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4(4口之家)+2(2个老人)投保寿险,可以用模型精算出一个费率吗?然后以家庭为单位共享一个保额

黄堇年


1、首先,费率是保险产品设计之初,由保险公司的高管根据盈利计划和市场策略由精算师设计出来的产品费率(又叫产品价格),不是客户来定的!

2、其次保险产品都是保障的被保险人,除了个别意外险可以同时给一家人投保共享额度外,其他重疾险和理财类保险产品都无法共享额度。

3、买保险先要看需求,根据自己的家庭成员情况和自身经济收入可以承担的最大保障支持额度来设计保障方案!不要听其他保险代理人应该买多少额度,自己要先有收支结余,有存款才能买保险,生活都困难,就选择基本意外、医疗险产品,重疾理财就不用考虑了。

4、家庭年收入10万以内工薪家庭,保险支出一般占家庭收入20%左右为宜。具体要看家庭资产负债情况。

5、六口之家,保障方案设计要根据收入水平,预算保障支出能力来设计。如果是工薪家庭,10万以内年收入。则保险方案设计要考虑全面保障,顶梁柱少量重疾配置,老人小孩以消费型高杠杆产品为主。

两个孩子每个孩子搭配学平险(意外、意外医疗)+住院医疗+百万医疗+十万重疾险产品,每年保费支出合计3000元左右,可以获得最高400万疾病报销额度。

两个大人:重疾20万,加住院医疗、百万医疗、意外和意外医疗,两人年交保费预计在13000元左右。

两个老人65岁以下,可以配置意外、意外医疗、百万医疗,老两口年交保费预计在4000左右。

全家合计2万保费,参考年龄段孩子5-15岁,大人30-40岁,老人50-60岁。具体要根据实际年龄和具体产品核算保费。

6、如果家庭收入不稳定,夫妻二人都是农民工,则大人的重疾可以减免,全家保费控制在年交1万以内。

7、对于家庭有积蓄,房车都有,负担小,年收入20万以上,可以把全家人的重疾保额配置在50万以上,则年度保费支出在5-6万左右。

最后,买保险不看公司大小,越是成熟大公司越会考虑股东利益产品费率高价格贵;快速发展的新成立的不久的公司为了战领市场,往往产品保障全费率低更有利于客户。买保险要做全面保障,货比三家!找从业两年以上专业理财规划师做服务。

保险合同是关键,看清条款买对产品比价格便宜更重要。








智赢商道


这个问题如果不是精算师,都估计很难回答啊!(以下话虽难听,但很干货,不喜勿喷。)

你问费率,还要公式,我想说,真的给你了会用吗?何况每家公司都会有自己专门的一套计算费率的偏好,侧重点不一样,保险的价格也会不一样。再说了这个费率就算你计算出来了,就能知道买哪一家的划算吗?保险买了到底划不划算,很多人的判断是我用上了就是划算。开玩笑,你真的要用的时候后肯定会说,还是健康好,千万不要用,理赔了又会说:早知道当初我多买一点,早知道你推荐的某某产品我也买了就好了。我们是人,不是神,没人会知道自己遇到风险的概率的。但是提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准备,总比什么准备都没有的好。

购买保险一定要弄清楚保险的意义和功能。弄清楚我们面对风险时,显性损失有哪些?隐形损失又有哪些?哪些保险是解决显性问题的,哪些保险是解决隐性问题的。这些搞清楚了,你再去看需要哪些保险时,就容易些了。

另外,你这一家四口里两个大人是经济支柱,我给的建议是:重疾(额度能覆盖你们家的负债最好,不能也以负债的70%这样选择),这一块说白了就是经济补偿险,真的理赔了,除了用来做前期治疗开支,大部分也是用来维持家庭各类开销,缺失一个劳动力,可不止是收入减半的问题了。然后配一个可以续保的百万医疗险,然后再配一个特药保险和一个与医保完美搭配的住院津贴险,基本你的大小风险都可以覆盖了。小孩子可以先准备一份重疾,毕竟年龄小保费也便宜,划算,然后就是一家四口买一个公用保额的意外险,基本差不多了,条件允许就看小孩年龄,再配一个医疗险(针对小额报销,小孩生病频率高,家长请假就是少一天工资,这个也会包含一些补贴啥的)。

