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穿媽媽高跟鞋,玩過家家?心理學家:0-6歲孩子是科學家

“我4歲的兒子最近老喜歡穿我的高跟鞋玩。”

“我家的,5歲男孩,還喜歡抱布娃娃玩過家家呢。”

“我女兒才2歲半,吃葡萄要學著我們自己剝皮,書上不是說多給孩子自己動手嗎,我就讓她自己剝皮。等我晾了衣服,回來一看,她不僅剝皮,還在玩捏果肉,弄得一身髒,帶孩子太不省讓人心了。”

……

小區的業主群裡,本來在聊買菜的事,說著扯到孩子宅家玩什麼的問題上了。對於孩子的各種玩法,家長各有疑惑和頭疼之事。

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TED的演講指出,孩子的玩特別有意義,他們其實是“科學家”,在做“假設、統計分析和實驗”。6歲前的孩子就像巨大的海綿,用各種方式吸收周圍環境和人施加的各種影響,是孩子最有成效的學習期。

美國幼兒健康專家塞爾瑪·弗雷伯格認為0-6歲是一段魔法歲月,孩子在這段歲月所形成的概念,是構建日後理性世界的基礎。

男孩穿媽媽高跟鞋,玩過家家?心理學家:0-6歲孩子是科學家

6歲前孩子的大腦發育

①小貓實驗

有一個由諾貝爾獎獲得者主持的經典實驗是這樣的:

科學家給剛出生的小貓蒙上一隻眼睛。小貓可以做正常小貓都會做的事情,但只能用一隻眼睛看世界。幾個月後,科學家將小貓眼睛的遮擋物取掉,然後研究小貓的兩隻眼睛與大腦之間的連接。

實驗結果很驚人:如果小貓的眼睛被遮擋超過一定的時間,那它的眼睛基本上瞎了。儘管從視覺的角度來看,小貓被矇住的眼睛是正常的,但它與大腦之間的連接被切斷了。因為小貓的大腦無法從被這隻被矇住的眼睛中得到任何刺激,於是進行了重新佈線,只從另一隻未被矇住的眼睛接收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相應部位的所有腦細胞都被那隻未被矇住的眼睛接管了,而與那隻被矇住的眼睛失去了聯繫。換句話說,就是小貓的大腦讓眼睛“看不見”。

這個實驗及後續的動物研究都支持了這樣的觀點:

大腦能被經驗塑造,進行物理擴展、收縮與變化。相比正常環境,剝奪性環境會損害大腦的發育。

②經驗塑造兒童的大腦

大腦有一定的佈線方式,大腦中密密麻麻連接腦細胞(也即神經元)的東西叫“突觸”,突觸使神經元之間實現了“溝通”。

科學家發現,我們大腦的佈線(突觸的連接方式),從嬰兒期開始就被經驗所影響。也就是說,嬰兒的所見所聞,乃至嚐到、聞到、觸摸到的東西,都會影響大腦突觸的形成。

大腦研究證明了嬰兒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動機,與成人的大腦相比,學齡前兒童的大腦更加活躍,聯繫更緊密,同時也靈活得多。心理學家說:0-6歲是最有成效的學習時期,也是大腦和心智最容易接收新經驗的時期。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會自動進行“斷舍離”,修剪突觸。經驗決定了哪些連接將被加強,哪些將被修剪。可以說,

兒童的大腦就是為了學習而設計的,它最神奇的能力就是能通過外部環境的刺激來組織自己、改變自己。

男孩穿媽媽高跟鞋,玩過家家?心理學家:0-6歲孩子是科學家

③神秘的“關鍵期”

前面提到的小貓實驗,研究者發現,小貓的眼睛必須在特定的時間段,即出生後的30~80天之間接受信息輸入。實驗中小貓的一隻眼睛在這時期被遮住,80天后才去掉遮蔽物,後果很嚴重:另一隻眼睛會接管全部視覺任務,那隻曾被遮住的眼睛看不到東西了。

幾乎所有人都同意,在孩子發展早期發生的神經塑形是獨一無二的,深深影響著其以後的發展。而關於大腦可塑性的最新研究表明,社會因素可以顯著地改變動物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如果處於正確的社會環境,這個關鍵期並不是十分僵化的。對孩子來說,環境和他人能對其大腦的學習能力產生深遠影響,通過學習獲得的經驗影響著大腦對新經驗的處理方式。經驗使大腦發生變化,而正是這些變化改變了新經驗影響大腦的方式。

因此,心理學家高普尼克在《孩子如何學習》中指出:發展的時序看起來尤為重要,早期選擇的路徑可能會深刻地影響到後期有哪些路徑可選。

男孩穿媽媽高跟鞋,玩過家家?心理學家:0-6歲孩子是科學家

0-6歲孩子主要有3種學習模式

①邊看邊學:模仿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孩子的模仿是一種觀察式、探索式的學習。他們喜歡思考不太可能發生的可能性,而成人因為已經獲取了大量關於世界運作的信息,反而更依賴於通過已知信息來分析問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

