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15首詩詞裡的我都是些什麼形象?


鄧艾:15首詩詞裡的我都是些什麼形象?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已是春三月,依然要提醒大家要注意防護。本篇依然是涉及鄧艾的詩詞,之前的文章裡提到了14首,這裡還有餘下的15首。

《棋》 明 胡應麟

一枰秋色裡,時翻古人局。飛霜擊畫廊,鄧艾收西蜀。

【鍾會:毫無存在感的我】

《圍棋歌贈黃生應魁》 明 胡應麟

猛若重瞳戰鉅鹿,奇如鄧艾收西蜀。

【截取,同一個作者,同樣的用詞,或者說擴寫】

《後圍棋歌再贈黃山人》 明 胡應麟

含枚定陶襲項梁,卷甲陰平走鄧艾。

【依然是截取了兩句,還是同一個作者,多了些細節描述,“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

《寄錢淮南·其二》 明 袁華

全吳分閫鎮殊方,坐擁貔貅十萬強。蓄谷廣田推鄧艾,運籌決勝屬張良。

儲胥蔽日清江浦,䆉稏連雲白水塘。時憶壯遊興感慨,相思目送雁南翔。

【難得有人提及鄧艾當年屯田的事蹟,魏國江淮間的糧草儲備有著他的功勞】

《收復漢中恭紀二首·其一》 清 王材任

魚貫懸崖鄧艾軍,銜枚一夜度連雲。巴渝從此俱安席,莫待相如《諭蜀文》。

【當年司馬相如曾赴巴蜀宣諭,】

《念奴嬌·寄董玉虯侍御秦中》 清 陳維崧

黑窯秋夜,記臨風痛飲,黯然言別。我去汴城君繡嶺,一樣前朝陵闕。

麥積山高,木皮嶺滑,度隴何須怯。漢家節使,天邊鐃吹不絕。

且自擲帽狂呼,繞床大叫,盧採輸誰喝。莫聽渭橋嗚咽水,殘了秦時明月。

鑿空張騫,縋兵鄧艾,此事真人物。驪山山下,料應紅樹如血。

【“縋”即繩,依然指的是當年奇兵天降的鄧艾,後人讀史讀到此處也會覺得難以置信】

《甲午歲暮感事詩·其六》 清 張洵佳

憤激沈淵事可哀,招魂湘水幾時回。林逋未遂觀梅去,鄧艾枉教伐蜀來。

腹葬江魚多白骨,身隨戎馬付紅埃。洪濤十丈鯨鯢盡,慘霧漫空鬱不開。

【鄧艾功成名就時年事已高,緊接著還遭人誣陷】

《詠史三十一首·其十八》 清 黃毓祺

鄧艾下巴蜀,漢使跪奉璽。

【截取,然而鄧艾接受劉禪投降也被認為膨脹了,沒有等君主過來享受下】

《智者橋》 清 劉寶樹

杖策郊坰外,長橋臥遠村。品題三字重,名姓百年存。

地豈劉纏國,田非鄧艾屯。畫川風景異,流水斷柴門。

【這也是認可鄧艾在屯田方面的成績】

《邊詞十三首(並客燕時到馬水口及宣府之作)》 明 徐渭

四壁龍門鐵削圍,枉教鄧艾裹氈衣。莫言虜馬愁難度,即使胡鷹軟不飛。

【鄧艾:因地制宜,還記得我當年每次見到高山大澤都要琢磨軍營要何處安放嘛】

《與客登壺山絕頂》 宋 劉克莊

十里稀逢寸地平,且無木影蔭入行。鳧飛難學王喬舄,魚貫全如鄧艾兵。

樵子獻花簪帽重,山靈供水入瓢清。捫蘿莫怪匆匆下,恐賺林僧束炬迎。

【陳普、劉克莊、陳維崧這幾位經常能在提及三國人物的詩詞中看到】

《題蜀山圖五十四韻》 明 李昱

赤符重烜赫,白帝謾遷延。莫哂姜維閣,休誇鄧艾氈。

【只截取了兩句,歷史人物的事蹟就在這,只是取決於引用者的立場】

《哭宜春義士彭維凱》 元 郭鈺

風折旗竿臥落暉,殘兵揮淚脫戎衣。徒聞即墨田單在,不見成都鄧艾歸。

獻凱何時承寵渥,爭名自古抱危機。宜春元帥還相問,近報洪州未解圍。

【鄧艾人確實沒能回去】

《題煙江疊嶂圖》 明 王汝玉

鄧艾功勳誇一時,武侯忠義垂千世。

【兩人在後世名氣相差極大,鄧艾的後人連為他洗刷冤屈都費勁】

《送沙子雨往安南》 清 屈大均

唐蒙奇道在掌股,鄧艾裹氈當有神。

【成則功名,死則死矣】

關於鄧艾的詩詞,就到此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