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荐书|2019年秋季人文社科新书精选

学人荐书|2019年秋季人文社科新书精选

学人君按:在深秋时节,学人公众号推出了今年的第二份人文社科新书书单(第一期:学人荐书|2019年夏季人文社科新书精选)。本期书单共分为“历史和人物”、“政治和法律”、“经济和社会”、“文化和艺术”、“哲学和科技”以及“编外:给孩子的”等六大类。图书主要来自学人编辑部推选、学者推荐,以大陆出版图书为主,但也有少数境外出版的优秀书籍,出版时间一般在2019年8月至10月底。不过和所有书单一样,这份书单难免会有艰难地取舍,以及选书人目所不及的遗珠,希望各位朋友联系学人君(微信号:xrscholar)推荐好书。

- 01 历史和人物 -

学人荐书|2019年秋季人文社科新书精选
学人荐书|2019年秋季人文社科新书精选

本期“历史和人物”荐书的主题为“我们与世界”。在历史中了解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也在历史中学会如何与这个世界互动。其中既有冷战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直接烛照今日中国之战略决策,同时又有对今日中国起点之追溯的研究,或革命,或知识分子,或民族国家之构成,也有以中国视角观察世界的《波斯笔记》,也有站在希腊之外看希腊的《古希腊人》等。

1. 冷战启示录

沈志华等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9年9月

目前,中美关系处于两国关系正常化四十几年以来最紧张、最危急的状况。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委托,组织本校及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在以往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十五篇专题报告,分欧洲和亚洲冷战的起源、美苏太空及核武器竞争、美国的心理战和经济冷战、美苏在欧亚非大陆争霸、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苏联及东欧国家的转型等几个方面,考察和分析了美苏双方在冷战形成和发展中的战略、策略及其胜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延伸阅读:新书|沈志华等新著《冷战启示录》

2.《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

牛军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9年10月

沈志华高度评价此书:“在对中国外交和安全战略决策的历史研究中,本书确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最到位的,因此非常值得仔细阅读,特别是对于国家相关决策者、进入国家决策层的各级官员以及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的学者和国际关系史研究者而言。”

延伸阅读:《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3.《东欧各国社会制度转型档案文献编目》

沈志华 总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10月

本书为东欧八国及俄罗斯总计四万多条档案的目录汇编,这些文件来自苏东各国的档案馆、图书馆和已经出版的档案文献集。在编目中以东欧八国从20世纪40年代进入苏联模式到80年代摆脱苏联模式的社会制度转型的历史为主线,侧重冷战时期东欧八国在政治、经济体制变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危机。

4.《蒋介石的战略布局1939-1941》

邓野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8月

许纪霖先生曾如此评价邓野先生,他是学界解读中国现代政治史第一人,他有战略性的阅读能力,秘诀是两个字“清楚”。不少历史学者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结果还是雾里看花,不明不白。

作为历史学家,他用的都是一般人皆可找到的“熟资料”,却能够从一封电报、一则日记的字里行间里面,读出凡人忽视的细节变化。对民国政治的逻辑以及实践,他的分析如同庖丁解牛,丝丝入扣;其理解的高度与深度,令我们这些同行读了,也不由叹为观止。

荐书|邓野:1939—1941年蒋介石的国际战略

5.《安身立命:大时代的知识人》

许纪霖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8月

本书凝结了作者三十年知识分子研究的心血,为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立传,从个体心态到时代史诗,折射了中国百年大变革,是作者关于知识分子心态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书既囊括了纤毫毕现的知识分子个体心灵图景,又提供了一幅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像。

延伸阅读:荐书|许纪霖:《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6.《西沟:一个晋东南典型的乡村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1943-1983)》

常利兵 著

商务印书馆 2019年8月

本书从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的分析路径研究了集体化时期一个晋东南典型乡村的成长史。自抗战年代就已出名的西沟,先后产生了李顺达和申纪兰两位全国劳动模范,从此西沟人家的命运开始与整个国家的现代历史完全关联在一起。那么,西沟村是如何由原初的不毛之地一步步地成长为家喻户晓的红色样板村的?一条穷山沟是如何生产出其普遍意义的,也即“红旗”是如何在西沟村上空飘起来的,并持续至今?“红旗飘飘”背后的实践逻辑和运作机制是什么?它在贡献于国家的同时又是如何实现自我前途的?国家意义上的西沟村与当地村民生活中的西沟村有着怎样的关系和表现?等等。作者在书中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详实的富有见地的研究,也为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历史经验文本。

