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使用混合動力,以色列新一代卡梅爾步兵戰車有多先進?

科羅廖夫


以色列的軍事技術絕對在事件範圍內都是名列前茅,而由於人口較少,因此他們對士兵的生存極為看重。其武器設計通常來說都是把保護士兵生命放在第一位,為此他們不惜開發出各種各樣的高精尖技術,只為了提高士兵的生存率。地面的裝甲戰車是任何軍隊都不可缺少的武器,裝甲部隊的核心組成都得依靠裝甲運兵車和坦克,而以色列最新設計的下一代坦克可謂是獨領世界。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8月13日刊文報道,以色列剛剛推出了一款新型的巷戰步兵戰車,這款新型戰車擁有高度智能化的設計,採用了混合動力系統,專門為巷戰和近距離戰鬥設計。而他最傑出的特點,那就是士兵在裝甲車內部,幾乎像玩遊戲一樣操縱戰車進行戰鬥。

從曝光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位於裝甲車內部的士兵完全是依靠目面前的電子顯示屏操縱戰車進行行動,其畫面酷似我們在玩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時的場景。而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設計,這得益於以色列人在裝甲車外部全面覆蓋電子傳感器,根本不需要按照以往的目視觀察,而是全部依靠傳感器。據悉裝甲車內部僅有兩名士兵,這種戰車雖然沒有完全進行無人化設計,但是通過大量的人工智能運用,兩名躲在裝甲保護板中的士兵就能夠讓戰車進行高效率的戰鬥。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士兵與外部完全隔絕,完全依靠外置攝像頭、人工智能以及傳感器屏幕來進行戰鬥。

當然除去這個革命性的設計之外,以色列人在其他方面也沒有落下,據悉這款新型的戰車加裝了下一代主動防護系統,簡易爆炸裝置預警和處理系統,甚至是戰術無人機以及模塊化裝甲。這一系列裝備的運用,使得這款戰爭在未來戰場上有極佳的偵察、監視、攻擊和防禦生存能力。按照以色列官員的說法,這款戰車並不是用來進行正面坦克戰的,而是在巷戰或是其他的近距離戰鬥中進行使用。考慮到其依靠傳感器作戰,且加裝大量先進主動防護系統的設計,它的生存性你可想而知。

在採用瞭如此多的先進技術加成下,以色列的新型步兵戰車卡梅爾,擁有了超出世界所有裝甲戰車的防禦能力和生存性能,同時他們大膽的率先運用人工智能和傳感器技術的做法,也值得我們進行學習探究。未來戰爭,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是趨勢,運用新的技術提升導彈橫飛的戰場中武器的生存性,確實是到了必須重視的時候了。以色列軍隊之所以能在過去的中東戰爭中穩執牛耳,其注重戰場改造武器的優點是不能忽視的,他們最新型的戰車設計值得借鑑。


科羅廖夫


卡梅爾不是步兵戰車,而是巷戰輕型坦克

以色列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宣佈進行代號為卡梅爾(Carmel)的新一代裝甲車輛計劃,該計劃在2017年正式宣佈主要內容,目前由埃爾比特系統、拉斐爾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三家公司共同負責。但是在以色列陸軍研發計劃裡面,卡梅爾並非作為步兵戰車(以色列已經有最強的步兵戰車,梅卡瓦4!),而是作為一種專門為城市巷戰而生的輕型坦克。

艾爾特拉系統公司測試的車輛原型,該車在今年8月4日進行系統測試

卡梅爾坦克整車重量只有35噸,整車的寬度和體積都要比目前主戰坦克小很多,這樣可以增強坦克的通過性能,並且可以鑽進以往主戰坦克很難進入的城市巷道中去。因為重量限制,卡梅爾坦克的自身裝甲防護僅設計能夠有效防禦大口徑步槍、機槍以及RPG火箭彈等襲擊,對抗反坦克導彈則是主要由主動防禦系統,以及模塊化的爆炸反應裝甲負責。

卡梅爾坦克並不要求能夠與敵方主戰坦克進行正面坦克決戰,他是為城市巷戰游擊戰而生,敵方主戰坦克主要由以色列空軍負責清楚。因而他主要武器是一門30mm機關炮,該炮射屆很大,可以打擊高層建築物目標。並且配有遙控機槍,以及多用途導彈作為輔助武器。

