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劇集體啞火?這些爆款製造法則瞭解一下!

文 | 四一

影視劇市場中,青春題材一直經久不衰。《最好的我們》《一起同過窗》《忽而今夏》《你好,舊時光》等多部爆款作品的出現,拉動了青春劇整體市場表現。2019年年初開播的《獨家記憶》掀起了一陣“青春熱潮”,該劇當時的市場表現僅次於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和《皓鑭傳》,而且豆瓣評價為7.4分,口碑不俗。

如今,古裝劇波動不斷,青春劇由於相對比較安全,本應迎來小爆發。然而,近期市場內青春劇數量不少,但是爆款作品卻鮮有。趙寶剛攜手鄭爽的《青春鬥》市場表現亮眼,但是爭議不斷,口碑欠佳,《我們的十八歲》《瑪麗學園》《等等啊我的青春》等作品,播出後並沒有激起多少水花,曾經風靡一時的青春劇在2019年的Q1時期未出現一部播放量和口碑雙豐收的作品。

成本低、安全性高,青春劇備受平臺青睞

網劇市場的主要受眾為女性,脫胎於偶像言情劇的青春劇曾是吸引女性刷劇的不二法門。和動輒數億投資的奇幻武俠、古裝玄幻等題材比起來,青春劇的成本相對低廉,普遍在5000萬以下。2016年爆款青春劇《最好的我們》投資僅為2000萬,但是播放量達到了34億,雖然和百億播放量的劇相比仍有差距,但是從投資回報率來看,《最好的我們》讓投資方2000萬的投資獲得了可觀的回報。而且在豆瓣上,《最好的我們》評分達到了8.9分,有利於提高小糖人公司和劉暢導演的作品風評,對公司後續作品和運營十分有利。

青春劇集體啞火?這些爆款製造法則瞭解一下!

最重要的是,平臺青睞青春劇最主要原因是風險低。古裝劇經歷了“限解”風波,穿越題材和宮鬥內容多次被點名,內容和數量的限制頗多。即便未來古裝劇能夠安全上線,平臺方和影視公司也會多加掂量,謹慎處理。其次懸疑題材和職業劇對於製作團隊專業度的要求太高,製作難度大,爆款率極低。而青春劇既能夠討好市場,又兼具低風險屬性,在內容創作上自由度更高,項目安全性有保障,回報率相對比較穩定。正如劉暢曾經在採訪中所說:“國內的觀眾不管是80後、90後,大家的青春、上學的歲月都差不多,所以大家對這種內容更容易找到共鳴。”

青春劇爆款製造法則

首先需要明確,隨著時代的發展,爆款作品也要根據製作體量來綜合性衡量。比如近期熱播的《青春鬥》,由趙寶剛親自操刀,鄭爽領銜主演,項目投資在青春劇類型中相對較大。鄭爽自帶的流量體質帶動該劇的市場表現不斷走高,而觀眾更期待在口碑評價上有所突破。對於大製作而言,口碑和市場的雙贏才能稱之為爆款。

青春劇集體啞火?這些爆款製造法則瞭解一下!

再比如,《我們的十八歲》《等等啊我的青春》這樣的作品,本身不具備流量屬性,體量比較小,如果市場表現足夠搶眼,就可以稱之為爆款作品。而《瑪麗學園》完全是一種另類的風格,以其體量來說,《瑪麗學園》的製作已經相當出色了,並且以“沙雕劇”的風格在圈層中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只可惜目前該圈層的受眾規模過小,阻礙了《瑪麗學園》的晉級之路。

在拍攝青春劇時,影視公司要清醒地認識到青春劇為何陷入低迷,規避同質化以尋求突破。目前來看,市場內青春劇以校園劇為主,同質化比較嚴重,觀眾審美疲勞。此前青春電影鼎盛的時期,曾經因早戀、墮胎、出國、車禍等狗血橋段,讓觀眾不勝其煩,最終失去了票房市場,青春劇目前也存在雷同橋段過多的現象。時代背景為高中,男女關係是暗戀,交流互動中偶爾曖昧,最終在考學的壓力下分道揚鑣,多年後重逢破鏡重圓……《最好的我們》《匆匆那年》《獨家記憶》《忽而今夏》《你好,舊時光》等都是校園青春劇,他們珠玉在前,後來者很難完成徹底的超越。

青春劇集體啞火?這些爆款製造法則瞭解一下!

因此在內容創作上,影視公司需要考量青春校園劇中的愛情該怎麼處理,明令禁止的早戀該如何在政策的約束下,展現情感,或者改變時代背景。比如《青春鬥》講述的是幾個女生大學畢業後的青春奮鬥和姐妹之前的閨蜜情;《有些室友不能碰》講述了大學期間,兩個宿舍,四個男孩和四個女孩彼此之間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糾葛;《最動聽的事》以音樂勵志為主線,講述青春。甚至在電影方面,3月份的小黑馬《老師·好》則講述了師生之間珍貴的情誼,最終預測3億元,豆瓣評分6.8分,也稱得上是電影中的青春小爆款。

其次,現實主義浪潮已經崛起,藉助這股創作風氣,青春劇+現實主義的搭配或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忽而今夏》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拍攝,並融入了大量正能量的思想,不僅獲得了8.2分的超高評價,還被國家廣電總局評選為“2018年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所以,現實主義手法和正能量青春劇對於中小型影視公司而言,或許是青春劇突圍的關鍵所在。青春劇成本低廉,因此回收成本的壓力相對較小。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和正能量的價值導向,深受監管層喜愛,如果獲得獎勵或扶持後,不僅有資金上的幫助,對於公司的發展也是一種加持。

青春劇集體啞火?這些爆款製造法則瞭解一下!

最後,想要青春劇成為爆款,最重要的還是要吸引核心受眾,率先在圈層內引爆。不管是什麼作品,成為爆款的第一部都是核心受眾的忠實擁護。《瑪麗學園》劃分受眾十分精準,只可惜目前這部分受眾體量不足以支撐這部劇成為爆款。影視公司應根據自身體量和項目規模,確定受眾,將女性受眾再次群體細分化,並有針對性地提供不同年代的青春劇。13-20歲的少女群體、20-25歲的職場新人、25-35歲的都市白領亦或者是35歲以上的輕熟女性。他們對於青春劇的需求、校園劇的回憶是不一樣的。隨著95後、00後崛起成為刷劇的主力軍,青春校園故事也要更新換代,才能引起觀眾的最大情感共鳴。吸引第一核心受眾永遠是作品成為爆款的第一步!

影投人 [公眾號ID:movieeye]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