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南唐灭了,宋太祖赵匡胤神秘死亡,其弟继位竟有如此隐情?!

大宋灭亡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惊惧不已,他已不知自己该如何自保?

50、南唐灭了,宋太祖赵匡胤神秘死亡,其弟继位竟有如此隐情?!

南唐自与柴荣定下从属之分后,已无战事,李煜又贪恋繁华,故而迁都回了金陵。他想保住这份荣华富贵,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朝贡,极尽恭卑,上表奏请罢除了自己的许多礼遇,但其弟李从善仍被扣留。他亦自贬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即使后来获知宋军于荆南建造战舰千艘,将用来进攻南唐,他也不敢派人去焚烧北宋战船。

李煜知道南唐必斗不过大宋,所以他苦闷的不是国家灭亡,而是他找不到让自已继续富贵风雅的方法。他已去帝号,也去国了,也降了仪制,但大宋对此仍不满意。李煜忧心似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忧愁悲歌不已。为求自保,他又暗备军力以防宋军进攻,人总是要挣扎几下!

974年,李煜上表求放李从善归国,宋太祖不许。秋,宋太祖以祭天为由,诏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从。太祖见其不入京,果断以此为由,遣颖州团练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随后出师,水陆并进讨伐南唐。李煜明知不敌还要顽抗,吴越竟也趁机攻略南唐。

李煜传书信至吴越,告之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吴越王钱弘俶反手将书信交给宋太祖,以取悦于大宋,自己仍然进攻南唐,对李煜不予理睬。吴越与大宋两边合击,李煜却仍要顽抗到底。为了消灭南唐的抵抗,宋军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最终,李煜眼见不敌,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准降,太祖赵匡胤留下了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名言,绝了李煜的念想。公元975年12月,金陵破,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违命侯。

50、南唐灭了,宋太祖赵匡胤神秘死亡,其弟继位竟有如此隐情?!

曾经,吴越王钱弘俶见大宋灭了南汉之后,也是惊惧不已,但他选择了一条与李煜不同的自保之路。李煜是求保而保,王钱弘则不保而保,直接放弃与大宋做对,听大宋安排。吴越王钱弘无论年资还是从政能力都远高于李煜,李煜向生而死,王钱弘向死而生,得以荣华富贵到老。

吴越与南唐为唇齿,灭南唐则后必取吴越,钱弘俶岂不知此道理,他却仍助宋太祖赵匡胤灭南唐,似是自取灭亡;李煜不愿入京朝太祖皇帝,钱弘俶却时常来朝,宋太祖赵匡胤反厚礼遣还国。李煜放不下繁华富贵,做上了违命侯;钱弘俶放下繁华富贵,却得封王享富贵。

50、南唐灭了,宋太祖赵匡胤神秘死亡,其弟继位竟有如此隐情?!

两下对比,李煜死得也不冤了。

大宋京城之内一片兴盛之象,不断地扩张得胜,让人喜不自禁,人心狂放。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即传赵匡胤暴死,尔后赵光义竟然火速于次日离奇即帝位。赵匡胤是有儿子的,父死子继才是正统!况其子赵德昭已经26岁了,怎就没承继大统了呢?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那时由于赵匡胤已进行了军政改革,打造了一支强大的禁卫军,使藩镇不具备反的实力;赵匡胤后又更进一步地加强了君权对禁卫军的掌握。但他偏忘了释其弟赵光义的兵权,赵光义曾任殿前都虞候,那时已无点检了,此职于禁卫军中可以说无其上者了,后又封晋王,其竟位列宰相之上。此一番重用下来,赵光义已成为大宋文武两个体系的最高位者,只在其兄赵匡胤之下,所以当赵匡胤死后,他便拥有了至高无上的中央集权,天下安稳如常。

传言的“烛影斧声”我认为不可信,毕竟赵匡胤若在世,他才是这宫中唯一的王,他一个招呼下去,那些近卫们还不立马杀入进来。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于饮宴之时无声无息地趁机投毒,在他喝得开心喝高了或者趁其他顾或出恭(洗手间),投个毒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哥不会防范弟弟,试想若真动起武来,赵匡胤才50岁(将军五十不言老),也不是说杀就杀得了。

50、南唐灭了,宋太祖赵匡胤神秘死亡,其弟继位竟有如此隐情?!

赵光义为什么要在此时行动呢?等到赵匡胤取了北汉,取了燕云十六州后再来继帝位岂不是更好吗?首先赵匡胤有儿子,他是想儿子如他一般历练后再继大统,只是不曾想自己会早逝。若待赵匡胤平定天下后,必定是会立太子的,一旦立下太子,必然会将权力更多地给予其子了,若此赵光义则什么机会都没有了。那时赵光义的权力,全在于宋太祖征伐不断,又担心大权旁落才授予他的,一旦天下大定,这些分出去的权力肯定也会收回的。

或许此时,宋太祖赵匡胤就想定其子赵德昭为太子,所以他请赵光义来喝酒,然后给其弟来个杯酒释兵权,但赵光义可能不像其他将领那般心甘情愿。赵匡胤过去两次杯酒释兵权都很成功,而这次的对象又是其亲弟,所以他认为很容易而掉以轻心了。试想当时,赵匡胤走着杯酒释兵权的套路,赵光义听着这些话,明显感觉到了其兄的不怀好意,内心估计也是很痛苦。他仗着自己的身份激动地说道:哥,我是你亲弟啊,你怎么能用对外臣的治术来对我,我永远也不会背叛哥!赵匡胤听着这话很是烦躁,他在赵光义面前一向是长兄如父,今天这小子竟敢拂自己的意思,于是赵匡胤发火道:我岂不知你是我弟,我正是体恤你征战多年,想你享受一段人间繁华,操劳之事让你侄子赵德昭分忧不好吗?

气氛有些紧张,赵光义随手拿起身旁斧子,下跪呈给其兄:哥,你若不信我就杀了我吧!赵匡胤拿着斧子,思绪万千,终于放下了。但他真不想让赵光义继续掌权了,赵光义却又迟不应许,最终赵光义胳膊拧不过大腿,叹了口气认下了为兄的好意,赵匡胤见此,一颗心也算是放了下来,便留下其弟痛饮。赵光义喝着酒,想着今后只能喝酒享温柔做闲人,总是有些失落。意外的是,赵匡胤卸下这最后一块心头的石头后,与弟畅饮竟然醉了。

50、南唐灭了,宋太祖赵匡胤神秘死亡,其弟继位竟有如此隐情?!

赵光义看着醉倒的赵匡胤,想着明儿即将请辞的自己,不甘心、愤怒一涌而上,恶从胆边生。他可能做了些什么,也可能什么都没做,赵匡胤就这样再也没醒过来。

大宋仍然兴盛繁华。

曾经柴荣见子幼,排挤内戚,用外臣,结果外臣得位;而今赵匡胤得位,吸取教训,防外臣,其弟又得位。大宝谁都想要,真是防不胜防啊。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又会怎样做以使大宝无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