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村宴特好吃?

用户99132938999


高端的食材+原始的烹饪=舌尖上的美味。

像我们农村办宴席肉类的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在熟悉的人那里买来或者自己家本来养有的猪、鸡、鸭、鹅之类的肉食。知根知底,农村大部分养的都比较原始,所以质量比较好。

还有就是蔬菜一类,都是自家种的吃的放心。

在农村宴席上的菜式虽然没有外面大酒店的多种多样,但是酒店为了色香味,你都不知道他加的什么料,还有食物的来源和品质你也不敢保证。农村的就不一样质量放心,份量足。

我们那里没有外包的,都是叫本村的或亲戚厨艺好的来帮忙做菜,分工明确,有的男的杀猪鸡鸭鹅,有的搬桌椅,女的有的洗碗,有的洗菜,一面干活一面聊天。现在想想那场面真的好亲切。也很庆幸这样的传统现在还能继续。

总的来说农村宴席好吃一部分是因为在自家地方吃的比较随意,还有就是自家地方知道自家地方人的口味,比较合胃口当然觉得好吃啦。最后一点好的食材最重要哦。


爱已留守


因为农村的宴席每个人都是做自己擅长的菜,就像如果我们家乡办酒席的话,他们请人做饭,请人都会请我奶奶去做饭,请我二姑进大厨房!因为他们觉得我奶奶煮的大锅饭很好吃,而大锅饭一般又比较难控制,容易煮不好!

我听我奶奶说有一次一家人办酒席的时候,做饭的那个婆婆饭没煮熟,都是夹生的,又来不及再煮,所以那次来吃酒席的人好像都没吃饱!农村办酒席分大厨房和小厨房,大厨房做炖菜和肉菜,像炖鸡和肉炖笋子之类的!

小厨房呢,就负责凉盘和蒸的和炸的,其实相比来说小厨房要做的更多,更麻烦!我一般去帮忙的话从来都不会进大厨房和小厨房,因为在厨房的人会特别的累,从早忙到晚!就连吃饭都是在别人吃完了之后才能吃!

所以我一般都是做开酒添饭之类的,比较自由,只需要在吃饭的时候去就行了!而且别人也不会让我进大厨房小厨房,虽然我年纪够了,但是资格不够啊,一般能进厨房帮忙的都是一些三四十的人,而且都是一些在厨艺上很不错的大媳妇才可以!





叶子菌


为什么村宴特别好吃?

村宴的好滋味,想必很多人都品尝过,回味无穷。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村宴很好吃呢?

其实,每个地方农村摆酒席无论是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还是现在,都是非常讲究的。

这个讲究,并不是材料有多么的珍馐,而是整个过程参与的人和氛围。

比如我的老家的喜事,主家会提前将办酒席的材料购置回来,不用招呼,村里的左邻右里,没出五服的亲戚就都过来帮忙了。女人们摘菜清洗,男人们搭棚垒灶,一群小孩跑来跑去的,热闹非凡。

言归正传,到了吃席时候,那菜肴真是一个一个的端上来,先上四个凉菜,打开客人们的味觉。

接下来就是熟菜,煎炒烹炸,什么肥而不腻的扣肉肘子啦,还有糖醋鲤鱼排骨,总之热菜就没素的,客人们无不大快朵颐直呼过瘾。到了最后还有特制的甜汤,原料是苹果莲子银耳,别提多好喝了。

总之在我看来老家的村宴就是人家美味!






小民视角


为什么农村村宴特好吃,我来告诉你。农村里办的宴席之所以好吃,主要有几大特点,一是食材新鲜,品种齐全。二是烧菜的师傅是村里大家公认烧菜最好吃的人。三是菜品乡村味十足,自有本村的特色。


就以我们本村来说,村里有民事餐厅,地方宽敞,家什齐全,一溜柴火大灶干净整洁,村里有个什么红白喜事,都在这里操办。

一,食材新鲜,品种齐全。

我们农村人,地里种着菜,圈里养着猪鸡鸭,要是家里想要准备办个喜事,提前就该种的种,该养的养,即使家里的种的蔬菜,猪鸡不够,在村民家买上一些即可。

所以,宴席上的菜都是用这些新鲜的蔬菜和新鲜的肉类做的,比起有些大餐馆里的哪些冷冻食品,大棚蔬菜要好吃得多。

二,烧菜师傅厨艺精湛

农村里烧菜的师傅,虽然不能像大馆子里的那些大厨一样,做出花样多种的菜品,但是,他们知道什么菜要放什么料,要怎么做才好吃。

农村人煮习惯了柴火灶,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要什么火候,要大火的时候,绝不用小火炒,所以,在整个做菜的过程,都会安排有专门减添柴火的人在灶门旁负责。