7.《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1680—1785

(美)张勉治 著 董建中 译

海外中国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年10月

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51—1784),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往返于北京与江南。满洲皇帝及扈从,深入帝国最富庶、最重要的地区,上演了一场场长达数月之久的政治剧。本书主要阐释帝国核心与江南之间既充满张力又持续博弈的关系。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江南都是汉人无可争议的中心,它还是反清复明的大本营。清廷如何才能在这一地区建构权威,合法进行统治?盛清时期清廷统治内地的切实条件和历史机制又是什么?本书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探讨了盛清统治得以建构以及各种人物竞争于其间的政治文化。作者认为,南巡在十八世纪清朝统治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

8.《古希腊人》

(英)菲利普·马特扎克,戚悦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年8月

从黑海沿岸最早的史前希腊殖民地到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聚居地,从今天的印度到欧洲的西班牙,希腊文明绝不仅限于以雅典为中心的古典时代,而是曾经跨越地中海,将城市建到了尼罗河第二瀑布的附近和喜马拉雅山之阴。本书通过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和希腊化时代的辉煌,描绘了一个还不为我们所熟知的更广阔的希腊世界,那里蕴含着惊人的思想能量、卓越的人文主义和绝妙的审美趣味。

9.《现代中国的展开》

马勇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9月

100年来,或以为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的起点,唤醒了中国人的觉醒,促进了民主政治的推展,改变了世界的注意力,使五四运动具有了全球史意义;或以为五四运动打断了近代中国的启蒙进程,影响了后来的文化走向,开启了中国政治的新路,走俄国人的路,中国历史由此完全改写。大约30年前,更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上半期特殊的政治走势,救亡成为历史的主轴,启蒙被严重边缘化,民族主义、国家主义、走向富强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其实从历史关联度考察,没有之前的启蒙运动,就不可能有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政治抗争,就其本质而言,就是19世纪晚期启蒙运动的逻辑结果。

不论是政治抗争的“小五四”,还是以思想启蒙为主轴的“大五四”,它们都是中国历史大转型中的一个浪花,是中国历史继“殷周之际”、“周秦之际”两次巨变之后第三次历史大转折,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社会转轨的一个重要节点。所谓“儒家伦理不合乎现代生活”,所谓重构新的社会组织、人伦关系、生活方式,说到底都可以从第三次转型这个视角予以解释。

延伸阅读:新书力荐 | 马勇:现代中国的展开——以五四运动为基点

10.《波斯笔记》

李零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年10月

波斯,古代世界的中心,与秦汉并立的强大帝国,中西交流的关键枢纽。继《我们的中国》之后,李零教授用“我们”的眼光审视古代中亚和世界历史,精彩图文再现波斯余晖。

波斯帝国有三大特点:第一是大,不仅囊括了中近东的所有国家,也囊括了丝绸之路南段的大部分国家;第二是统一,与秦汉帝国相似,它也是“车书一统”的大地域国家;第三是与中国关系很密切,不论是贵重商品、动植物还是中国的外来宗教,都以波斯为中介。本书系统详实地整理波斯帝国的历史,全面地比较古代中国与波斯帝国的方方面面。此书为我们看待欧亚大陆两千年以来的文明进程开启了当代中国的全新视野。

延伸阅读:李零《波斯笔记》:全面比较古代中国与波斯帝国

11.《清代汉学家族研究》

罗检秋 著

中华书局 2019年9月

目前清代学术家族的研究偏重于江南文学群体,而对清代学术主流——汉学的研究仍囿于吴、皖分派思路,涉及汉学家族的论著非常薄弱。全稿以二十多个汉学家族为基本素材,围绕清代汉学的家学传衍、家法内涵、学术方法、汉宋关系和学术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考辨。作者不仅阅览了清代学者的大量经史论著、文集和传记资料,而且搜集、使用了以往研究者忽略的汉学家书札和族谱资料。基于翔实的史料,书稿就清代汉学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论述详尽,文字简练。

12.《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

钱穆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8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共三编八册,汇集了钱穆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79年时自编。上编(1-2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3-4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5-8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钱穆先生治学主通不主专,故能于历朝历代诸子百家中,梳理其学术流变,阐发其思想精微。三编一贯而下,中国历代学术思想之脉络自然呈现。

延伸阅读:荐书|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册)

