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别把妻子当亲人”:母亲的3句话,惊醒了所有人

朋友一军结婚,我作为男方嘉宾出席了婚礼。

喜宴当天,他和他的新娘子,笑得满足而疲惫。他那一对白发父母,坐在台下老泪纵横。

我想,结婚,对于一军来说,是踏上了新的生命征程,但对他的父母来说,却是某种使命的完结,所以,老人家的泪水里,肯定有欣慰、激动和那么一点点担忧吧。

“儿子,别把妻子当亲人”:母亲的3句话,惊醒了所有人


果不其然,晚上,当曲终人散,一军和我推心置腹聊了好久,比如他的恋爱史啊,他婚后的打算啊,等等。

因为聊的内容杂乱无章,很多话在我脑子里慢慢模糊了,但唯独对于他妈妈叮嘱他的3句话,时间过去再久,我还是记忆犹新。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这3句话,是一个母亲关于原生家庭、关于夫妻感情经营、关于养育下一代的理性叮嘱,值得我们一起看一看。

“儿子,别把妻子当亲人”:母亲的3句话,惊醒了所有人


第一句话:结婚以后,你和父母不再是一家人。

一军的妈妈,在一军新婚前夕,和他重温了《目送》。

她对一军说,那个叫“华安”的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妈妈越来越疏离。

比如:上小学时,走进校园后还会回头看妈妈,但在16岁去美国做交换生时,只能在机场勉强地忍受妈妈的拥抱,甚至在21岁就读于妈妈任教的大学时,宁可自己坐公交车上学,也不愿搭妈妈的车。

“儿子,别把妻子当亲人”:母亲的3句话,惊醒了所有人


我在钦佩一军妈妈心思细腻之时,想起了那段被很多人引用的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想,一军妈妈是想借《目送》来告诉一军:孩子,如今你结婚了,我们做父母的,也该停止“追赶”了。

确实,对于父母来说,今生有缘与孩子做亲人,上天交给了他们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长大;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放手让孩子独立。

所以,一军的妈妈对他说:从今以后,你和我们不再是一家人,你的家人是你的妻子。

我想,就冲这句话,一军的妈妈,肯定是一位“得体退出”的好妈妈。她不会打着“为儿子好”的旗号,给一军提建议、做规划、给指引;更不会事必躬亲,不经允许跑到一军的小家来,为小两口做这做那。

当然,如果一军想念她了,她一定会过来小住,给一军做他最喜欢吃的土豆烧肉。

“儿子,别把妻子当亲人”:母亲的3句话,惊醒了所有人


第二句话:结婚以后,请不要把你的妻子当亲人。

一军妈妈的第二句话,让我想起了一部看哭无数人的台湾短片,短片的名字叫《餐桌上的陌生人》。

片子里的丈夫,先是把妻子当“亲人”,没有温情没有呵护,很随意地对待,后来,又把妻子当“陌生人”,视而不见。

妻子从外面买菜回来,从进门开始,她不停地说着一路上的趣事,但屋子里很安静,没人回应她。

这位妻子是在自言自语吗?当然不是。伴随着安静,屋子里突然传来敲击键盘的声音,随着镜头转移,坐在沙发上专注看电脑的男人,出现在画面里。

原来,妻子的丈夫一直在房间里,只不过他视妻子为无形,压根懒得搭理。

很多人在看完短片后说,这样的婚姻,真可悲。

“儿子,别把妻子当亲人”:母亲的3句话,惊醒了所有人


确实,婚姻,一定是建立在爱情之上的,所以,妻子,不是亲人,是情人。就像演员黄磊在一次采访中说的那样:

“我非常反对夫妻变成亲人,亲人就是亲人,我妈是我亲人,我爸是我亲人,我闺女是我亲人,但我老婆是我的情人,是我的爱人,是我的情侣,她是不一样的!”

因为当她是“情人”,所以,才会呵护备至、才会心疼至极,才会用仪式感去制造一次又一次浪漫,用付出去经营每一天的烟火生活。

一军妈妈说:在两人共同建立小家的时候,做丈夫的,一定要记得,不管在什么时候,嫁给你的那个姑娘,永远都值得你用心对待,她将会是你知冷知热的爱人、共担风雨的同伴。

就算你不能保证像恋爱时那样和她蜜里调油,但也切不可敷衍、冷落,更不可背叛。

当你一次又一次爱上她时,那么你一定当是她“情人”,而不是“亲人”。

“儿子,别把妻子当亲人”:母亲的3句话,惊醒了所有人


第三句话:做了爸爸后,要做孩子的“榜样”。

一军妈妈的第三句话,我觉得说得有点早。当然,早做准备,总好过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一军妈妈告诉一军,为人父母有三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也就是最劣等的层次,是做孩子的“保姆”,把孩子想象成“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儿,一切事务,诸如:小到刷牙、洗脸、穿衣服,大到报兴趣班、选专业、填志愿,甚至是择业、交友、婚恋,等等,你都全权代劳。

在你的包办下,你的孩子,将会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子哥儿和千金小姐,一旦进入社会,必会沦落为“手无寸铁”的废柴;

第二个层次,是做孩子的“教练”。这种父母,用各种办法和手段,尽心尽力地,逼孩子学习各种技能,想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他们在焦虑的碾压下,变身为“虎爸、虎妈”,对孩子极尽强势和苛刻。就像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父亲”那样,因为对“冠军”头衔的执着,他霸道地逼迫女儿练摔跤、剪头发,当然,幸亏那两个姑娘心理素质过硬,要不然,估计早就进精神病院了。

“儿子,别把妻子当亲人”:母亲的3句话,惊醒了所有人


第一个层次,是做孩子的“榜样”。这种父母,会以身作则,帮助孩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用“言教”和“身教”,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处着手,给孩子做良好的示范。

就像故事大王郑渊洁那样。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买回来的第一胎电视机,送给了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爷爷奶奶。

孩子见样学样。后来吃对虾时,他把对虾全夹给了郑渊洁。

一军妈妈对父母层次的划分,让我想起了儿童心理学上的一个论断:一个孩子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对他影响最深远的,是他在小时候,从第一任老师,也就是父母那里,学到的人生观和处世观。

一军妈妈借这三个层次,告诉一军,在养育下一代时,“教而不养”,和“养而不当”,都是不对的,只有第三个层次——“榜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引领和教导。

“儿子,别把妻子当亲人”:母亲的3句话,惊醒了所有人


一军也很聪明,他把妈妈的三句话做了总结,那就是:

男人在结婚后,要以自己的小家为重,不把父母当“家人”,拒绝掉父母的一切“干政”行为;更要以妻子的喜乐为重,把她当“情人”,用心经营婚姻;

在做了爸爸后,要以孩子的成长为重,不当“保姆式父母”和“教练式父母”,而是以榜样作引导。

他说,有这么一位智慧的妈妈,他一定能处理好这三种关系。

我想,一军妈妈如果看到一军的信心满满,也一定能放心而大胆地,早日对一军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