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嫁妝中會有棺材和壽衣?很少人知道緣由

在以前,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嫁妝中會有棺材和壽衣?很少人知道緣由

在以前,有些地方嫁女兒的時候,會在嫁妝中添置棺材和壽衣,這就令人有些奇怪了,女兒出嫁本是一件喜慶事,卻為何要“送”棺材和壽衣?這不是“倒喜事”嗎?

在以前,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嫁妝中會有棺材和壽衣?很少人知道緣由

其實在一些地方,對於嫁妝中添置棺材和壽衣並不是“倒喜事”,反而是祝福!相信許多人恐怕難以理解。在以前,民間家中肯定是有兩樣東西了,一件是床,另一件就是棺,而老人家可以沒有床,但棺必須得置辦。老話都說床是人在這個世間上,用一半光陰陪伴的東西,而棺呢是人在死後一直陪伴的東西。

在以前,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嫁妝中會有棺材和壽衣?很少人知道緣由

在過去家中置辦棺材都會稱之為“壽材”,家中有壽材也不要去忌諱什麼,畢竟“見棺發財”就是這麼由來的,反之,家中如果沒有壽材,在以前都是被瞧不起,說明家裡窮,因為在那個時候,最簡單衡量村鄰富有程度的標準就是看家裡面有沒有置辦壽材,所以很多地方的姑娘出嫁時,孃家人一般都會在嫁妝中添置一副棺材,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兒去了婆家,免遭婆家的歧視。而富家小姐出嫁的時候,不止會給女兒添置棺材,還會增添壽衣,甚至田地。

在以前,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嫁妝中會有棺材和壽衣?很少人知道緣由

歧視對於嫁妝中的棺材和壽衣這些,民間一些老人是這樣說明的:

這第一呢就是說明這個家有錢,就像“炫富”一樣,送棺材就是說自己的女兒如果人在百年以後,不需要花婆家的一分錢,所以帶著棺材嫁到婆家的女人,在婆家地位就很高,也沒有人敢小看的。

在以前,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嫁妝中會有棺材和壽衣?很少人知道緣由

第二就是有祝福的意思,孃家人希望自己的女兒嫁過去就能旺夫發財,畢竟“棺材”的諧音就是“官”和“財”。新娘子陪嫁“棺材”也是預示給婆家帶來官運、財運,對於婆家自然也是開心心的。

知道了為什麼會送棺材之後,許多人也可能會好奇,這個棺材是在新婚的時候送?還是怎麼送?

在以前,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嫁妝中會有棺材和壽衣?很少人知道緣由

其實在過去的安徽徽州是這樣的,結婚的的前一天就會將嫁妝運送至夫家,而陪送的棺材還必須的走在最前面,還有要求,棺材不能落地沾泥土,所以在送嫁妝的時候都會安排兩人撞門扛著紅漆棺凳跟著,停下歇腳時棺放凳上。此外裸棺不能往外抬,也不能提前漆好,要用棺套罩起來,一般的棺套都是用繡有彩色花樣的大紅綢緞製作的。

在以前,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嫁妝中會有棺材和壽衣?很少人知道緣由

當然棺材裡面也得有裝飾,一般的會放苧麻布和白布,至於為何,這是留給子孫用的,希望是在自己去世後,子孫要披麻戴孝送葬,也寓意著家庭和睦,子孫孝敬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