13.《胡适研究十论》

耿云志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本书精选作者有关胡适研究的论文十篇,内容大致如下:第一篇概括介绍了胡适一生的五个阶段。第二篇到第四篇叙述了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所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第五篇介绍了胡适有关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几个重要观念,揭示并阐发了胡适关于人类文化同一性的理论、关于中国文化的本位就是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的思想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等。第六篇从总体上对胡适一生介入政治的过程及其中若干关键节点作出了概括而有深度的叙述与解析。第七篇至第十篇介绍了胡适与四位朋友的关系,从思想、学术、文化、教育以及政治态度等多方面揭示他们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时而互相支持、扶助,时而互相争论,但却始终保持着友谊关系的复杂情形。这是人物比较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

延伸阅读:荐书|耿云志:研究胡适四十年

14.《编辑钟叔河——纸上的纪录片》

彭小莲、汪剑 著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他拖过板车、坐过牢,五十岁才开始编辑生涯;凭着自己的学问、胆识与坚持,出版多部启蒙一代读书人的作品。编辑家钟叔河的故事,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一个堂吉诃德的故事。如周实先生所言,《编辑钟叔河》是有灵魂的。既有受访者的灵魂,也有采写者的灵魂。这本书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劫后归来的人,是如何地生活在风云变幻的红尘之中,又怎样地置身于遥望星空的红尘之外。

延伸阅读:燃烧生命最后的时日,留下一个编辑的故事:编辑钟叔河——纸上的纪录片

15.《中国与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

傅高义 著 毛升 译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本书以七世纪推古天皇派出遣隋使开篇,述至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向日本借监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考察了中日关系史上的多个重要转捩点,包括朝贡贸易、甲午战争、殖民满洲、中日战争、日本对华经济援助、近年来中日关系的恶化等等。纵观中日交往的历史,在最初一千多年,中国凭藉广博的文明和丰富的资源占据上风。但到十九世纪,日本成功实现近代化改革,并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从而扭转局势,后来居上。近四十年来,虽然各界人士推动贸易往来和观光交流的努力不断,二战创伤之巨仍使两国合作困难重重。傅高义认为,如今作为世界第二、第三经济体的中日两国间充满敌意的紧张关系并非两国关系中的历史常态。他以历史社会学的视角,指出中日一千五百年的交流史中更多的是欣赏对方、向对方学习、大海无波、和平共存的历史场景。

- 02 政治和法律-

学人荐书|2019年秋季人文社科新书精选

本期“政治和法律”荐书的主题为“权力与思想”。无论是对新兴事物话语权的探索与讨论,还是人类基本尊严的维护,或者是限制权力的斗争,都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1.《法律的颜色》

(美)理查德·罗斯坦 著 王志欣 译

纸间悦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9年9月

大都会地区的种族居住隔离向来是美国社会的痼疾。这段沉痛历史的真相曾昭然若揭,却甚少有人愿意直面过去。如今,人们似乎仍然普遍持有这样一种错误的想法:以种族为标准的城市分区规划因“事实上的”种族隔离而形成,是个人偏见、收入差异或银行和房地产公司等私立机构的行为之结果。美国住房政策领域的重量级人物理查德•罗斯坦力图推翻上述谬论,通过查阅大量档案、挖掘珍贵文件及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耗时10年,最终完成了这部集大成之作。本书详尽阐述了20世纪中叶联邦政府如何利用公共政策丝毫不加掩饰地蓄意强化种族居住隔离,无可辩驳地证实了美国延续至今的歧视性居住模式恰恰是由“法律上的”种族隔离导致的,并揭露了其对经济与教育公平、司法公正造成的巨大破坏。

2.《机器人的话语权》

(美)罗伯特·K·L柯林斯 【美】大卫·M·斯科弗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8月

本书主要是围绕《第一修正案》为什么必须包含并保护机器人表达提供辩护和理由。作者对通信技术及其引发的审查制度进行了历史性回顾,提出机器人表达所传输的是“实质性信息”,即使是机器人发送或者接收的信息,但只要这些信息对于被接收方而言是可识别的,那么这些信息就是交际性言论,而应被视为“言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无意图言论自由”规则界定机器人表达具有“效用”价值,从而提出《第一修正案》能够包含并保护机器人的表达。