你说做个什么菜,一头猪宰好洗净拿来,大师傅心里就有底了,因为菜谱是提前制定好了的,菜要好吃,浪费要少,所以请的这个大师傅必须是菜要做得好吃,还要有经验。

三,菜品乡村味十足,有本村的特色

到农村里吃宴席,每个人都深有体会,都知道那个村的特色菜,一想到就会不由自主的说,那村子的什么菜什么菜好吃,大师傅真会做。


就好比是做法虽然一样,但用料和手法不同,味道也就不同,就如我们这里县城边的几个寨子,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我最喜欢到小街做客,因为他们那里的舂菜是最好吃的,别的寨子都做不出来那种味。

总之,农村宴席好吃,不仅仅是有以上这些特点,还有一个就是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乡里乡亲的人们在一起吃饭,氛围好,气氛好,有一种愉悦的心情,心情好,吃什么都好吃。


泥糖小丫


小张有观点

农村村宴为什么特好吃,前几天还在村里吃朋友结婚的宴席,确实是挺好吃的,特别是做的肚丝汤,酥肉汤,鸡蛋汤都特别的好喝,喝出了小时候吃酒席的味道,感觉除了调料以外还有用的是柴火和大铁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做承包做酒席宴也都是老手了,现在不允许烧柴火,现在的饭店也做不来这样的味道,十里八村只要是在农村办酒席都是找的他们,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也是一辈儿辈儿传下来的,再加上原始的做饭方法,所以很好吃味道很鲜美,没吃过的可以到村里的年轻人结婚了,去尝一尝绝对的不错。




港区小张


的确如此,小时候,总是很期盼年底的时候,一旦进入腊月,农村结婚的婚礼会一波接一波,作为小孩,最爱的就是能够跟在大人背后去参加喜宴,喜宴会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那时候的物资还是有些匮乏,但不影响美食在我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象,直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儿时吃喜宴的事情,虽然现在的生活好多了,各式各样的美食都不在匮乏,但还是对农村的村宴念念不忘,一方面是它的食材选择,烹饪方法,都是大都市星级厨师无法比相比的(厨艺除外);其次,氛围好,参加村宴的基本都是本村的人或亲戚朋友,大家聚在一起,不觉得生疏,可以有说有笑,氛围很热闹。最后,就是厨师的厨艺是获得村民认可,作为村厨,往往都是在十村八里远近闻名的厨师,厨艺了得,能够了解村民喜欢吃的食材爱好和口感,加上农村村宴都是支大锅、烧柴火,这样明火炒出来的大锅菜,味道上甚至要略胜于用煤气灶炒出的味道。

现在生活在城市里,越来越难以有机会再参加村宴,但对村宴的怀念是无法忘却的,也许对于村宴的留念是一种情怀,但也更可能是一种难以抹去的乡愁。


切勿轻信他人


确实!在农村吃村宴的时候会感觉特别好吃,而且吃完后有一种还想再吃一次的感觉,尤其是在外地的时候,真的很怀恋那种味道。

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每次有亲戚家办大事的时侯:如小孩子过生日,操办婚礼,亲戚家生小孩。我就特别的兴奋,因为马上就能去吃我梦寐以求的村宴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人多热闹

在农村办宴席的时候十分热闹,有各种各样的节目,人很多,几乎是一家办酒席,全村来吃饭,好像过节一样,十分的热闹。

2. 大鱼大肉、菜肴美味可口

主家举办宴席的时候,一般都会对食材精挑细选,即便是家里条件不怎么好,他们也会尽自己所能的拿出最好的饭菜来招待宾客,各种鸡、鸭、鱼、肉,虾等诸多美味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在现在或许已经很常见了,但在当时,我们平常在家里事很难吃到这些东西的,而且价格很贵。

3. 食材新鲜

农村里面办宴席的时候,食材非常新鲜,疏菜基本上都是自己家里种的,不会打农药,吃着安全放心,鱼基本是从河里捕捞的野生鱼,味道非常好,猪肉也是土猪肉,吃着非常的香。

4. 宴席气氛好

大家一起吃宴席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规矩,虽然条件很简陋,但是大家却不怎么在乎,在饭桌上,大家都开心的交谈着,一边吃着美味的菜肴,一边喝着美酒,叙说着自己过去这段时间的经历,气氛十分好。





CJ小陈


大家好,我是乡乡小厨,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为什么农村村宴特好吃?”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大家之所以觉的村宴好吃,主要是由①村宴本身的特点②所选用的食材,③村宴厨师④烹饪方法⑤吃村宴的氛围,这些因素决定的。