孩子在童年的學習,是對創新能力的開發

有實驗者做了對比實驗,在第一個實驗中,實驗者把自己的手綁起來,用頭去撞開關,讓燈亮起來。而在第二個實驗中,實驗者的手是自由的,但故意不用手,還是用頭撞開關。

結果,18個月的孩子在第一個實驗中,會用手開去按開關。而在第二個實驗中,孩子選擇用頭去撞開關。

科學家分析說,在第一個實驗中,孩子推測實驗者之所以用頭,是因為他手不能動;而在第二個實驗中,孩子看實驗者有手不用,他會猜測用頭也許有特別意義。

科學家們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孩子的模仿,得出的結論很重要也很意外:

  • 孩子只模仿有效的、能導致結果發生的行為。
  • 孩子只模仿故意的行為,他們試圖理解大人出於什麼目的而做這事,而不僅僅是模仿動作本身。也就是說,孩子模仿的是行動的目標而不是行動本身。
  • 孩子只模仿真實的人,比如把實驗人員換成機器人,孩子就不會模仿機器人的動作,即使機器人的動作和實驗人員的動作完全一樣。
  • 孩子的模仿還表現出了對權威的“過度模仿”。

有實驗者和孩子玩玩具,表現得毫無頭緒,對孩子說:“這個玩具是怎麼工作的?我不知道,這很奇怪,讓我們試試這個。”在另一個場景下,實驗者對孩子說:“我知道這個玩具如何工作,讓我來告訴你。”

當實驗者說她不知道玩具是如何工作的時候,孩子們就能高效、聰明且很有創造性地去行動,他們只模仿那些必要的動作;但當實驗者表示自己是專家時,孩子們則忠實地模仿了她行為的每一個細節,無論是否有必要。

男孩穿媽媽高跟鞋,玩過家家?心理學家:0-6歲孩子是科學家

②邊聽邊學:提問

幼兒如何聽?聽什麼?科學家通過實驗揭示了特別之處。

幼兒更可能選擇從熟悉的照顧者那裡獲取信息,比如父母或幼兒園老師,而不會相信不太熟悉的人。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各種細節變得敏感,比如孩子在和別人交流時能感知他說話是否自信。面對兩個人提出不同觀點的人,3歲的孩子會相信說話自信的人,4歲的孩子更有可能相信知識更淵博的人,5歲的孩子則會考慮到具體的知識分類,比如他們更可能相信醫生對醫學的評價。

孩子對共識也很敏感,他們會注意到在爭論時雙方分別有多少人。當4歲的孩子聽到3個人說某個工具的名字是"鏟子",而只有一個人說那是"鐵鍬"時,他們就會選擇"鏟子"而不是"鐵鍬"。

此外,3-5歲孩子特別喜歡問“為什麼”。研究顯示,孩子確實想要答案,並從中學習。據統計,學齡前的孩子平均每個小時要問75個問題。

孩子主動掌控自己的學習,還會堅持不懈地尋找他們想要的信息。對於成人的回答是否充分解答了問題,孩子很敏感。如果成人的答案不明確或沒有答案,他們就繼續問另一個問題,或重複剛才的問題。

他們就跟雷達一樣,就算得到答案了,也會接著用下一個問題詳細闡述、區分或者問更多的細節。

回答孩子的“為什麼”,其實是教孩子瞭解事物的因果關係。籍著因果關係,孩子才能從一個更深入、更廣泛的角度理解這個世界,也就是說,這在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打基礎。

男孩穿媽媽高跟鞋,玩過家家?心理學家:0-6歲孩子是科學家

③邊玩邊學:試錯

孩子的玩耍主要有3種形式:

  • 和其他孩子打鬧

包括滿地打滾、摔跤、輕咬、壓制等動作,心理學家說,這是孩子在進行“社交演練”,而有關的實驗也證明,童年的打鬧遊戲與孩子長大後的社交能力有相關性。

  • 玩玩具

心理學家把孩子玩玩具等同於“科學家做實驗”。據研究,當11個月的嬰兒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時,他們會特別注意,甚至還會做“實驗”來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比如,給一個18個月大的孩子一堆積木,他會嘗試各種不同的組合、佈局、角度,看看用哪些積木可以搭建起穩固的高塔,而哪些積木搭在一起會導致同樣令他滿意的崩塌。而到4歲時,孩子會開始進行更加複雜的“實驗”。

  • 假裝遊戲

心理學家認為假裝遊戲是人類獨有的,孩子從一歲起就會假裝,大約在3~4歲達到頂峰。

孩子玩假裝的同時,是在鍛鍊反事實思維能力(也可以稱為“假設”),這是想象力與創造力之源。

假裝給孩子帶來的另一種好處是,提高心智水平,也即是理解他人的能力。科學家的實驗也證明,更善於玩假裝的孩子在理解他人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遊戲還能強化性別認知,有些父母擔心過分化性別認知會限制孩子的發展,有些則擔心男孩玩過家家、穿媽媽高跟鞋、女孩喜歡玩槍等等會不會是性別認同出現問題。其實父母的擔心都有點多餘。心理學認為,每個人既有男性化的一面,又有女性化的一面。孩子喜歡在某個階段通過遊戲的方式,體驗不同的性別角色,這是正常的。而且往往父母越反對,孩子就越堅持。所以,順其自然就好。

男孩穿媽媽高跟鞋,玩過家家?心理學家:0-6歲孩子是科學家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學習?

