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三门峡黄河大坝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连接豫、晋两省,被人们称为豫西“金三角”。它是中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三门峡黄河大坝于1957年4月动工,1961年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大坝位于黄河中游下段,距三门峡市区14公里。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三门峡因大坝而生,因大坝蓄水才有清水黄河,因大坝蓄水才有美丽的黄河湿地,因大坝蓄水才有天鹅湖,才有近万只白天鹅……大坝对于三门峡来说十分重要。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713.2m,最大坝高106m,坝顶高程353m,水库总库容162亿立方米。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库区蓄水时,黄河便在三门峡谷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湖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在三门峡大坝的中轴线上有一块重达近三吨的石头,这就是三门峡水利枢纽“截流石”,一块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巨石。这块凝聚着治黄人智慧结晶的“截流石”已经和“一步跨两省”合二为一,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流砥柱”遥遥相对,成为三门峡大坝风景区的一处独特风景!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由于三门峡大坝,一半在河南境内,一半在山西境内,所以就有“一步跨两省”之说。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中流砥柱石作为黄河上的一大奇观,千百年来,无论是遭遇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经受惊涛骇浪的冲刷,砥柱石都巍然屹立在这里,水涨它也涨,永远淹不没冲不垮。历史上无数的文人学士,对它推崇备至,并为它吟诗作画。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距市区约30公里。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中流砥柱,屹立在三门峡大坝下方激流之中。自古以来就被世人传颂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相传这块石头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古时的三门峡谷,石岛、暗礁犬牙错落;悬崖绝壁,森然耸立。过往的船工们要想将船顺利撑过三门峡谷,必须要在船过三门时朝砥柱石直驶过去,在船与石几乎将要相撞的一刹那间,石前的回水就会将船轻轻拨划,从而使船工们获得九死一生的成功。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卧魏征勒于砥柱之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又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他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三门峡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全国各地的水利精英,为了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齐奔三门峡,修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这座新中国水利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大坝,这座当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唯一的一个水利工程。工程于1957年4月13日开工,1961年建成,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三门峡大坝又称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干流中段下游三门峡地区,由大坝、左岸泄洪排沙洞、发电站等建筑物组成,枢纽控制黄河流域面积为68.84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和来沙量的98%。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泄洪排沙洞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七台发电机组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对这里的雄伟壮观赞叹不已,尤其仰慕大禹治水,剑劈三门的丰功伟绩,欣然令笔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库区,黄河水清澈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截流石:重达15—25吨的四面体三角形混凝土块。

1958年11月20日,三门峡大坝总指挥部决定先对神门河进行截流,一车一车的石碴连连抛进了急流,接近最后时刻,抛下了80块截流石。这次截流原计划为12天时间,施工人员却只用了不到6天的时间就截流成功,提前完成了任务。12月10日又开始对鬼门河进行截流,仍然按照预案进行,关键时刻,截流石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终使整个黄河截流成功。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在秦汉时,黄土高原的森林逐渐被砍伐殆尽,大量的泥沙混入黄河,这条中国的母亲河由此变得性情暴躁。它裹挟着大量泥沙从壶口奔腾南下,行至陕原骤然转向东北,形成一个十分瞩目的锐角,一头撞入三门峡,在砥柱间激起的巨浪冲击着河床,硬生生在崤山,韶山,中条山,王屋山,太行山,邙山之间冲出一条狭窄河道,过了孟津,又过了偃师,终于奔出洛阳盆地,自此眼前一片开阔景象,这便是华北平原,迎接它的是郑州和开封,一座是先秦巨城,一座是赵宋东京。这两座城市的兴衰皆系于此河。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新中国一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立即着手治理黄河。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三门峡大坝建设当时是全国的头等大事,全国人民都来支持大坝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来到三门峡视察指导工程建设。

周恩来总理分别于1958年4月、1959年10月、1961年10月三次视察三门峡。为三门峡工程确定了“防洪为主,其他为辅”、“先防洪,后综合利用”、“确保西安,确保下游”的建设原则。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坝区随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