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窗户大多是用纸糊的,真的沾点水一捅就破吗?下雨怎么办?

说起这玻璃窗户,其实玻璃是清朝时期才传入中国的,并且在当时属于十分珍贵稀有的。而在此之前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窗户纸却伴随了我们老祖宗数千年。

在远古时期,那时候人们生活在山洞中,后来为了生活方便,开始部落群居,并搭建了自己的房屋,当时主要用动物毛皮来遮挡窗户。在秦汉之前,古人一般都用麻布、绢纱等封窗户,当然这只是权贵人家,普通平民只能使用草帘当窗纸,透气倒不错,可透光就很一般了。

古代窗户大多是用纸糊的,真的沾点水一捅就破吗?下雨怎么办?

那在古装剧中想必大家一定看过这样一个很有趣的情节,那就是在很多人在偷听他人讲话的时候,总会故意舔舔手指,再去戳窗户纸,这样把窗户纸戳一个洞之后,便能看到里头的小秘密了。

那您想过没有,这样一个容易被戳破的窗户纸,是不是一沾水就会破呢?那刮风下雨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讨论一下。

古代窗户大多是用纸糊的,真的沾点水一捅就破吗?下雨怎么办?

纸张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但那时都是用比较粗糙的麻纸,直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后术,纸张开始推广。

但由于价格相对昂贵,只有少数权贵富人家才能使用。由于当时纸张非常脆弱,并没有作为窗纸使用。到了隋唐盛世,随着纸张得到进一步改进,这时出现一种韧皮纸,韧性很强,不容易破损,但防水效果很差。

古代窗户大多是用纸糊的,真的沾点水一捅就破吗?下雨怎么办?

宋朝时期,油窗纸出现,这种窗户纸由谷皮、树皮和藤类植物做成,并且在桐油里面泡过,桐油有防水的作用,这样制作而成的窗户纸非常厚,有着防水防潮的功能。这种窗户纸,夏天可以阻挡风雨,冬天可以阻挡雪花,非常结实耐用。

那这种材料除了被用于糊窗户,还用来做纸伞,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油纸伞。您想想,这都能拿来做伞挡雨的了,那必定是非常结实耐用的。

古代窗户大多是用纸糊的,真的沾点水一捅就破吗?下雨怎么办?

当然,古人为了保险,他们会用木板或是芦苇做的苇席当做雨帘。每当晚上,或者刮风下雨的时候,古人就会把雨帘装上去。等到平时天晴的时候,就把雨帘拆卸掉或者用一根木头支撑起来。不过,即使窗户纸被打湿了也没关系,只要人们及时补糊就不会影响正常使用。

并且,有钱人家也会建上滴水屋檐,让雨水顺着屋檐流到地上,而不至于流到窗户上。除了屋檐,还有窗檐和窗棂,窗棂非常厚也非常密实,纸糊在窗棂的内部,可以通过窗棂阻挡一部分雨水。

古代窗户大多是用纸糊的,真的沾点水一捅就破吗?下雨怎么办?

当然在前文咱们也说了,这纸在任何一个朝代都算是比较贵重的东西了,所以一般的老百姓用纸的话也就是竹篾纸,竹子里面那种白色的物质,经过加工处理,透明度也是很高的。

而且古人的智慧也是非常有结晶的,这些能利用的都被利用了,宋朝后期很多王公贵族家中开始使用明瓦作为窗纸,这东西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玻璃,但透光性略差。明瓦主要用贝壳、羊角、天然透明云母片等为主要材料打磨成方形薄片制成。

古代窗户大多是用纸糊的,真的沾点水一捅就破吗?下雨怎么办?

明瓦在古代江南很普及,用量也大,南京就有条街叫明瓦廊,明瓦的生产制作开始成为一项传统的手工产业。到了清朝时期,苏州明瓦行业还组织了联合会,称“明瓦公所”。直到清朝晚期,随着玻璃的出现,明瓦和窗纸开始逐步退出上流社会的历史舞台,但民间窗纸依然在使用。

那看到这儿,您是不是全明白了呢?并且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是真的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