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假古董,是古玩贩子常用的道具,遇到不要再上当了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值钱的古董遍地都是,那么就失去了物以稀为贵的本质,就不会有人追捧。但偏偏收藏行业门槛高,鉴定真假又没有个具体标准,所以大家谁也不服谁。这可以理解,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藏品被人说成假货。但值得一提的是,照着过去存在过的古董来仿造,如果技术高超确实能蒙到不少人。偏偏就有那么一些劣质的低仿货、臆造品,成为很多人家里的“传家宝”,最后也就成了骗子眼里的肥羊!


如果你在街头碰到这样看似“老实”的人在卖古董,不要惊讶,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几十年了。他们伪装成农民工或急需用钱的人,摆上吸引眼球的所谓古董,以诱惑人的低价,兜售着“刚挖出来”的老玩意儿。这时候如果不懂行,却喜欢捡漏的人过来围观,在这些贩子出色的口才之下,一套完整的故事说完,十有八九就会掏钱买下来。几块钱几十块钱的成本,往往能卖到数百上千元。其实他们是一群职业造假者,而且技术含量很低,所造的东西都是现代臆造的工艺品,在历史上不存在。所以,如果你家里也有下面这些所谓的“祖传”宝贝,那么想等它们变的有价值,则还需要等上个几百年!


就算是玉,这么劣质的做工和成色,也是最低级的那种。何况造假贩子才不会拿玉去制作呢,基本上你看到的所谓寿桃玉龟、乾隆玉碗、九龙玉球等诸如此类的东西,甭管底下写的是宣德还是乾隆,都是用树脂制作,然后塞入泥土的假货!按照它们出现的历史来看,至多不超过30年。所以如果谁跟你说是爷爷奶奶传下来的,不用猜,大概率是自己编的。不管从工艺还是材质上来说,这些假古董基本都一无是处,但因为那迷惑人的外表,骗外行人是一骗一个准。


市场价只有几百元的普通银元,造假者照样不会放过。因为用铅、镍、白铜等材质混合的伪造品,在现代模具的技术下,一天就可以生产数千枚,平均一枚成本不足一元,它们可以用量取胜,就算五块钱一枚低价卖也堪称暴利。纵然如今真银子价格也不高,很多真银假币的出现让收藏者防不胜防。但制作更多的劣质假银元销量却更高,原因很闹心:新手玩家图便宜爱买!为了生产量,胡乱使用模具很正常,什么伍圆大头、四大美女头像、还有正反面完全搭不上边的所谓“错版”。正是因为它们成本太低,人人都可拥有,所以关于钱币一类的骗局经久不衰。


凡是带“寿”字的,金属制作的所谓古董。不说百分百吧,至少九成是现代臆造品!什么银碗、聚宝盆甚至老夜壶,都喜欢装模作样的弄些花纹,底部刻个“寿”字,再用高锰酸钾等化学品腐蚀一下,弄点土,搞定!但您别说,这种东西对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有奇效,都认为是过去达官贵人遗留下来的,可捡着大漏了!掏钱那叫一个爽快。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骗子就喜欢去农村骗人,利用的就是农村老人信息不通畅。所以如果你家里也有此类假货,真的是长辈留下来的,赶紧问清楚吧,十有八九是几十年前,无良古玩贩子卖给他们的。


在觉得自己手中的“金砖”很值钱之前,不妨去找个金铺验验,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此类金砖全都是黄铜制作的。什么乾隆金宝、光绪金砖等,清代皇帝就算再怎么没品位,也不会让工匠制作如此粗糙的东西吧。大家可以查一下出土的“西汉金兽”,在汉代的时候,制作黄金的含金量就可以达到99%了。所以不要把清朝人当傻子,真的以为黄铜可以当黄金用。关键这种现代臆造品还不是个例,相当大的一群人都以为家中有此宝,就可以一夜暴富。这是给骗局制造机会啊!


国宝人人都爱,但这种低仿字画造出来就是明摆着告诉你,挂着欣赏得了,千万别当真。之所以收藏界的骗局怎么也避免不了,就是因为水平不够,却以假当真的人太多,给了骗局太多的可趁之机。收而不藏,藏而不长,浮躁的心态写在脸上,所做所想的都只有一点:我家里祖传的宝贝能卖多少钱,要去哪里卖?却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这些古董认定为真品的理由是什么?使用的痕迹、内沁的包浆、到代的工艺还是史籍上的资料,都对应上了吗?玩收藏最忌讳道听途说,有时候不是骗局找上你,而是你自己上赶着往坑里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