较为难得的是,本书作者特意邀请的几位评论教授也做出了针对性评论,甚至是争论。作者对这些评论和质疑也做出积极回应。

延伸阅读:新书| 机器人也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主体

3. 《国会政体:美国政治研究》

(美)伍德罗·威尔逊 著 黄泽萱 译

译林出版社 2019年9月

本书详细介绍了美国联邦制的中枢神经系统——国会的独特属性和真实运作图景,包括其区别于其他代议制机构的组织架构、复杂的活动规则,以及与行政机关的实际关系。美国宪法设计了复杂精巧的制衡机制,不过是一种书面理论,现实中的美国联邦制度由国会主导,而国会权力又分散于各个常设委员会手中。这个“国会政体”议事规则复杂,权力分散,职责不清,领袖缺位,与宪法理想相去甚远。威尔逊在书中对美国众议院、参议院与行政机关进行逐个检讨,为了克服美国联邦制度这一根本缺陷,他认为应当建立一个途径简单、权力单一完整、责任清晰的简明政体,从而更加接近1787年宪法所试图实现的政治理想。

4. 《至高权力》

(美)杰夫·谢索

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19年8月

1936年,罗斯福以绝对优势连任总统,登上权力的巅峰,开始酝酿反击最高法院,一场最高领袖与最高法院之间的对决就此展开:报刊和电台煽风点火,国会陷入没完没了的争吵,罢工和暴力事件此起彼伏;与此同时,海外法西斯势力崛起,有关罗斯福将通过干预司法以实现独裁统治的谣言四起,民主制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通过研究大量的手稿、信件、从未出版过的日记,以及对各种司法记录和新闻报道的详细调查,杰夫·谢索再现罗斯福、白宫幕僚、大法官、议员、政治投机分子、媒体大亨等人物,重绘193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的真实面貌,全面展示美国政府三大分支之间极具张力、互相制衡的角斗。

延伸阅读:刘瑜、熊培云对谈|至高权力:罗斯福总统与最高法院的较量

5.《政治观念史稿(卷一):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

(美)沃林格 著,段保良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 2019年8月

《政治观念史稿》全面揭示西方政治观念的历史脉络,是政治观念史与政治史结合的卓越尝试。第一卷《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的时间线起于古希腊城邦解体,终于奥古斯丁,核心部分是使徒时期基督教的政治实践和早期教父的人间事业。古希腊世界的“精神解体”开启了地中海和欧洲人自我理解的漫长过程,它见证了观念的出现和符号的转变,开启了西方文明向好或向坏的道路。

延伸阅读:新书 |《政治观念史稿》八卷齐出,沃格林思想盛宴开启

6.《政治观念史稿(卷七):新秩序与最后的定向》

(美)沃格林 著

李晋 马丽 译 贺晴川 姚啸宇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 2019年8月

《新秩序与最后的定向》开篇为我们呈现出:智识和政治上的无序是17世纪欧洲政治图景的基本特征,格劳秀斯、霍布斯、洛克和斯宾诺莎等人纷纷提出新的政治理论和人性论,以回应时代的危机。本卷对唯科学现象主义背后隐藏的智识困境的揭示,是对现代性最深刻的批判,而恢复现实性的努力,则在篇幅很长的“谢林”一章得到论述。

- 03 经济和社会 -

学人荐书|2019年秋季人文社科新书精选

本期“经济与社会”荐书中有数本是经典再版,如《社会学经典入门》、《权力精英》等,思想的力量历久弥新,即使是今天重读依旧会甚有收获。此外,还收录了几本关于转型中国的经济、社会、性别、海外华人的著作。

1. 《社会学经典入门(第14版)》

约翰•J. 麦休尼斯著,风笑天 译

阅享·人文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年8月

本书从社会学的视野、全球化的视角,通过多样化的思考方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探讨了文化、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群体与组织、性、家庭、城市化、家庭变迁等与社会有关的方方面面,引用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真实案例,以帮助大家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

2.《唐人街》

王保华、陈志明 著

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8月

无论大众还是学者,对“唐人街”这一现象都抱有浓厚的兴趣。本书的学者们通过大量实证材料,深入探究唐人街的结构和本质,考察了世界各地唐人街在功能和性质上的历史变迁,尤其是,当地社会在塑造唐人街的过程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人口跨国流动的增多,唐人街与当地社会的互动模式,也产生了显著变化。