村宴的特点

农村村宴是一般是农村人红白喜事,生孩子,老人过生日时的一种聚餐活动,一家有事,家家随礼帮忙,图的就是一个热闹,要的就是人气。我们老家称这种行为叫做待客。我小时候家住在农村,没少参与这种村宴活动,每次谁家有什么待客的村宴,我们家就派我当做代表去参加。村宴一般都是露天举行,农家的院子里,门外的空地上,都可以摆上桌子。因为男人喝酒,所以男人们坐在一桌,女人们和小孩围坐在一桌。一般都会摆个几十桌,院子里两口新垒的煤火灶,灶上是两口散发着热气的大蒸锅,炉膛里是红红烟煤在燃烧。旁边的大木板上摆满了做好的凉菜和准备好待炒的材料。脖子里搭着白毛巾的乡厨们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指挥着助手们如何操作。帮忙的乡亲们准备着把做好的凉菜摆上桌。先到的乡亲们会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张家长李家短,谁家的老母猪生了几个猪仔,谁家的小子娶了隔壁村的谁家的闺女,唠不完的家常。


村宴的食材

村宴的食材一般会就地就近取材,农村农家养的猪,鸡,鱼塘里的鱼,腊肉,腊肠,鸡蛋,自家种的葱,姜,大蒜,土豆,蔬菜,还有自家榨的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土货,城里人是买不到的。比如有的主家为了孩子办婚宴提前养的猪,待客时杀了做成席,或者是用村里乡亲们自家养的猪杀了吃不完卖的那种,猪肉的味道和城里猪肉的味道是不同的,可以说更有猪肉味,小时候吃到的满嘴流油,唇齿留香的那种味道。再比如农村自己用传统工艺压榨的花生油,菜籽油闻起来香味更浓郁,烧出的菜更好吃。这也是让城里人羡慕不已的。


村宴的厨师

做村宴乡厨都是深藏不露,隐于民间的大师级厨师,技艺超群,乡厨的手艺通过言传身教一代代传承下来。每一个做村宴的乡厨都有自己的绝活,一个人负责几十桌上百桌的统筹和菜品的设计,没有几年的功力是做不下来的。乡厨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够利用食材本身的特点,用很少的调料,制作出非常美味的菜,大家都知道过去农村的调料都很少,油,盐,酱油,醋,糖。但是做出的菜都很有特色,激发出食材本身的味道。这是难能可贵的。乡厨一般都是师傅带徒弟,在实践中得到技艺的提升。不像厨师学校的学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这里没有理论,只有实践。我表弟结婚时,请的乡厨做的一手好压肉,就是将猪头肉,猪耳朵卤制后,切丝,用肉汤搅匀,用结实的木板压上去,盖上重物。最后成型后,切薄片做成凉菜,非常爽口好吃。我父亲也说他遇到一个做村宴的大厨,做的烧鱼块无人能敌,鱼块外酥里嫩,去皮的花生米清脆,木耳劲道,酱汁浓郁。至今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烧鱼块。



烹饪方法

农村的村宴大多采用蒸,焖,烩和大锅炒的烹饪方法,其中需要蒸制得有酥肉,扣肉,酥鸡,酥鱼,蒸全鸡,蒸鱼,八宝饭等等。大锅蒸制让食材完全的在高温下均匀的受热,不受任何约束。在蒸汽中不断释放出它本身的味道。我们老家传统宴席以十三碗最出名,都是经过大火大笼蒸制,再浇上用肉汤调好汤,撒上一把芫荽,汤鲜味美,肉质酥烂,原汁原味,难怪人们会觉得村宴好吃。大锅烩菜是主家办白事上招待亲朋和帮忙乡亲们,我奶奶去世时,请的几个厨师,做的一手好烩菜,白豆腐下油锅炸完之后,从中间横刀切一刀,然后再切成细细的豆腐丝,猪肉切成条,用盐和十三香腌一下,裹上厚厚的湿红薯淀粉,炸成酥肉,最后将豆腐丝,黄豆芽,酥肉,木耳,粉条烩成一大锅烩菜,几种食材越煮越香,味道越能出来。我两个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堂哥都夸这个烩菜好吃,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


村宴的氛围

吃村宴的人都是一个村的,乡里乡亲,多年的老街坊邻居,大家都相互熟识,有共同话题,在一起吃饭不受约束。大家在一起吃饭很开心,边吃边聊天,还能增进感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真遇到事时,说不定还得指望邻居。农村人比较朴实实在,没那么多心眼,参加村宴时大家都很放松,心情很好,心情好了,不知不觉会食欲大增,胃口大开。城里一般都住的楼房,有时候对门邻居住了半年了还没说过话,生活节奏也比较快,宴席一般在酒店举行,很多人都不认识,各吃各的,没有交流,吃完饭匆匆忙忙的走了,没有农村村宴的气氛。



