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還可以,離帖就不行了,背又背不下來,該怎麼辦?

湖邊農夫


我們知道,臨帖是我們學習書法最主要的途徑之一。所謂臨帖,重點是“臨”字。將字帖放在一邊,自己用筆在另外一張紙上臨摹、學習該字帖的書法。

實際上,臨摹最為主要的目的就在於,它要還原書法家是如何進行書寫、創作書法作品的。在完成了這樣一個書寫過程之後,學習者從中學到書法技巧。

因此,臨帖學習的最終目的並不像其他人想象中的那樣,僅僅為了寫得像原帖就夠了,而是要學到真本事、真本領。

這個道理其實跟我們參加考試是一樣的。按道理來說,考試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得到相應的分數,不是那幾個阿拉伯數字,而是希望你學到知識,分數只是衡量你學到知識多少、好壞程度的指標之一。

所以,臨帖的像和不像也是如此。臨帖臨得像,就說明在大概率上,該學習者所學到的知識、技巧比較多了。臨得不像,說明大概率上學習者學到的知識技巧比較少。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掌握、利用好臨帖這一學習方式呢?

有人說,這個簡單呀,只要背下來就可以了。

可以說,這個方法簡單有效,看起來確實是一個好方法,但是也最愚蠢、最懶惰。因為不獨書法,世界上其他一切,只要你記住了似乎都萬事大吉了。

但是,人的精力和記憶力畢竟有限。並且現代科技的發展讓大量信息根本無須記憶,只需儲存、感知和體驗即可。難道你的記憶裡能比U盤還要準確麼?

人的優勢就在於人如果體驗、感知了大量的書法字帖、理論知識,那麼他可以寫出優美、動人的書法,但是U盤永遠不能。

並且在中國古代,古人學習書法也從來不提倡背帖。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孫過庭的《書譜》中得到驗證。

餘志學之年……有乖入木之術,無間臨池之志。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姿,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信可謂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況雲積其點畫,乃成其字;曾不傍窺尺犢,俯習寸陰;引班超以為辭,援項籍而自滿;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謬哉!

這段話是孫過庭自述其學書體驗的一段話。前半部分主要在讚美王羲之、王獻之、張芝等人書法的精妙,從點畫形態上、結構氣勢上鋪陳讚美。

接下來這句話比較關鍵:

信可謂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翰不虛動,下必有由……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謬哉!

大概意思就是這才是才能智慧和技巧的完美結合,心靈和雙手都能流暢表達。下筆不是隨隨便便寫,而是有他這樣寫的理由。

而後半部分這句話是在批判一種現象,即那種心裡面不明白臨摹的方法,手中對用筆、運筆的技巧、道理感到迷惑不解的人,如果這樣還想著寫書法的時候要力求做到妍美巧妙,難道不是很荒謬的事情麼?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學習書法,必須要掌握“擬效之方”“揮運之理”,這樣才能求得書法的美妙,而不是背帖,死記硬背。

接著,孫過庭說出了另外一段話,我認為這段話正好可以用來解答我們臨摹書法的時候,該怎麼學習。

今撰執使轉用之由,以祛未悟。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用謂點畫向背之類是也。方復會其數法,歸於一途;編列眾工,錯綜群妙,舉前人之未及,啟後學於成規;窺其根源,析其枝派。貴使文約理贍,跡顯心通;披卷可明,下筆無滯。詭辭異說,非所詳焉。

這段話比較難懂。首先,孫過庭在這裡列舉了四種學習臨摹書法必須注意的方法,即“執”“使”“轉”“用”四種方法。

具體這四種方法的含義是什麼,我們今天限於篇幅無法展開,孫過庭也只是簡單的解釋了一下,我想說的重點不是這個,而是說孫過庭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方復會其數法,歸於一途”。

這方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歸納、總結,將學到的東西分門別類的編寫、總結在一起(編列眾工……窺其根源,析其枝派),這樣,書法真正規律性的東西就呈現出來了,哪裡還需要死記硬背呢?

