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木匠說“棺材”

山東木匠說“棺材”

  人世間,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生,我們身不由己,應該感恩父母帶我們來到世間,有幸經歷花開花落,有幸經歷風風雨雨。

  死,我們也身不由己,更應該時刻感恩世間親朋情緣,一路相扶,感恩天地潤澤。

  不圖擁有,難得的是經歷。所以應該想開看淡得失,坦然離去。坦然面對死亡。

  

山東木匠說“棺材”

體驗待在棺材裡的感覺

  從前人離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享有一副好棺材。製作棺材,滕縣(今滕州)人又俗稱“服活”、“服方子"。

  棺材棺材,重在材質。有一楠二檀三柏木,四杉五松桐椿柳之說。也有石棺,陶棺,蘆葦編,後來還發明瞭水泥棺。咱今天就光聊聊木棺材。

  棺材三六九等,紅樓夢裡提到,寧府賈珍兒媳享用的是親王享用的棺材。那麼這個“檣木”究竟是什麼材質呢?我們先看一下文中的描述:“……幫底皆厚八寸,紋若檳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璫如金玉。”“紋若檳榔”是說這種木材的紋理像檳榔的切面有環紋。“味若檀麝”意思是說這種檣木散發的香味像檀香、麝香的味道,檀木的檀香主要是其內部的油脂散發出來的,新料為清淡的藥香,老料為幽香,聞起來給人沁人心脾的感覺。可見秦可卿的“檣木”棺材應為小葉紫檀,屬第二等名貴棺材。一等金絲楠應為皇家專用。親王也不夠級別。

  至於曹雪芹寫底幫皆八寸,那近似十八同花的規格了。棺材分一三棺,三五,四六,六八,七九棺。薄皮棺材,即一寸底,二寸幫(也叫廂牆),三寸蓋。

山東木匠說“棺材”

殯葬博覽會展示的豪華棺材

  “不夠厚,補活頭”。指的是用相同的木料把棺材頭的厚度補足,看著很大氣穩重。至於內裡真實厚度,外行人一般看不出來,俗稱“抽料”。抽料是技術活,看似一樣的厚度,能省下四分之一的木料。天機不可洩露,不細說了。

  四六指的是,四寸厚的底,五寸厚的幫,六寸厚的棺材蓋。七九棺材就是帝王的規格了。

  棺材又有五鼓三圓,三長兩短,七尺三之說。三圓指棺蓋頭前臉,兩邊廂牆前臉要有孤圓形,前後堵頭,兩廂牆,棺材蓋要鼓出拱來。才好看。

  三長兩短也是特指棺材,哪三長?棺蓋板,兩廂檔板。哪兩短呢?前後頭的檔板。

  最好看的棺材當數十八同花圓心了。就是兩廂牆,蓋和底,前後檔牆,都是三棵獨木樹直接去邊皮,大頭拼大頭,小頭拼小頭做成的。每棵樹直徑不能少於三十多公分才行,樹的年輪樹心才能趕在每塊板的正中間。三塊板與板之間常用棗胡釘鉚接,也有的用石榴木在裡面做穿橫拼接。這種規格只有非富即貴的人家才能做到。

  七尺三指的是棺材外部通常用的尺寸,大約二米四左右,內徑長度足二米多了,超過兩米的人畢竟不多,基本上都能裝的下了。寬度高度與長度有標準比例,兩米四長的棺材,高度約在一米三左右,棺蓋約九十公分寬,棺底約一米一左右。前後高度寬度大多一跟七收減,即前面若一米寬,後面就是七十公分寬。前高一米三,後面就是九十多公分。

山東木匠說“棺材”

日本90%棺材都是“中國製造”

  製作存放棺材道道挺多,空棺材裡往往放著刨花或下角料,不空棺,更不能落地放,入土之前,要用棺材凳或磚或土坯支起來,落地即等於入土。前臉大頭要朝外擺放。

  自家若請人現發喪現做棺材,剛殺的樹,新鮮木材也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新鮮的溼梧桐柳木,埋土裡非常耐腐蝕。

  備用的乾料棺材多用桐油刷上耐腐,只有定了發喪日期才會刷黑柒或紅柒。俗稱喜棺或壽棺。若能雕刻上龍鳳松鶴圖案那就更上檔次了。

  發喪時,棺材要放在長子的家中正堂屋,長子若不在了,由孫子全權代替長子角色。包括領喪喊路謝客。叔叔們反而要排在後面。

  發引,就是從家中往外抬棺材。因門窄,多是簡宜的用繩棒捆抬(一般說往外請,不能說抬),到了大街上,再用抬棺的大架子抬,最低八人才行,一般十六人抬。三十二人,六十四人抬的棺材畢竟少見。

  隨著火葬水葬的流行,棺材也將漸行漸遠。但也不用擔心做棺材的失業。

山東木匠說“棺材”

一艘裝載幾萬口棺材的巨輪直奔日本

  現在日本人的棺材,基本都是中國山東省的木匠做好出口過去的。更讓你想不到的是,日本現在是木材原料出口國,木材原料買家已改換成中國了,真是三十年滄桑鉅變。

  還有些事,我就是想不明白,都說日本人聰明,他們地少人多,為什麼沒想起來計劃生育和禁止土葬。反而提倡生育,不禁止土葬。中國高端人士咋就這麼聰明呢?

山東木匠說“棺材”

  疙瘩姜,原名姜德長,山東滕州人,木匠手藝人。自幼受民間說唱的影響,對敘史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一直專注於創作。2016年7月出版個人專著《說唱中華五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