至於使用混合動力,指的是該坦克設計有一部靜音發電機,可以在關閉主發動機情況下,使用電驅動,以幾乎靜音的姿態,降低被發現幾率,對敵方發動突然襲擊。

以色列拉斐爾公司進行的系統測試圖片

但該坦克最大亮點還是其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以色列計劃給該坦克僅配備2名車員。車員使用大屏觸摸式顯示屏進行操作,佩戴F-35類型的VR虛擬影響頭盔,可直接觀察合成的車外影像。該車可以自動識別車外人員、武器裝備並評估威脅等級,車員只需要在選擇武器就可以由車輛進行自動攻擊。並且該車還設計有自動駕駛技術,在部分地形條件下可以進行自動駕駛。在以色列航空和航天工業公司展示的系統測試圖中,乘員居然是用XBOX的遊戲手柄進行操控。

總體來說,以色列的這款坦克設計非常有特色和反傳統。他並不以國戰的大規模裝甲群毆為目標,在目前國際形勢下,國家間全面戰爭可能性越來越小。以色列安全形勢主要以城市反恐、反遊擊為主,傳統情況下城市戰一直是坦克裝甲部隊的弱項,比如敘利亞內戰期間,城市戰損耗坦克上千輛。但裝甲部隊又是降低部隊傷亡的有效裝備,所以以色列一反傳統設計專門為城市戰而生的坦克,可以說是非常有創新性,同時該車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輔助應用方面也非常大膽,傳統坦克改進也可以借鑑。


五嶽掩赤城


據說採用2人制駕駛應該自動化程度高,先進肯定是先進不過我並不看好它的巷戰能力。

據公開資料以色列新一代步戰車計劃“卡梅爾”有35噸的戰鬥全重,這個重量已經堪比中國的15式輕型坦克,而成員為2人制說明防護水平比之前型號有很大提升。

該步戰車據說採用全封閉設計,只依靠外部的傳感器探測而成員在內部看顯示器,這種設計減少成員在巷戰中的暴露有助於提高成員生存能力。

它採用了ai智能輔助,估計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然後成員減少提高戰鬥效率,但是2人制有嚴重問題就是一但一人負傷無法只依靠一人戰鬥,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只能做到取消炮長也就是說駕駛員一人車長一人,還不能實現一個人又開車的同時還能開炮。

據說它採用混合動力技術,不過我對於動力系統的看法是未來主流是電,至於混合動力只是現有動力的改型,動力系統是能源中心不光輸出動力還發電,所以小編認為只要能夠穩定工作功率夠大就是一款好的動力,畢竟在強的動力也不能讓它飛起來,只要動力系統適應各種作戰環境穩定工作,能夠支持所有電子設備的能源消耗就行。

以色列這款重型步戰車先進是先進,不過我並不看好它在巷戰中的表現,因為依靠車體本身的傳感器在巷戰中探測死角非常多,所以巷戰必須依靠外部傳感器特別是無人機,利用小型無人機在巷戰中不斷穿梭捕捉目標,利用大型無人機對戰區俯視形成24小時監視,這樣才能減少步戰車直接接觸敵人的幾率,從而讓步戰車在敵人反裝甲武器還沒到位的時候就消滅他。



李曉偉


核心觀點:2012年,以色列宣佈開始新的裝甲戰車家族的研發項目;2015年,以色列宣佈在該項目下研發履帶式戰車已經被定名為“卡梅爾”,輪式被稱為“埃坦”。主要優勢為大幅度減少車組成員,觀瞄搜打高度自動化,安裝有無人炮塔和無人機等遠程武器,定位為重量較輕、行駛速度快、易於控制和維護、價格相對便宜並且優化城市作戰能力的步戰車。

2016年8月1日,以色列網站公佈了“卡梅爾”裝甲人員輸送車的照片和視頻,8月24日開始進行測試。但是“卡梅爾”履帶式裝甲車的外觀至今還不清楚,預計研究成功後的外觀會和現在有比較大的差距。

這款卡梅爾在外觀上給人最大的特點是採用玻璃化的座艙,感覺非常科幻的同時,也同時證明該款裝甲車更重視速度和打擊能力,在防禦上採用更多的主動防禦,而不是依靠裝甲的被動防禦,這對於常年在城市中摸爬滾打的以色列而言是一個設計思路的巨大變化,也說明在現代反裝甲武器的制約下,單純依靠裝甲被動防禦已經走不通了。

這點從“卡梅爾”戰車總重量預計達30-35噸可以看出,比雌虎重型步兵坦克的62噸要輕不少,但是依然要重於我軍的ZBD-04步兵戰車21.5噸的重量。當然這也是和卡梅爾城市作戰的定位有關,而且未來還有增重的空間。