死記硬背是懶惰不願意動腦子的結果,而雖然總結規律需要你去動腦子,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節省你的時間,並且也不會出現那種“離了字帖就不會寫字”的情況。

實際上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人離了字帖就不會寫字了呢?這不是因為其他原因,就是因為他還沒有掌握書法的規律。這些人掌握的,只是書法的“個性”,個別性,沒有上升到一般普遍的規律。

這樣,在自己臨摹創作的時候,自然就無法調動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共性的東西,就會造成好像自己離開了字帖就無法寫字、離開了字帖就沒辦法創作的局面。

在唐朝孫過庭編撰《書譜》之後,宋朝有個叫姜夔的人,寫了《續書譜》。在《續書譜》中,姜夔專門論述了臨摹:

摹書最易……唯初學者,不得不摹,亦以節度其手,易於成就。皆須古人名筆,置之几案,懸之座右,朝夕諦觀,思其用筆之理,然後可以臨摹……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神精頓異,所貴詳謹……

姜夔一上來就說摹書最易,實際上,姜夔是把“臨”和“摹”分開來論述的。後面的思路分析也是如此。接著姜夔就具體的臨摹方法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並且詳細的分析了“臨”和“摹”的缺點好處,最後指出,總的一個原則在於“貴詳謹”。因為臨摹如果稍微有一點不和原帖一樣,就會讓書法的精神氣韻消散殆盡。至於要不要背帖,要不要記住,姜夔認為,臨寫容易有長進,摹寫容易忘掉字帖的字形結構。所以,姜夔的主張自然也就呈現出來了,他也不主張背帖,而是在臨寫過程中慢慢熟悉。

所以,我們說,在臨摹書法的過程中,背帖不是不可以,但是這一個辦法太耗時間,而且大部分人是無法全部記住的字帖所有細節的。就像姜夔說的那樣,“毫髮失真則神精頓異”,而大部分人的記憶又都是模糊的、高度概括化的,憑著這麼不可靠的記憶,想要全部記住其中的細節,幾乎不可能。

所以,我們主張在熟練的基礎上,總結其中規律,這樣就可以解決“背帖背不下來,離帖又寫不好”的怪圈了。


松風閣書法日講


這是很多書法學習者都會遇到的問題,臨帖沒有問題,有的朋友甚至5種書體都可以臨的很像,但是一到創作的時候卻大腦一片空白,什麼都不會了,一個字都寫不出來,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我知道學習書法會遇到這種情況,是因為我也曾經遇到過同樣的情況,甚至到我學習書法第5年的時候還是這個樣子,一直到第6年才有所改變,此時才深知學習書法之難。

其實學習書法完全可能在兩三年內進入創作狀態的,我之所以到了第六年才可以自然的創作一點作品,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寫的太雜了。


所以,想解決這個問題,第一個要明白的學習書法的規律就是要“專一”。

專著於一本字帖,反反覆覆的練習才能夠更快速的進入到書法的創作狀態,我當時就是沒有能夠做到專一,5年時間我竟然寫了幾十本字帖,從柳體到顏體、歐體、趙體、魏碑,再到行書、草書、隸書、篆,不停的在更換字帖。

當然,這和我們當時開設的課程有關,我們當時的課程就是一週換一本字帖。


但是,我又忽略了一點:無論你換帖多麼頻繁,一定要找一本字帖作為主帖,一直不停的堅持下去,主帖才是根本。

主帖的練習一定不要間斷,等你的主帖能夠寫的非常熟練了,就能很自然的進入創作狀態了,每一個字的筆畫和結構都瞭然於心,還能不會創作嗎?

而當你的主帖能夠自由的創作的時候,你換其它任何書體,都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創作。就像你會開手動檔的車,以後開自動擋的車就能很快就學會。


關於背也背不下來,怎麼辦?

