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這些城市一邊調控加碼 一邊戶籍放鬆

4月23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陳偉表示,2017年住建部繼續對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嚴查態勢,在16個熱點城市共查處了654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和2295家中介機構。下一步將持續整頓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加大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整治力度。


統計局3月數據環比看,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1%;二手房價格繼續下降,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漲幅均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二手房價格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各城市從限購、限售、限價,房貸首付、利率等不同層面的抑制投資投機。春節以後房地產市場開啟新一輪調控加碼潮,本輪調控成為2016年“930”政策後掀起的第五輪樓市調控。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今年前3個月,全國主要城市發佈房地產調控已超過76次,疊加4月份青島、濟南、瀋陽、海南等地的調控措施,年內各地累計出臺的樓市調控措施已超過80次。

熱點二線城市、區域中心城市、北上廣外溢城市成為調控加碼的主力,限購限貸之後,限價限售成為重點手段。眾多的三四線城市也加入調控的行列,大多數為一線城市周邊衛星城市,因為價格外溢和政策擠壓造成需求湧入,從而出現房價過快上漲。

領漲龍頭城市深圳,嚴格“三價合一”。

大力整頓市場,規範操作流程,實行網籤備案價、銀行評估價、交易計稅價完全統一,避免房產交易中的金融風險和暗箱操作。新房市場影響相對較小,對於“低評高貸”、“騙貸避稅”等市場不良現象進行打擊,二手房市場影響比較明顯。

準一線城市杭州, 限購政策再加碼。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地產市場調控精神,促進杭州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根據市政府決定,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提出商品房購買公開搖號,實行全程公證的措施,一次打擊不公平操作、捂盤惜售等行為。

西南中心城市成都, 限購政策再升級。

成都市人民政府突然發佈《關於完善我市住房限購政策的通知》,該《通知》不僅要求買房人必須連續繳納24個月社保,而且連二手房都處於此次調控的範疇。購房者在住房限購區域購買二手住房的,應符合文件規定的購買商品住房條件,且只能新購買1套住房(包括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4月17日 東北中心城市瀋陽加碼限購!

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家庭暫停購買限購區房產。對瀋河區、和平區、渾南區(三環內)3個區實行限購政策。並將購買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的限售範圍擴至全市行政區域(不含遼中區、新民市、康平縣、法庫縣)。

4月18日 山東中心城市青島限購升級!

本地戶籍限購2套,取消原不貸款可購買多套的政策。外地戶籍限購1套,需連續12個月社保證明,現補繳社保納稅無效。在本市範圍內新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滿2年後方可上市交易,延長到5年方可交易。

4月22日 海南全島限購!

4月22日晚,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通知》,通知要求海南全省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確保海南建設用地總量在現有基礎上不增加。

三四線城市庫存在繼續減少,在一二線城市進入補庫存後,三四線城市也開啟庫存短缺時代。2018年一二線城市將持續平穩,而三四線城市將運行在高位,樓市調控政策繼續蔓延到三四線城市。

近日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政府辦公室發佈了城區新購商品房限轉的通知,通知要求,凡是沂水縣戶籍人口購買的新建商品房,兩年內不準交易,外地戶口三年內不準交易,並且指出發佈該政策的目的是嚴控投資投機性購房,這一政策是山東省第一個縣城發佈的限房令。

而另一方面,各城市都在各種放鬆戶籍,學歷、投資、購房都已經不是門檻。甚至部分先進城市,大量發放福利,不僅是創業資金甚至還有購房補貼,藉此吸引人才。

西北中心城市 西安

落戶門檻最為寬鬆,只要身份證和學生證即可網上預約落戶,據說有20萬人報名。而剛剛西安再次擴大力度,全面開放在西安創業的35歲以下企業法人、股東和企業員工落戶大西安,戶籍新政助力打造青年創業之城!所需材料依然是兩證,企業法人代表身份證和企業工商營業執照。如此大的開發力度,相信會吸引不少年輕人,給古城注入活力。

東南中心城市 廈門

推出重磅政策,納稅額度兌換購房資格。為了鼓勵引進和留住人才,吸引外資投資增長,《廈門市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正式出臺!2018年-2022年,廈門外商投資企業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1000萬美元及以上,且投資我市重點發展產業項目,給予企業員工以下鼓勵:1.對於年繳納個人所得稅達8-25萬元(含)及以上的員工,以上的部分給予50-100%補貼。2.年繳納個人所得稅5萬元及以上的員工如果是非廈門戶籍,給予參照本市戶籍人員條件在廈購買商品房住宅,可購買2套、不受社保繳交年限限制。3.員工在該企業服務滿3年並已繳交社會養老保險費用,繼續與該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落戶本地。購房資格和購房補貼一步完成,一箭雙鵰。

珠三角重點城市 珠海

4月24日下午,珠海市舉行人才新政新聞發佈大會,宣佈正式出臺《關於實施“珠海英才計劃”加快集聚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的若干措施(試行)》。措施提出,珠海市區兩級財政每年為人才花錢將突破25億元。頂級人才就不說了,150-600萬的獎勵,工作8年表現突出贈送200平住房。深化和拓展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經評定為一、二、三類高層次人才,分別享受100萬元、60萬元、30萬元獎勵;還可申請200萬元、140萬元、100萬元住房補貼,或選擇按與政府各佔50% 的比例,分別購買160平方米、120平方米、100平方米的共有產權房,在我市連續工作滿10年可獲贈政府產權份額;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申請公積金貸款, 額度可放寬至我市最高上限的5倍。實施人才安居工程。成立珠海市安居集團,通過整合現有人才住房資源及新建、購買、租賃、配建等方式,未來五年等集不少於30000套人才住房,用於妥善解決各類人才安居需求。

如今的市場成交量已經開始進入下行趨勢,但是價格因為短期的供求關係難以平衡,房價仍然在高位波動。投資渠道的狹窄,也讓房產投資的資金還是源源不斷,從調控之後的郊區和公寓升溫便可窺見一斑。而調控的邏輯在於:多套購買不能貸款——減少金融泡沫風險、持有年限增長——減少買賣頻率、增加相應稅費——攤薄整體收益。總之長效綜合機制,實行差異化,是減少財富人群在房產的投資,更好的解決剛需的住房需求。而整體供應增加不足,城鎮化加速和二胎放開的情況下,需求的增加很難抑制,供需矛盾不解決,調控政策的緩兵之計,也解決不了房價上漲的問題。

與此同時各大城市都在展開“搶人大戰”,從放寬落戶門檻,到增加福利補貼,再到釋放購房特權,無疑也是在為城市發展積蓄後備力量。從各地公佈的細則看,主要特點集中在三方面: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高學歷有技術的精英人才、創業型的公司和青年人。只有當產業落地和人口導入同步實現,安居和樂業相輔相成,城市才能持續的發展,產生更多的剛需和改善,投資佔比降低,房產泡沫減少。即使房價上漲,也是有相應經濟發展、收入提高作支撐,市場才會持續健康發展。相比眾多二線城市的發展野心,青島的房產調控和戶籍新政,對未來的發展真心沒多大含金量。

盤點:這些城市一邊調控加碼 一邊戶籍放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