3.《权力精英》

(美)C·赖特·米尔斯,李子雯 译

Rlection丛书|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9年10月

《权力精英》于1956年首次出版,是一部权力批判的经典著作。在1950年代,当时的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美国已经各方权力平衡,并不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时,米尔斯却指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这三个不断壮大和集权的领域内部,形成了由经济、政治和军事精英组成的上流阶层。他们是活跃在经济领域金字塔塔尖的富商,是位于政治领域权力金字塔顶端的政治委员,是参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军事精英。三大领域的佼佼者——军队将领、企业领袖和政府高官往往团结在一起,形成了美国的权力精英,掌握着制定重大决策的权力。

米尔斯犀利地揭示出围绕政治、经济、军事三大领域形成的“权力三角形”,批判了社会权力的集中,深刻地质疑了美国实际上是否具有其理论上的民主。

4.《中国农村调查》

(总第17卷·村庄类第16卷·长江区域第8卷)

徐勇 邓大才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8月

本书收录了安徽巢湖市涧周村和四川省遂宁市旷家坝村两个长江典型的自然村庄,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长江区域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5.女性择偶倾向:进化心理学的视角

田芊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8月

择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学与心理学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而进化心理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由于有着跨文化的解释力,近年来在择偶研究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本书借鉴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女性的择偶偏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研究发现,女性择偶会重点考虑三个维度——好基因、好资源以及好爸爸。

- 04 文化和艺术 -

学人荐书|2019年秋季人文社科新书精选

本期“文化和艺术”荐书的主题为“艺术的人生与风景”。回溯人物的内心,感受在面对艺术时的刹那颤动,站在历史的此岸回顾彼岸艺术的美景。本期的特别推荐当属刘青峰老师的《公开的情书》,此书在“文革”中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青年中广泛流传,影响甚远。

1.《知日的风景:日本的历史文化与当下》

汪涌豪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8月

《知日的风景》记录了汪涌豪教授行走日本多年,对日本文化的观察。既有越身事外的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超然和冷峻,同时又能让人看到,之所以如斯观的用意和理由。所有的观察建立在既正视日本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又不把这种特殊过于神秘化的基础上。他以别样的眼光,将纷杂事象背后的传统根由一一揭出,用情深至、用语雅赡,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

2.《五四@100》

王德威等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8月

本书旨在回顾文化史、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五四”。这三者息息相关,构成“五四”论述和想象的基础,以此触动种种社会实践,乃至革命。在“五四”100周年之际,本书邀请五十一位学者,从各种角度来回顾“五四”及其影响,包括“五四”时期提出的问题、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文体、“五四”时期具有影响的人物等。每一位撰稿人都根据一个话题专写两千到三千字短文,风格不拘,旨在以小观大,对“五四”以来的文学、历史、思想有所回顾和反省。

3.《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风尚》

薛龙春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年10月

人称“司马小松”的黄易(1744—1802),不仅是书法、篆刻和绘画上成就卓越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清代最重要的金石学家之一。黄易的访碑、拓碑活动,在嘉祥重新发现并就地复建武梁祠;其首屈一指的拓本征集并通过刊布、题跋等等,三十年间,积五千件拓本的收藏,使得他成为乾嘉金石学中最为活跃的关键人物,为后人留下了《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与《小蓬莱阁金石目》等著作。作者以清代金石学家黄易为中心,围绕金石收藏的信息渠道、征集网络、回报方式、藏品的经典化策略,以及金石学共同体的形成等等,重构了乾嘉金石学的社会生态样貌。

4.《我心归处是敦煌》

樊锦诗 口述 顾春芳 撰写

传记译林|译林出版社 2019年10月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深度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全面呈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的筚路蓝缕,详细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延伸阅读: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5.《中国早期艺术史》

喜仁龙 著 陆香 郭雯熙 张同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9年10月

全书由《中国早期艺术史》和附录两部分组成。《中国早期艺术史》初版于1929年,是西方汉学界系统研究中国早期艺术史的发轫之作。全书分四卷:汉朝之前、汉朝、雕塑、建筑,共收录海内外博物馆、私人藏家珍藏的文物和名胜古迹的照片900余幅。如今,这些文物和名胜古迹相当一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消失不见了,足见本书之价值。附录部分《中国景观:喜仁龙的摄影及见闻》初版于1937年,收录喜仁龙在中国旅行时拍摄的各地建筑、园林、风俗照片157幅。原书为丹麦语,仅发行600部,是喜仁龙印量最少的著作。

延伸阅读:荐书|寻找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6.《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和他的时代》