這個沒有別的辦法,就是反覆的去寫、去看,一遍一遍的加深記憶,慢慢就背下來了,每重複一遍,就多了一遍的記憶。

你覺得呢?

喜歡書法的朋友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


不二齋


我就有這樣的經歷,之前我寫過《九成宮》,後寫過《顏勤禮》,《自告身書》,臨的自認為還行,有一次好友結婚讓我寫幅婚聯,我把詞定下來了就去查《書法字典》硬是拼成了婚聯。我當時就想,這以後寫點什麼要是手頭沒有字典,字帖還是寫不了。我離不開字帖,寫字離不開臨。

後來我懂了一個道理,以前認為臨摹就是臨,其實臨摹有兩層含義。臨,掌握的是筆畫;摹,掌握的是結構。自己一直在筆畫上打轉,而沒有突破結構的問題。以前臨摹就是追求筆畫,字要像原帖,像了就滿意了而忽視了總結字的結構。注意這個問題後,再寫,腦子裡在落筆前已經有了要寫的字的模樣。

後來單位寫個通知,沒時間查字典字帖,自信起來,逼自己就要按“顏體”的風格去寫!寫完了及時總結,一看就知道哪裡沒有出處,哪裡沒有掌握。最後,突破了,心裡很開心呀!

只有注意結構的總結,別死盯著筆畫,自信,敢寫,及時總結,再多練習一定能打開創作的大門。


tjsjsh


臨帖可以,但是離開帖就寫不好了,我想這個問題是每個學習書法的朋友都曾碰見過的。那麼該怎麼辦呢?我覺得首先我們要搞明白,這個問題到底是怎麼造成的。

問題的深層次根源

不管學習書法還是學習繪畫,我們都會去臨摹,臨摹的目的是鍛鍊手上的功夫。那麼學習書法的時候,我們看著字帖,然後對照著臨寫,能寫得差不多,這說明對於這本字帖來說,我們手上的功底已經練的差不多了。

那離開帖就寫不好了,是因為這個字帖還沒有進到你的心裡。當你要寫的時候,這個字怎麼寫才能寫好,心裡沒有這個譜,雖然手上有功底,但不知如何表現出來。打個比方來說,就好像在戈壁灘上,給你一輛非常好的越野車,你也是非常有經驗的車手,但是不給你導航,讓你開車去某個地方,你肯定是開不到的。這個導航,就是寫字時你心裡的字。

學習書法有三個階段:首先是手上沒功夫,心裡沒概念;第二步是手上有功底,心裡沒概念;第三步是手上有功夫,心裡也想法。

加強讀帖

心裡對這個帖子沒譜,就是說你在學的這個帖子沒有進到你的心裡。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是需要加強讀帖。

讀帖說白了就是多看字帖,閒下來就看,有條件拿本字帖隨身帶,沒條件下載到手機裡隨時看。看的時候,邊看手指頭邊比劃。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把字帖拆開,一頁一頁帖在牆上,多去觀摩,經常看,看的時候再琢磨,分析這個帖的特徵。

加強總結、分析

讀帖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加強總結和分析,並且建議把自己的字和字帖的字貼到一起,比較、分析。

臨帖中的用心總結是非常關鍵的,這一點做好了,就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總結哪些內容呢?一是用筆的特徵,入筆、收筆、行筆、轉折處是方折還是圓轉,是折筆還是翻筆。

二是某些偏旁部首的寫法,漢字就是由基本的筆畫組成各種偏旁部首,然後再組合成各種的漢字。掌握常用偏旁部首的學習,對後來離帖書寫幫助很大。

三是掌握結字的基本法則,利用黃自元的《楷書結字九十二法》,按照每一法去找所臨字帖中的範字,然後去分析範字,這樣就很容易記住它的結字特徵。

四是掌握一些常用字的寫法,我們平常書寫中的高頻用字也就1000字左右,把些常用字從字帖中找出來,單獨練習。如果沒有的話,試著自己利用字帖中的偏旁部首去集字。

李世民在《筆法論》中雲:“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轉精耳。”李世民說,學各種技藝,沒有說學了學不會的,如果有那就是你沒有用心,雖然看起來在學,但心並沒有一心一意在學習上。