①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照我說的做”

如果父母跟6歲以下的孩子說:“照我說的去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你覺得孩子會聽嗎?不,他只會按照你做的去做,而且還會按照你想要做的去做。

心理學家高普尼克說,父母對幼兒的學習指導,是一種愛和關係,而不是冷冰冰的工作形式。就像跳舞不是讓另一個人以相同的方式移動,而是兩個人動作之間的來回,每個人的動作都呈現出一種精細的協調。直白地說,“觀察和模仿的來回更像一種熟練的協調,而不是一種目標導向性的活動。教育的本質不是告訴,而是協同。”

比如,當嬰兒沉迷在與父母充滿溫情的對話中時,顯得那麼專注和快樂。這或許也是他們學習速度如此之快的部分原因吧。

②進行有愛有活力的親子交流

除了觀察式學習,孩子還善於用證言式學習,他們會仔細傾聽父母在說什麼,然後不斷地問“為什麼”。父母與孩子溝通並傾聽他們所說的,多問孩子一些“為什麼”,也多回答一些“為什麼”,都可以幫助孩子茁壯成長。

高普尼克在《園丁與木匠》裡說:

“沒有比反覆的取笑和逗樂、使用小愛稱和做一些親暱動作,以及自我反省和閒聊更有愛的表示了。沒有哪個代表親密關係失敗的信號比拒絕和對方談話更有破壞性了。孩子是在親密的關係中,通過開放且充滿活力的對話來學習的。”

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中這樣描述她送兒子華安上幼兒園時的情境:

“一路上,兩個人都很忙碌。是這樣的,媽媽必須做導遊,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她。


短短一條普通的路上,究竟有些什麼東西呢?華安的媽媽搖搖頭說,啊,那是在太多了,說不完哪!你瞧,天上,有一輪太陽,有一團團一塊塊白雲,有時候又是黑雲,雲的背面有藍色的天空。噴射機過境的時候,老遠就可以看見那條漸拉漸長的白線,把天空劃成兩半。初春的季節也很多事,那軟綿綿的柳絮全都從樹枝梢頭吹了出來,飄得滿天滿地,又飄到安安的頭髮中……”

這便是母子間靈動充滿愛意的交流啊。

男孩穿媽媽高跟鞋,玩過家家?心理學家:0-6歲孩子是科學家

③給孩子的玩耍提供支架

斯坦福前教務長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在《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中說:

“很大程度上,自我效能的建立取決於童年時期反覆試錯的機會,這就是童年給一個成長中的人帶來的人生價值。”

玩耍是孩子在童年反覆試錯的主要方式,但很多時候,父母會妨礙孩子玩耍。有研究人員發現,如果父母表現得很專業,有意識地去教孩子玩玩具,孩子則會放棄自我探索,模仿起父母所做的一切。這就是前面提過的孩子在邊看邊學中對“權威”的過度模仿。

孩子玩耍的本質是自發性的,美國波士頓學院的教授彼得·格雷說:“只要有大人在旁指揮,那就不是遊戲。”但這不是說父母要完全不管不顧,讓孩子一邊玩去。科學家們用“支架”來描述父母在孩子在玩耍中的“職責”:通過給孩子建造一個支架,幫助孩子自己建構知識。

  • 首先,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
  • 其次,豐富孩子的玩耍器材。比如塑料杯、織物、鍋碗瓢盆、盒子……由孩子自行決定如何使用。曾有人說,孩子們更喜歡包裝玩具的盒子,因為盒子可以變成船、房子、堡壘、山洞等等,而玩具呢?製造商給什麼就是什麼。
  • 最後,父母可以加入孩子的玩耍。如果孩子玩的是探索他人心智的假裝遊戲,那麼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了。

讓孩子自發、隨機、自主地玩耍有助於他們學習,但玩不是為了學習而玩,玩耍本身就有一種令人滿足的樂趣。

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學習是孩子的本能,孩子接受的所有信息對他來講都是學習,父母和所有成年人天生都具備幫助孩子進行學習的能力,但他們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鍛鍊這一能力。所以,在孩子的早教問題上,你應該不用那麼焦慮了吧?


男孩穿媽媽高跟鞋,玩過家家?心理學家:0-6歲孩子是科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