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發達國家了,日本還爆發糧荒?真實原因是日本侵略了俄國

1918年7月23日日本北部富山縣一個窮漁村,當地碼頭婦女突然“鬧事”,要求停止把米運出國外和低價賣米。之後婦女“鬧事”的消息傳開,日本各地都爆發了反對大米運出國、低價賣米的“米騷動”。至同年9月19日煤礦工人起義被鎮壓,米騷動宣告結束,暴動總共經歷57天。這個事件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都是發達國家了,日本還爆發糧荒?真實原因是日本侵略了俄國

日本饑民

一、日本有悠久的米騷動歷史

歷史上,日本有悠久的搶米歷史。

德川封建時代,幕府對農民的稅收一般是四公六民,即收穫量40%上交幕府。因為德川家的信條“讓農民不死不活”,這種嚴重的剝削時常讓農民出於生死邊緣,所以德川時代的農民經常發生米騷動或強訴事件。如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天明6年(1786)的天明饑荒,天災之下,商人又哄抬米價,結果爆發了遍及全日本的暴動。這次暴動以江戶最為熱鬧,暴動平民五千人搗毀了本所、深川兩地的所有米店,繼而暴動擴大到江戶各地,中央幕府癱瘓了整整4天!

近代以來,日本明治前期的原始資本的積累也是靠掠奪農民。日本戊辰戰爭後,國家一窮二白,所以仍舊採取了封建式的剝削,以剝削農業發展工業,加上教育問題(即使家裡窮孩子也必須上學,因為教育雜費而產生了巨大的家庭負擔),所以明治前期也常有農民暴動。

而1918年的米騷動,雖然形式上是日本過去的貧民暴動,但實際上有了更深刻複雜的近代因素。

都是發達國家了,日本還爆發糧荒?真實原因是日本侵略了俄國

歷史上的搶米

二、十月革命的炮聲

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國家。十月革命對海外最大的影響就是影響了中國。既然十月革命都能給半封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那麼近代化強國日本新聞媒體那麼發達,十月革命能不影響日本嗎?實際上這場米騷動就是受十月革命的影響。

早在俄國二月革命之後,日本的社會主義者就已經預估到世界無產階級運動將取得重大勝利。日本社會主義者發表了“對於你們在結束可惡的戰爭中和革命中的巨大成功,我們衷心表示祝賀”(《日本外交史》)的公開宣言。偉大的無產階級戰士片山潛在美國將這些日本社會主義者祝賀二月革命勝利的讚歌發表在自己的報紙《平民》上。

十月革命真正勝利後,社會主義在日本廣泛傳播。而俄國實行的土地政策是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的耕者有其田政策,這讓歷史上、現實中一直受到封建剝削的農民很羨慕,他們認為俄國的土地政策是

“好事”

而關於俄國革命的消息,這麼大的事日本報紙卻很少報道,只因日本官方擔心國內“反動”勢力和國外“反動”勢力聯合革命,所以十月革命剛開始的時候日本民間並不太瞭解。

但是福山縣等地是日本海沿岸,有出海打魚的船,所以日本國內關於十月革命的消息,最早也是通過這些出海的漁民,從俄國那邊聽來的。這樣通過漁民帶來了俄國的故事,日本人民深受感動,直接影響了富山的米騷動。


都是發達國家了,日本還爆發糧荒?真實原因是日本侵略了俄國

日本、蘇俄之間的日本海

三、一戰後日本國內矛盾的激化

日本實際參加一戰卻不介入慘烈的歐陸作戰,只在德國後面挖德國牆角,趁著德國忙於歐洲作戰,侵略了德國勢力範圍山東,進而獨霸中國;佔領了馬紹爾群島搶奪德國海外殖民地。同時,給參戰的協約國大賣戰爭資源,這一系列動作下來,日本發生了“戰時景氣”,日本經濟大發展,運輸業增長了7.5倍,採礦業增長了16倍,電氣工業增長了14倍,機器製造工業增長了29倍。戰前還是負債國的日本,一戰後成了擁有27億多日元的債權國。