翰墨今香


由臨帖到創作的過渡,是每個學習書法的都比較難過的一關。確切地說,只有將這一關口完美地過掉,才算是會書法。

這是個很痛苦的階段,臨帖時候覺得還好,可一旦脫離字帖,感覺自己又不會寫字了,恨不得罵自己,自己臨帖怎麼都白臨了,臨帖這麼多,咋一點作用也沒有。但告訴你這是很正常的,且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你的心情是不是沒有那麼沮喪了。

想要儘快完成這一階段,說說個人的感受,希望能給你一些幫助。

首先,臨帖繼續加強。不能脫離字帖,說明臨摹的深度還是不夠,還是要繼續臨帖,且要不急不躁、心平氣和地、老實巴交地臨習,只有積澱深,才能使字帖在心裡紮根牢固。“厚積薄發”,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可以不那麼著急創作,嘗試著集字。號稱“集古字”的米芾,不就是一個典型嘛。找一個簡單的詞句,找到字帖裡的相應字,試著串聯起來,按照字帖裡的寫法寫下來,這即是臨摹,也算是創作。慢慢地,此句中多一些字帖中沒有的字,儘量按照字帖統一風格書寫。如此般逐漸增加生字。

再次,可以對所習字帖同類風格的經典作以比較、參考。如若學碑,更應多參考後代大家的稿書,畢竟碑刻難見用筆細節。比如學習王羲之的《集字聖教序》,可以參考趙孟頫、董其昌等二王一脈的書家作品;學習顏真卿的行書《爭座位帖》,可以多臨一臨《祭侄文稿》,再參考何紹基等的行書,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若臨漢隸,可以參考後代書家的臨摹之作。

學習書法的過程中,若能感到痛苦,那麼恭喜你,起碼你的眼界在增長。如果總是看著自己的東西好,只能證明你沒有提高。學書法“眼高手低”是好事,眼光首先要上去,才能帶動自己動手往前追。一旦眼光停留在那,則再難進步。


書法苑


首先選一家你喜愛的字帖,最好是符合自己性格特點的名帖。喜愛才是好的開始。

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書寫量,熟才能生巧。臨帖的幾年內,會碰到無數的瓶頸期,甚至於有時會越寫越差,一定要挺住,堅持多寫,多背。不要輕易去換風格迥異的字帖,貪多嚼不爛。

當能較熟練的書寫帖字時,可以組詞,選一個帖字隨意組字練寫。因為創作時經常會碰到帖內沒有的字,而這個半臨過程是為以後創作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一定時間與書寫量後,恭喜進入背臨了。選一些字數不多的詩,詞進行書寫。這個過程,痛並快樂著。因為所寫內容會出現很多個帖內沒有的字,筆劃,結體…大量問題如山湧現。這就需要一些書法理論知識,結合所臨帖意,多想多寫…

臨寫就如別人扶著你走,讓你掌握基本技法。而半臨,背臨就能擁有更大天空,才能行穩致遠。

只有在主攻方向上緊抓不放,主練一家有所小成,之後才能觸類旁通。

個人練字實感,不當之處,請指正。



墨說卿哥380


臨貼臨得還可以,脫帖寫不出來,這個問題是由於臨帖不得要領所至。不少習字臨帖數年的愛好者都遇到這樣的問題,主要是沒有真正弄明白臨帖的要領和意義。

臨帖的意義是什麼?

簡而言之就是熟悉和掌握該帖的風格筆劃表現力。即原作的橫豎撇捺是通過怎樣的運筆,力度,著紙著墨而來的,從而模而仿之透析並熟練地掌握其來龍去脈,才能達到汲取原帖的書法營養而後為已所用。

臨帖的要領是什麼?

