愿军和书写抗战文艺作品来支援抗战,更又一次改变了街名,以之表达对沦陷地区的哀痛之情和对日寇的憎恨。

北碚历史丨老北碚街名更改中的爱憎

改造前的上海路


北碚历史丨老北碚街名更改中的爱憎

改造前的广州路

东三省失陷后,改清合路为辽宁路,改西山路为吉林巷,又把歇马路改为黑龙江路;七七事变的消息传来,卢子英立即将东山路改名为卢沟桥路;北平沦陷,文华路得名北平路,寇据天津,人和路变作天津路,上海失守,改金佛路为上海路,南京撤退,南京路成了以前均合路的新名……

今日北碚滨江城区就是俗称的老北碚,当时那里约有20条街道,以沦陷区地名而改的就有15条。每一条路,都满含北碚人民对失地的思念;每一条街,都记载下日寇的累累罪行。

今日,信步在由“大半个中国”构成的街道上,仿佛踏进了历史的领域,看它们名称如旧,我们须知山河破碎的痛苦不可忘却,也应对家国生发出更多的热爱。


以史为鉴,但,不以史论今!

书写北碚情怀!

书写你心中的北碚!

北碚历史丨老北碚街名更改中的爱憎

出 品 | 刘懿锋

排 版 | 狙击哥

策 划 | 高晨露

讲述人文故事 | 写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镌刻时代瞬间

新时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