成員編制為2人,並排而坐,其中一人是坦克車長,這點和俄羅斯最新的阿瑪塔坦克相似,大幅度減少車組成員將是地面裝甲車輛未來的主流方向,大部分功能都儘可能實現自動化,如導航、駕駛、搜索目標、武器制導等,而每個一車組成員都可以獨立完成這些操作。同時車上將安裝遙控炮塔,配置中口徑火炮,火炮有較大的俯仰角度,能夠打擊城區和山區目標。該車還將配置頂置式遙控武器站,安裝一挺機槍和反坦克導彈,以打擊較遠目標。

這些都符合目前流行的減少人員,加強武器自動化的趨勢,未來地面裝甲部隊的終極目標可能就是無人化自動操作,甚甚至AI編組操作。

動力方面“卡梅爾”將配備混合動力裝置,在主發動機不工作的狀態下,蓄電池能夠在一定時間內為步戰車提供電量供給。看來卡梅爾還很重視環保,當然混合動力最大的好處還是關鍵時期,在油料缺乏的情況下,能夠持續作戰,畢竟戰爭歷史上因為後勤問題導致失敗的例子太多了,尤其是以色列可被部分產油國視為心頭大患。

而且“卡梅爾”將裝備新一代主動防護系統,並且能夠防止任何可能的網絡攻擊,還能防黑客,厲害了。據悉,新一代主動防護系統能夠提供集體防禦,也就是說,一輛裝備該主動防禦系統的戰車能夠保護其他並未裝備主防系統的戰車。


遊戲解說阿瓜


混合動力應該說是以後發展的技術趨勢。現在技術上也已經基本成熟,不過西方由於不太重視陸軍。陸軍新裝備較少,所以混合動力使用較少,再過10年20年應該成為主流。


蝣之羽


卡梅爾,是AFV概念車,即新型裝甲戰車,其主要的特點就是使用AI人工智能技術、自動駕駛技術,以及增強態勢感知能力技術,以色列軍方希望以此來提高戰場效能。

由於自動化程度高,卡梅爾新型步戰車乘員非常少,僅配備了2名人員,但重量可不輕,有35噸左右,相當於36噸重的59式中型坦克,也在33噸的15式輕型坦克之上,如此噸位的步戰車,可以想像其裝甲防護力肯定沒問題,乘員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

當然,目前,卡梅爾只是處於測試階段,有三家以色列公司提供了樣車,開始同臺競爭,由以色列國防部下屬的國防研究與開發局和以色列國防軍裝甲兵總部共同進行實地演示,並進行綜合評估。

作為全球作戰經驗最豐富的以色列陸軍,曾經參與了四次大規模的中東戰爭,以及大大小小連綿不斷的戰鬥,非常清楚陸軍需要什麼樣的坦克和步戰車,因此,以色列才發明了非常有特色的梅卡瓦 MK3坦克和薩布拉MK2主戰坦克。

至於步戰車,以色列陸軍也非常重視,步戰車的防護性能,是以色列軍方最重視的性能,車體防護非常全面,底部必須有防雷設計,且能扛一般身管火炮的打擊。

以色列本身人口少,國防軍兵源有限,軍人都是國家的寶貝,既重視軍人的訓練品質,也重視軍人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裝備了大量依賴高科技的武器系統,常將保護官兵的性命放在首位。

卡梅爾新概念步戰車,只需要2名人員操控,得益於車體上佈置的多維傳感器,能獲得360度環繞視覺,具有全向連續態勢感知能力,先進的傳感器、VR和AR技術,AI技術來處理信息,車內的2名操控人員只需盯住液晶顯示屏輕鬆操控即可。

憑藉卡梅爾步戰車的自動化水平、機動能力和感知能力,能夠獲得戰場上的優勢,能執行多種作戰任務,特別是用於在城市巷戰中對抗不對稱敵人。

以色列軍方希望卡梅爾最終將取代坦克和步戰車,既降地成本,又減少人員傷亡,提高作戰效率和戰場殺傷力,對作戰方形成戰場優勢。

但卡梅爾新步戰車,最終性能怎麼樣,只能通過實戰來檢驗,尤其是新型武器裝備。


國平軍史


不是以色列梅卡瓦有多麼的先進。而是非常合適在中東沙漠使用。梅卡瓦防護措施做的世界第一,以色列人金貴,保護士兵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