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小人物:從賈芸的舅母看人物塑造的千人千面

紅樓夢作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一部封建社會的時代縮影。

上至達觀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涉獵,作者語言真實鮮活,往往三言兩語就勾勒出一個活生生的形象。

即便是不起眼的龍套也有鮮明的個性。這也正是紅樓夢從時間長河中脫穎而出、屹立不倒的魅力之一。

賈芸的舅母就是這樣一個戲份雖少,卻讓人眼前一亮的小人物。

她是紅樓夢史詩鉅著中的路人甲乙丙

紅樓夢裡對已婚女性的稱呼參考她們的社會地位,貴族階層比如"王夫人" 、“鳳姐” 等,是稱呼她們本身的姓氏名字;

而底層百姓統一冠夫家名,比如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 小廚房奪權的"秦顯家的", 吊死的“鮑二家的"。

賈芸的舅母就是"他娘子"了。

“他娘子”勢力的人物形象

“他娘子”全書只有一段話,83個字。是一個戲份最少的小龍套,她的出現是為了側面烘托賈芸的不得志。

彼時賈芸為了改變自己經濟上的窘境,想置辦些像樣的禮物送給賈璉,好接下大觀園種花樹的活,於是他找舅舅幫忙週轉。

紅樓夢小人物:從賈芸的舅母看人物塑造的千人千面

卻被舅舅搶白了好一頓,賈芸面子掛不住要走:

賈芸聽他叨叨的不堪,便起身告辭。

卜世仁道;"怎麼急的這樣,吃了飯再去罷。"

一句話尚未說完,只見他娘子說道:"你又糊塗了. 說著沒有米,這裡買了半斤面來下給你吃,這會子還裝胖呢。留下外甥捱餓不成?"

卜世仁說:"再買半斤來添上就是了."

她娘子便叫女孩兒:“銀姐,往對門王奶奶家去問,有錢借二三十個,明兒就送過來."

顯然舅母對他的到來是非常不歡迎的。

如果說舅舅還有一些真真假假面子上的客套,在舅母這裡就是一口熱飯都不給,直接下逐客令了。

兩口子一問一答,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但凡有一點知情識趣,都待不下去。

果然賈芸一連說了幾個"不用費事“,去的無影無蹤了。

紅樓夢小人物:從賈芸的舅母看人物塑造的千人千面

處過人生低谷的人,對這段話應該會有強烈的共鳴。不得志的時候,是會連親戚也看不起,唯恐避之不及的。

藝術來源於生活,曹雪芹前半生錦衣玉食,後半生窮困潦倒。“門庭冷落車馬稀”,想必沒少遇到過這樣的“舅母們”

“他娘子”們群生像

“他娘子”在紅樓夢中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

  • 落井下石的王仁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

為了錢,在賈府敗落後不顧世家情分、不念骨肉親情將親外甥女變賣給妓院;

  • 嫌貧愛富的封肅

甄士隱因丟了女兒,家又被一場火燒了個乾淨,不得已投奔岳父封肅,岳父並沒有什麼好臉色對待

今見女婿這等狼狽而來,心中便有些不樂;

好歹女婿以往是望族,有些銀子傍身,便半哄半賺,些須與他些薄田朽屋

封肅每見面時,便說些現成話,且人前人後怨他們不善過活,只一味好吃懶做;

甄士隱鬱結在心,一二年後跟隨跛足道人出家,開啟了紅樓夢浩浩蕩蕩的篇章。

紅樓夢小人物:從賈芸的舅母看人物塑造的千人千面

除開以“他娘子“為代表的勢力形象,紅樓夢中也不乏古道熱腸的暖心小人物

  • 出生入死的焦大

一罵成名的焦大是寧國府裡歷經了幾代的下人,雖是奴才,主子們卻大都不敢開罪他。

只因他從小兒跟著太爺出過三四回兵,從死人堆裡把太爺背了出來,得了命;自己挨著餓,卻偷了東西來給主子吃;兩日沒得水,得了半碗水給主子喝,自己喝馬溺。

這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小人物

紅樓夢小人物:從賈芸的舅母看人物塑造的千人千面
  • 輕財尚義的倪二

以放高利貸為生的倪二素來就有義俠之名,得知賈芸在舅父舅母處碰了釘子後,氣憤填膺,主動借給賈芸十五兩銀子。

不要利錢、不立字據、不問還期。

紅樓夢小人物:從賈芸的舅母看人物塑造的千人千面
  • 知恩圖報的劉姥姥

劉姥姥受過賈府兩次恩惠。

第一次賈府施捨她二十兩銀子,第二次送給她一百兩銀子和無數禮物。

劉姥姥因此買房置地過上了殷實的日子,卻在賈府落難後,又變賣家產救出巧姐。

紅樓夢小人物:從賈芸的舅母看人物塑造的千人千面
  • 不計前嫌柳湘蓮

柳湘蓮因被薛蟠調戲,痛打了他一頓,薛蟠放出話來要讓他家破人亡。柳湘蓮因此遠走他鄉,兩人從此接下樑子。

沒想到薛蟠在外販貨物時遭遇強盜,湘蓮仗義相救冰釋前嫌。

誰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夥強盜,已將東西劫去。不想柳二弟從那邊來了,方把賊人趕散,奪回貨物,還救了我們的性命。我謝他又不受,所以我們結拜了生死弟兄,如今一路進京。從此後我們是親兄弟一般。

紅樓夢小人物:從賈芸的舅母看人物塑造的千人千面

……

紅樓夢有幾百號小人物,他們的生平遭際,構成了人性冷暖。作者賦予了他們獨立的生命力,他們不再是呆板的背景符號,而是像綠葉一樣承托起紅樓夢這個龐大的社會體系,他們個性鮮明的舉動促進了情節的發展,三教九流各司其職,匯聚成一場真實的社會影像

千人千面,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讀懂了這些小人物,也就讀懂了作者的 “其中味”,讀懂了人生。


注:

  • 本篇依據通行本前八十回解讀
  • 圖像剪輯自87版電視劇《紅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