臨帖的目的意義,上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但怎樣才能做到脫帖寫就呢?關鍵要領是六個字“熟悉,熟練,熟記”原帖的字構,即每個字的結字構成的特徵、特點。這“三熟”必針對每一個不同的字,在原帖中的每一筆劃的對稱對應位置所在。字構特徵特點記住了,練熟了,自然可以幾無二致地甚至一模一樣地脫帖寫就了。

實踐經驗之談,不知當否?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題主的問題是初學書法的朋友遇到的普遍問題。

我的體會和經驗,以及解決方案是:

1.改變為臨帖而臨帖的臨帖方法。一遍又一遍的抄帖,初步達到熟練的程度,所以照著帖能寫下來。但很少一筆一畫,一個字一個字的去分析。比如同一個筆畫,同一個偏旁,在不同的字中的不同變化形式,同一個字在同一本帖中的不同變化等等。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找規律,不用死記硬背,筆法,字法就形成強烈印象和理性記憶,脫開帖,帖上有的字能寫出來,帖上沒有的字,能自己按帖上組字的原理組合成字,自己再寫出來。

這是學習書法的功夫之一,而且是真功夫。

2.臨帖和創作緊密結合,不要相互脫節。光臨不寫,約等於不臨。帖上的字閉著眼都能寫出來,但寫作品,第一個字也許帖上就沒有,這就立馬遇到障礙;連續幾個字都不是帖上的字,就不敢往下寫,即使勉強寫了,看看沒一個順眼的,心灰意冷,失去信心;寫成一幅,總感覺有許多字很難看,又不知道怎麼辦。如果要寫出橫幅,中堂,對聯,條幅,斗方,扇面,手卷,冊頁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就更是手足無措,不知如何下手。

這就是臨帖和創作脫節,從臨帖到創作過程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訓練環節斷了鏈子。

不要把創作看的高級的不得了。臨上三兩個月帖,按自己所記住的,理解的東西,開始連創帶作。帖上的東西能代入多少就代入多少,帖上沒有的,也要按帖上的原理加自己的印象強行寫成完整的作品,不合意的地方就在帖上找東西,反覆補正,修正,這樣多寫幾次,多寫幾種不同的幅式,很快就能從臨摹過渡到創作中來。

同時,對創作中發現的問題,在帖上找答案,帶著問題再臨帖,不限於原帖。臨一本帖和讀一篇課文道理一樣,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可以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選臨同一個人不同的帖,甚至別人的帖。就臨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不必每一個帖都去精臨,通臨。

這樣從臨帖到創作,從創作到臨帖 ,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臨帖和創作脫節的問題。

自認為這是學習書法必經之路,更是學習和創作的真功夫。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討論!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答主書法作品

答主書法作品

答主書法作品


快樂書法營


那就不背臨。我也背臨不了,就不花那工天了。











慢慢來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金庸先生筆下的郭靖和段譽,剛習武時,二人分別學有天下絕學降龍十八掌和六脈神劍,可惜不會運用,時靈時不靈。

學習書法,臨帖的目的是要學習古人寫字的方法,並運用這種方法來書寫自己的內容。

臨帖可以,離帖就不行,這有點像郭靖和段譽。他二人最後解決的辦法是找高手陪練,在實踐中練了出來。



學書法也是如此。由臨帖向創作過渡,是每位書法家都會面對的事情,其中我認為主要要做好兩點。

一、同一種碑帖,歷朝歷代會有很多高手臨習,我們可以儘可能多地收集這些臨作,或以原帖筆意創作的作品,學習這些書法大家的創作方法。


二、在原帖時找出一些字,將它們重新組合成一些詞,進行集字創作。創作中,可以逐漸增加字數,先是幾個字,再是一行,再到集字成篇,這樣就可慢慢丟開原帖了。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