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人性中的那抹光

今天又看了一次我不是藥神,這部突破了二十億票房的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分,足以證明它的實力不凡。這部電影催淚的地方有很多,很多人都哭了不止一次。影片主要講述了保健品店老闆程勇因交不起房租和父親的手術費,而被迫去印度走私“假藥”,回來後在老呂,思慧,彭浩的幫助下成為代理商,再經過一系列事情後,從平凡的普通人變成了一些人心目中的英雄

我不是藥神——人性中的那抹光

那麼影片的主題是什麼呢,我認為一是批判,批判中國的一部分現實狀況,二就是希望,希望的意義。

程勇販賣警察口中所謂的假藥,比醫院的正規藥價格低很多,諷刺的是這所謂的假藥恰恰是貨真價實可以救命的藥,影片前期是黑色幽默,到了後期,則完全壓抑的讓人透不過來氣,類似韓國批判政府的影片《素媛》《七號房的禮物》有笑有淚,同樣我不是藥神也是批判,批判中國的一部分醫藥體制,當然,不是說所有,而是說,一部分體制還需要改進。

我不是藥神——人性中的那抹光

先講一,為什麼說是批判,在程勇販賣“假藥”

的過程中,他的前妻的弟弟警察曹斌發現了這不是假藥,然而當他告訴局長的時候,局長卻反過來問他是不是違禁藥,違禁藥是不是假藥,這一問讓曹斌無話可說。後來越來越多人的死亡卻讓這些正義的人意識到也許假的不是藥,而是人心。

在這裡要重點寫王傳君飾演的老呂,還有章宇飾演的彭浩,他們或者他們的家人都是患病者,因為吃不起昂貴的正版藥,而和彭勇合作販賣“假藥”,影片中如果以理性的角度分析可能都會說他們是藥販子,然而隨著影片的落幕,我們卻為他們每個人的經歷而落淚,不管是老呂和彭浩最後的死亡,還是思慧的夜店的工作,甚至其他患病者的經歷都揭示了一個字“窮”,窮到什麼地步——家破人亡。

我不是藥神——人性中的那抹光

老呂的死亡是影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讓程勇鼓足了早已遺失的勇氣,當從老呂的葬禮中走出,看著一個個患病者呆滯又絕望的眼神,他彷彿被抽盡了全身所有的力氣,卻點燃了他的決心,即使賠本賣藥,他也要幫助原來的那些患病者,雖然他這能幫原來名單上的那些人,因為他不想坐牢,但也情有可原,因為他也上有老下有小。

而彭浩的死亡同時又是催人淚下的一個點,當警察曹斌告訴他人死了的時候,程勇崩潰的對著他吼,他才二十歲,他不過想活著而已,他有什麼錯,是啊,他有什麼錯,他為了幫助他的救命恩人,寧願替他去死,誰能做到這個地步。去買違禁藥的人又有什麼錯,他們也只不過是想活著。

我不是藥神——人性中的那抹光

臺灣作家林清玄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的苦難,總是不自覺地從我們四周跑出來,我們意識到苦難,卻反而感知了自己的渺小,感知了自己的無力。這句話也同樣適用與我的感受,我們看到了這些人的苦難,卻無能為力,或者說不是無能為力,是我們的眼盲了,心也盲了。就連假藥販子張長林都能做到不供出程勇,也許這是他最後的一點善良。

ee那麼我們這些普通人能否獻出心中的那份善良呢?韓國的有些電影改變了國家,我們中國的電影會不會有這麼一天呢?

我不是藥神——人性中的那抹光

影片的最後,程勇被抓了,然而在警車的外面,卻有千千萬萬的人來送他。這揭示了電影的另一個主題希望,程勇曾經是他們的希望,所以他們才會來送他,反過來這些人也是程勇的希望,為什麼這麼說呢,程勇在警車上哭泣一是感動,感動他們的行為,二,他是開心是欣慰,為這麼多人因為他得到救贖而開心而欣慰,讓他知道了自己的價值,有了自己的希望。

所以說希望對於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希望,生命就不可能延續下去。

這部電影,就是黑暗世界裡的一絲光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