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給孩子過度的自由,好孩子需要家長“逼”一把

現在小孩子很容易分心,寫作業沒兩分鐘就能玩半個小時橡皮,周遭一點點響動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這種情況如果沒有家長監督,指望孩子自覺抵抗外界誘惑簡直是痴人說夢。

不要給孩子過度的自由,好孩子需要家長“逼”一把

孩子的自律不是誇出來的,相反可能是“逼”出來的,只不過這個“逼”並不是父母像無人機一樣時刻懸停在孩子頭頂逼出來的,而是靠學習與生活的體會逼出來的。

我大學生有個朋友,他上中學時愛上了電子遊戲,那時是玩“魂鬥羅”的。自己到處撿了廢品賣掉,得到的錢都去玩遊戲,成績當然直線下降。他媽媽又打又罵都沒有效果,一咬牙一跺腳,把他送到鄉下親戚家半年時間。

親戚家很苦,每週只能吃上一兩次肉,更沒有條件玩遊戲,放學後還要幹農活。沒有固定的書桌,他跟親戚家的孩子一起,坐著小板凳,在簡陋的書桌、昏暗的燈光下寫作業。

不要給孩子過度的自由,好孩子需要家長“逼”一把

“回到家,我突然就開竅了。”他這樣形容自己。那之後,他刻苦努力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高考考上上海的大學,後來自己創業,最初的幾年裡沒有休息過一天,如今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而一切的轉折點,就在他媽媽把他送到鄉下的那半年,不但把他“逼”成了大學生、”逼“出了山村,也逼成了企業家。

當家長們把孩子生活、學習需要的一切都準備好,希望他們能夠排除雜念、專心讀書的時候,孩子們卻往往把這一切看作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手中的一切。

不要給孩子過度的自由,好孩子需要家長“逼”一把

有時,只有把他們扔到逆境,讓他們感到壓力,體會學習、生活的艱難,孩子反而能夠殺出一條血路,找到自己的前進方向。只是,不知道您是不是捨得?

很多家長表示,孩子小時候也沒有少給他報特長班呢?可是孩子就是不願意,什麼補習班都不去,我有什麼辦法呢?結果孩子長大以後,身邊的朋友都有一兩個特長,最後孩子反倒埋怨起了父母,責怪你小時候不給他報補習班,以至於現在這個時候都沒特長。

不要給孩子過度的自由,好孩子需要家長“逼”一把

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你,肯定特別委屈,自己遵循了孩子的意願,不去逼迫孩子,最後反而錯了。孩子還會用哪句:“我不願意學,您就不讓我學?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您就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教育我。”去責備家長。

這種看似“悖論”的言論,卻一語道破問題的所在,事實上,爸爸媽媽太民主,給孩子過多的民主和自由想法,有時候並不會讓孩子成長的更優秀。

不要給孩子過度的自由,好孩子需要家長“逼”一把

很多時候過度的民主自由讓孩子學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這樣孩子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