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个下嫁汉人的公主,家破人亡,丈夫和幼子都被康熙杀死

大家都知道《鹿鼎记》里的建宁公主,时而美丽大方,时而刁蛮任性,她和韦小宝的故事也是一段佳话。但“建宁公主”的原型和硕恪纯长公主,她的人生却并非常悲剧,丈夫和孩子都被自己的侄儿杀死,而自己也在漫长的悲痛里郁郁而终。

公元1642年1月,皇太极庶妃奇垒氏诞下一女,起名阿吉格,初号和硕公主。和硕公主是皇太极最小的女儿,所以在宫里十分受宠。

清朝第一个下嫁汉人的公主,家破人亡,丈夫和幼子都被康熙杀死

公元1643年9月,皇太极驾崩,次年,顺治帝继位,年仅6岁,朝政由摄政王多尔衮协助。同年八月,迁都京师(今北京)。

公元1647年,晚明降臣吴三桂被调回京,次年又被调镇守汉中。顺治帝忌惮吴三桂恐有“反清复明”之心,便留下长子吴应熊,以此牵制吴三桂。

吴应熊随了父亲的性格,为人耿直刚烈,相貌也甚是俊朗,步履矫健,颇有将门风范,在京城内颇有名声。但吴三桂却对此并不满意,屡次要求将儿子送还,却遭到顺治帝的婉拒。

公元1653年,因吴三桂平定四川有功,顺治帝便将十三岁的和硕公主下嫁给了十八岁的吴应熊,封他做了“和硕额驸”,赐三等子爵。

而和硕公主,也成了清代历史上第一个下嫁汉人的公主,而她悲惨的人生,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和硕公主心里面十分清楚,自己是牵制吴三桂的联姻工具,即使心里百般不愿,但也不得不认命。当时,公主与吴应熊的关系还挺好,头几年,公主便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

清朝第一个下嫁汉人的公主,家破人亡,丈夫和幼子都被康熙杀死

公元1657年,吴三桂彻底摧毁了明朝的残余势力,被封为平西大将军,和硕公主也因此晋封为和硕长公主,而吴应熊也获得了太子少保的头衔,一家顿时风光无限。

公元1659年,吴三桂攻下云南后,彻底获得了顺治帝的信任,顺治帝让他在云南开藩设府,总管云南的兵务。此时,和硕长公主也晋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吴三桂想让吴应熊带着公主去云南,但吴应熊担心公主不适应,同时也不愿放弃朝内官职,便拒绝了。

公元1661年,吴三桂出师缅甸,擒杀了桂王永历,而此时的顺治帝已病入膏肓,对于吴三桂也变得极其纵容。吴三桂在朝廷威望盛极一时,一切活动都“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这使他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央的统治,建立起藩政,手握重兵。

这年,顺治帝驾崩,次年,康熙帝继位,封吴三桂为亲王,除云南外,还兼辖贵州。

公元1663年,康熙帝以云贵无叛乱的理由,收缴了吴三桂的大将军印,并对其在兵力上加以辖制。这激化了吴三桂与康熙的矛盾。

清朝第一个下嫁汉人的公主,家破人亡,丈夫和幼子都被康熙杀死

公元1667年康熙帝亲政,为了维护中央对地方的管制,有意于执行削藩政策。

但为了稳定吴三桂,康熙将吴应熊晋为少傅兼太子少傅。

1673年11月,吴三桂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

公元1974年,康熙帝以谋反为由,杀了吴应熊和他的两个长子,将和硕长公主幽禁起来,和硕长公主苦苦哀求,康熙帝念在长公主对朝廷有功,答应留下她两个幼子。

公元1678年,吴三桂称帝,同年八月病死。

公元1680年,康熙帝念长公主“反叛所累、屡年困顿”,解除了长公主的幽禁,但长公主早已心灰意冷,丈夫和儿子都死于自己的侄儿手里,长公主只能每日以泪洗面。

公元1681年,吴三桂从残余势力被剿灭,康熙帝以免除后患为由,将长公主“两名幼子缢杀,诸庶孙斩首弃市”。

从此,长公主家破人亡,变得精神恍惚,府里的装潢从未更改,只因思念亡夫和故子。她痛恨康熙帝,一生都不曾再见过他。

公元1704,时年六十三岁的长公主郁郁而终。死时,身边连守孝的人都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