(美)约瑟夫·弗兰克 、玛丽·彼得鲁塞维茨 编

王晨 、 初金一 、 王嘉宇 、 李莎 译

三辉图书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年10月

从陀氏的家族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长,从他的苦役羁旅到文学生涯,一直到隆重的葬礼,约瑟夫·弗兰克穷经皓首,呈现出一名作家、编辑、论战者、传道者的生活与事业,也同时展现出一幅19世纪俄罗斯智识生活的画卷——普希金、果戈理、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冈察洛夫轮流登场,虚无主义、社会主义、民粹主义、保守派、激进派、无神论、基督教交叉现身——在宏阔的比较分析视野中,弗兰克为我们描绘出了这位“人类灵魂的审问者”,更透过他的视角,为我们解读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俄罗斯社会的深度”。通过回首19世纪的俄罗斯,弗兰克对陀氏其人其作以“小说式”的叙事形式,进行了全面、透彻的重新阐释。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传记,也成为一道透视19世纪俄罗斯智识史的棱镜。

延伸阅读:豆瓣书店预售: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三辉年度重磅新书

7.《公开的情书》

刘青峰 著

东方出版社 2019年10月

本书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作者以自己与朋友间的大量通信为基本素材,经过加工虚构而成。1972年,四个天南地北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半年间的数十封往来书信中,诉说人生的坎坷,探讨爱的权利,憧憬国家的未来。真真、老久、老嘎、老邪门等“思考的一代”青年形象呼之欲出。他们不媚俗、不颓废,坚持独立思考,在动荡的环境中追寻真、善、美,展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青年人历经迷惘、痛苦后的自觉与奋进。

本书是金观涛、刘青峰夫妇最为珍视的一部作品。此次再版,作者特意写作了两万言自序,并精选大量读者来信,生动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生活和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四十年前的一代青年已经老去,但那个年代散发出的青春理想与人性光芒,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有褪色……

延伸阅读:学人往事|真正的思想创造并不惧怕黑夜——金观涛、刘青峰教授访问记

8.《鸟瞰古文明》

[法] 让-克劳德·戈尔万 | 著,严可婷 | 译

后浪 | 湖南美术出版社,2019.10

古代城市复原图的绘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本书作者让-克劳德·戈尔万及其团队用丰厚的考古学、建筑学知识,以及他出色的绘画天赋达成了目标。他用细腻的水彩画直接呈现了古地中海文明,从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了87个地区与城市,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一网打尽,其中不仅有被各类史书反复提及的重要城镇,还有曾经辉煌一时却被人遗忘的诸多地方。每一幅图画都是成千上万条信息的结晶,甚至一幅图中浓缩了一座城市数佰年的历史,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延伸阅读:荐书|《鸟瞰古文明》: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文明全景

9.《中国艺术与文化》

[美]杜朴、文以诚,张欣 译

后浪 |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年10月

《中国艺术与文化》对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具活力且从未断裂的艺术传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明晰审视。从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和琢玉文化到当代艺术家的装置、影像和行为艺术,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包含了中国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这是一部独特的中国艺术著作,既反映当前的学术研究,又通俗易懂。不同于对各个朝代和风格的平淡叙述,权威学者杜朴和文以诚将艺术呈现为社会愿望、政治、物质文化、信仰体系及更广泛领域的一种文化表述。他们强调发现于原处考古环境的古代艺术和建筑作品。当缺乏原处环境时,他们重建单个作品与其产生环境的互相关联。在广阔的文化图景中,两位作者加入了对作品的材质和生产技术的关注,并给予民间艺术、宗教艺术和手工艺应有的关注。

延伸阅读:荐书|郑岩:中国美术史的另一种书写

- 05 哲学和科技 -

学人荐书|2019年秋季人文社科新书精选

本期“哲学和科技”荐书的主题是“经典与生活”,既有对经典作品、历史的注疏与解读,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指导。

1.尼采如何克服历史主义——尼采《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讲疏

施特劳斯 讲疏 ,维克利 整理 马勇 译

丛书: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施特劳斯讲学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本书基于施特劳斯1959年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经典文本研读课程”的讲稿,本次课程讲疏尼采的灵感迸发之作《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通过对文本进行细读和详解,施特劳斯为我们揭示了尼采“如何克服历史主义”。可以说,《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后的作品意在以平淡无奇的形式清楚地说出《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更高的形式所表达的东西,这些作品包括《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偶像的黄昏》、《敌基督》等。在施特劳斯看来,《善恶的彼岸》是尼采最好和最漂亮的作品,但在尼采本人看来,这本书要比《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低一个水准,仅仅是《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导引。