但是,一戰景氣富裕的是大資本家。憑藉一戰景氣,日本壟斷組織超速發展,擠壓小資產階級,而經濟的發展帶動的通貨膨脹,又加劇了一般百姓的負擔。因為工人、農民階級等一般國民工資漲幅不及通貨膨脹,實際上出於減薪狀態。按照信夫清三郎的計算,把1914年工人的工資設為指數100,到1918年為161,但同期的工人購買力卻由100降到了68,下降了三成多。勞資糾紛頻發,其表現就是工會組織的建立。1915年日本的工會4個,到1917年就增加到14個。在有特務警察(特高科)的日本能有這麼多帶社會主義性質的工會是很不容易的。

日本農民則更是倒黴。戰爭期間,歐洲糧食匱乏,歐洲列強只能從遠東進口,日本就是最大的產量地,米價自然上漲。但是受利的仍是從中間盤剝的地主,一般城市平民反而深受米價昂貴之苦。同時地主階級見到米價如此之高,也加大了地租稅收,下農、佃農受到的盤剝也更嚴重。1918年日本貧農反地主鬥爭就有256次。所以,在米騷動爆發前日本階級矛盾已經十分嚴峻。

都是發達國家了,日本還爆發糧荒?真實原因是日本侵略了俄國

日本貧農

四、干涉俄國革命,米騷動的直接導火線

俄國革命勝利後,還在一戰中的列強就商量如何幹涉俄國,最終列強給日本的任務是出兵俄國東邊。

其實1917年關東軍荒木貞夫就已經和俄國匪軍謝米諾夫勾搭成奸。1918年4月加藤寬治宣稱為了保護帝國臣民的生命,正式公佈了日本出兵聲明,日軍登陸海參崴,進而入侵西伯利亞。1918年8月逼著中國簽訂了共同軍事協定把東北變成侵略俄國的後方基地。

西伯利亞大平原冰天雪地沒糧食,所以日本只能從國內輸入大米。以出兵西伯利亞為契機,雖然日本佔據西伯利亞大片地區,但俄國游擊隊靠著共產主義信仰,堅持鬥爭,日本隨即陷入戰爭泥潭,撤退也不是,進軍也不行,十分狼狽。而每日軍需都要從國內輸入,這無疑是一大負擔。


都是發達國家了,日本還爆發糧荒?真實原因是日本侵略了俄國

俄國俘虜的日軍

當時日本的糧產量的確有所減少,1917年的糧食比去年減產400萬石,米價也由1917年的12錢,1819年1月25錢,3月28錢,6月37錢,到8月9日就漲到了53錢。在這國內都快吃不上大米的時候,為了供給軍需,在日本海沿岸的富山縣諸港口,每天還往外國轉運糧食,這就直接激起了日本人的憤怒,由福山縣一地開始,最終爆發了全國爆發了米騷動。


都是發達國家了,日本還爆發糧荒?真實原因是日本侵略了俄國

被俄國俘虜的日軍

文史君說:

關於日本為何失了智一般的侵略俄國,首先就是轉嫁危機。原敬日記中記載了日本出兵西伯利亞的原因,當時山縣有朋和後藤新平商量應對俄國革命的辦法,他們認為必須把國民思想引導到由政府主導的狂熱中(軍國主義),由此可以抵消社會主義者的影響。

其次就是列強也忽悠日本,列強還忙著和德國作戰,也無法太多幹涉俄國,只能指望日本扼殺社會主義。

第三,還是日本的傳統思想,日本自古就侵略成性,為了掠奪西伯利亞大冰原。但結果卻出現了一個悖論,以防止社會主義思想傳播為最初目的的侵略行動,直接導致了一次受十月革命影響而發生的暴動。這也是日本自食惡果的表現吧。

參考文獻:

1. 張鐵《“米騷動”和日本媒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文史天地》2016年1月。

2. 王哲《日本米騷動影響探析》《黑龍江史志》

3. 野澤豐《日本的米騷動與中國的五四運動》《黨史研究與教學》2002年6月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