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为什么农村村宴特好吃?”根据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经验作出的回答,村宴的特点,食材,厨师,烹饪方法,氛围等独特的特点,让农村村宴成为让人羡慕的美味。我非常怀念小时候吃村宴时的情景,和小伙伴们一起吃肉,吃菜,喝我们当地有名的银梅口乐。


乡乡小厨


在农村,一般恰逢乔迁、结婚等重大喜事时,一般都会大摆十几桌喜宴来邀请十里乡亲过来庆祝,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悦,乡下宴会菜品味道自然不是文字所能润饰的,掌勺大厨一般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名厨,一般哪家办喜宴都会找他那种,其烹饪技艺虽然没有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号称大厨的细腻,烹饪原理也一知半解,但其烹饪出来的菜品深得人心,吃得闲不下嘴来称赞,毕竟这手艺也是好几代人的传承与沉淀哪。

印象中在家乡的日子,从小到大都特别盼望村宴,一旦又听见哪家要办喜宴了,激动得小脚丫子乱蹬整晚睡不着觉,第二天一大早就屁颠屁颠地赶过去占个位置,作为从小吃这种喜宴吃到大的娃,对于村宴,心醉神迷。

那为什么农村村宴特好吃?

这个于俺看来,这跟农村的饮食文化有很大的联系。

⑴首先,农村的生活一般都是粗茶淡饭,勤劳的中国人民勤俭节约,在过去,至少在俺小时候的记忆里,是不怎么富裕的,印象中贫穷带点饥饿,面瘦肌黄写在脸上。

粗茶淡饭是日常,逢年过节才会有点鱼肉去喂喂肚子里的馋虫,你想想长时间过着油沫都少见的生活,突然就来一顿秀色可餐的美味,大鱼大肉,关键是分量还足,不用像在家里一样人多担心不够吃得看着吃,在村宴上,完完全全可以敞开肚皮放开了吃,一桌子都是乡里乡亲,环境舒坦也没有什么拘束不好意思的,就是吃,大口吃。

⑵还有就是喜宴所用的食材都是相当新鲜的,就那我那边来说,海鲜产品是当天直接在渔港码头直接购买的,所用的鸡啊、鸭啊什么的都是乡下散养的,都是现杀现做,没有中间商,再加上大厨精湛的手艺,烹饪出来的菜品自然令人垂涎欲滴。

总结

不过现在回家比较少能够吃到村宴了,现代人结婚一般倾向去酒店办喜宴,只有一些乡下乔迁的喜宴我们还能赶赶场子,感概这一代的娃就比较少有机会感受我们小时候奔赴喜宴的幸福了。

不过,花开花落,本是寻常。

这代人自然有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小时候,吃喜宴,是满足,更是幸福。


大东zhu


的确,我也觉得农村宴席特别好吃。

只有在农村吃宴席,我才有吃席的感觉。

在农村吃宴席,所有食材都是自己加工制作,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在饭店吃宴席,总觉得只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吃饭,没有多少宴席高兴的感觉。


1994年之前,我们村里但凡有婚丧嫁娶、满月酒的,都是在自己家里待客。提前二、三天都开始在院子里砌大灶火,厨师根据有多少客人、多少桌,开始下菜单,主家专门安排人前去采购。待客前一天,开始满村里借大方桌、长条凳。

那时村里凡有吃席的,我们家都会出礼,然后我都会随俺奶前去坐桌吃席。小时候本来家里条件也不好,一个星期能吃一次肉都很不错了。那在坐桌吃席时,我是专挑肉吃,长条红烧肉我小时候都能吃下去2块。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条件的好转,1994年到2000年之间,我们村里是有在家里待客的,也有在饭店待客的。那时觉得去饭店吃饭要花很多钱,一听说谁家谁家在饭店待客,赶快看看是不是星期天,如果是星期天,我也能去成。

进入2000年之后,村里有婚丧嫁娶、满月酒需要待客的,几乎没有在家里待客了,全都是在饭店里待客。

起初的那些年,觉得饭店里待客虽然钱花的多一些,但是菜量真的很实惠,味道也好,最主要的是省去了自己买菜、自己做的麻烦。

但是在饭店里待客时间长了,感觉饭店里是千篇一律,饭菜做法、味道大同小异。然后又开始怀念农村酒席的味道,心里总想着,哪在有机会了再去农村吃宴席。

今年3月底,和胡哥去邙山吃了一次宴席,时隔多年后重新感受一下农村宴席的味道。

大灶火、大蒸笼、端调盘、大方桌、长条凳。


农村待客自己在家里做的酒席,并没有城市中饭店酒席的味道好,但是农村吃酒席有热闹的场面,有吃“席”的感觉,我也非常喜欢在农村吃酒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