2.《何为真正生活》

(法)阿兰·巴迪欧 蓝江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年8月

哲学家如何理解青年?又如何理解“真正的生活”?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还是是人生中一段不堪回首的时光?而你,会选择在彼时燃烧生命,还是构筑人生?如果可以,79岁时的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会对年轻人说些什么?也许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谈起更引人深思。在这本语出兰波“真正的生活”的作品中,阿兰·巴迪欧指出,“真生的生活并非不存在。或者说,它并非完全不存在”。

3.《科学史笔记》

吴国盛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9年8月

理解科学”的被耽搁,造成的是整个中国社会对科学之人文的陌生。人们一方面特别热爱科学,另一方面关于科学的误解误读层出不穷。从“哥白尼受迫害”、“伽利略被烧死”这样的低级历史事实错误,到“科”“技”不分、以“技”代“科”这样的集体无意识,都反映的是“理解科学”的缺失。今天,中国的综合科技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人都希望能够在解决了挨打和挨饿问题之后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个时候,再也不能够缺失“理解科学”了。科学史学科终于迎来了一个好的发展时机。然而,中国的科学史家们准备好了吗?中国的科学教育家们、科技决策者们准备好了吗?

4.《科学史新论:范式更新和视角转换》

(德)薛 凤 、(美)柯安哲 编,吴秀杰 译

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年8月

从果蝇遗传学研究到到“绿色革命”中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从古典晚期的数学史到战后法国的核反应堆建设;从对疾病的界定、西方女性健康医学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到晚期帝制中国的技术与文明;从科学交换中的道义经济、知识的开放获取到集体作者的署名权等等。本书通过分析历史上的不同个案,尝试讨论如下问题:知识与技术的创造、生成、传播和应用的过程和走向如何被嵌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事实、成为社会发展中具有驱动意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反过来进一步影响科技发展的方向。

5.《自然科学史与玫瑰》

(法)雷比瑟 著,朱亚栋 译

华夏出版社2019年9月版

玫瑰十字会是西方17世纪出现的著名神秘结社,也是西方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秘密结社活动。本书追溯了它的古埃及和古希腊罗马起源,详述其源头的秘仪,揭示其与“炼金术”传统的历史关联,重点关注它的基本思想,以及对西方18世纪以来的文学的巨大影响。本书不仅包含一系列生动的传说与典故,还以将玫瑰十字会的历史秘密呈现给读者,从哲学思想变迁的角度,探索玫瑰十字会通过神秘原始传统来与神圣永恒事物相沟通的方法,使读者了解玫瑰十字会的哲学。本书史料丰富、逻辑清晰、文笔流畅,辅以大量插图,带领读者走进玫瑰十字会的史与秘。

- 编外:给孩子的 -

学人荐书|2019年秋季人文社科新书精选

《给孩子读经典——念楼学短儿童版》

锺叔河 著

现代出版社2019年8月版

《给孩子读经典》是锺叔河先生亲自从四书五经中拣选出的文言经典短文,共66篇。每篇古文皆不超过一百字,故称“学其短”,锺老的精彩译文“念楼读”与评析“念楼曰”更是本书亮点。同时配有66幅专门绘制的插图,充满着童趣与幽默,令人脑洞大开。适合学龄儿童以及根基尚浅的传统文化爱好者,进行正统的国学启蒙。赠送专业的古文诵读音频,即使古文根基较浅的家长也能轻松与孩子轻松共读。

学人荐书|2019年秋季人文社科新书精选

赞 赏

往期精选

学人书单| 36位学人荐书(文史哲) | 36位学人荐书(政经法) | 2018年学人Scholar编辑书单 | 东西方文化通识读本

学人访谈| 易社强 | 伍国 | 萧功秦 | 杨福泉 | 何义亮 | 刘清平 | 姜克实

学人往事&逝者| 杨小凯 | 杨绛 | 扬之水 | 胡适诞辰127周年 | 高华逝世七周年祭 | 陈梦家 | 巫宁坤

学人史料| 赵元任 | 钱穆 | 胡适逝世57周年 | 一瓣心香祭高华 | 一代文心 | 巫宁坤

专题| 余英时 | 苏东坡 | 打工诗人 | 四大发明 | 什么是自由 | 读书与思考 | 院系调整

学人·思想的芦苇

投稿、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