最后是家里的两位老人。第一年龄不能太大,年龄如果超过65岁绝大多数保险已经不能买了。这时只能选择什么意外骨折险啊啥的。如果还算年轻,去支付宝里领一个免费的防癌险,然后自己再给他们各配置一个防癌险,毕竟在中国,癌症的发病率还是占了绝大多数比例,记住防癌险是消费型的。医疗年纪大了就买不了了,但是有些公司会针对特殊群体,譬如糖尿病患者有保险,如果家里老人有糖尿病,也可以投保,但也要注意年龄是否还在可以购买的范围内。

最终如何配置,还是要看你能承受的预算,按一家四口两个老人来算,大概你要准备差不多三万吧,也不要集中一次性购买,不然第二年你的缴费压力或许会比较大,最后如果因为自身原因无法按时交费,最后不得已选择退保,那也是很不划算的。有计划的分开购买,这样你也可以从购买的那天开始做第二年度的保费准备,可以很好的分散压力。

重点:重疾多次赔付,赔付次数增加额度增加,轻症额度额外赠送,也要多次赔付。不要小看多次赔付,很多患重大疾病的人在恢复期也会有其他并发症出现,千万不要选择两个病种治疗赔付还要有时间间隔的。百万医疗险买可以续保的(我指的是理赔后还可以继续购买的)。再找一个靠谱的,专业的,有责任心的代理人才是王道。


小黄鸭爱学习


你好,下图一方案是我刚给朋友做的参考方案,你的情况也可以参考此方案,目前共享保额的险种有意外险和百万医疗。

图二是2012年保监会给的《公告》建议,特别的保费的控制一定要在合理范围之内。

图三重疾保额的意义。

图四寿险的功能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到你,祝你好运!






韩讲保险


不可以!首先,保险要看4口之家的健康状况如何:有无住院、门诊检查史?或是体检报告异常?因为保险承保的是健康体-对于不同健康状况可能核保结果也会不同,如加费承保-即相比其他健康群体保费可能会有所增加。

其次,保险细分的种类非常多。大的分类: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增额终身寿险);重疾险(定期消费型-带寿险责任,不带寿险责任;终身返还型-单次给付,多次给付等);住院医疗(带门诊无免赔额医疗,无门诊住院医疗,小额社保用药内报销;免赔额1万不限社保用药百万医疗);意外险(1年期意外险,长期交通意外险)等等,具体的太多了。

再者,寿险和重疾险是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性别,交费期限,保险期限不同及保额来计算费率。住院医疗没有性别之分,但是按照年龄-每5年一增长计算费率。意外险没有年龄之分,但是按照职业类别计算保费。

最后,每个人及每个人所在家庭的责任不同,所需的保障也不相同。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规划,之后才可设置适合每个人的保障方案。不同保险的费率计算也不相同。保险是关于家庭及财务规划配置,没有固定模板计算4口或3口之家的保费。但是基本全家的保费预算在10%-15%之间即可。


完美主义的一路是蓝


首先,购买寿险不等同于健康险的随便条件。一个家庭共享保单的合理性,首先要知道4+2的具体年龄,身体状况,收支情况等,一份合理的家庭保障,参考数据有依托,产品方案才会更完美,同时选择一定一定关注各家年报和理赔数据[玫瑰]



淏叙


我没猜错的话,你是想做以家族为单位的团体寿险产品设计对吗?国内暂时没见过以家庭为单位的寿险量身订制产品。

不过现有的已经有很多家庭团险,像百万医疗险,家庭团体意外险,家庭重疾险其实都有家庭共享保额的产品,也有独立保额的。不过大多数是1年期的产品。

我个人理解是,如果针对单个家庭设计,脱离了基础数据建模,是很难的。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你釆样依据是什么?因此,现在这些家庭共用保额产品定价,不可能脱离生命周期表定价,像职业类别,整体死亡率,整体疾病发生率这些数据,而根据这个家庭的数据来设计,保险公司也不不可能这样玩的。因此都必须用基础数据建模。

所以我不太了解你所指的是哪一层意思?

如果说,依托基础数据去建模,我觉得你可以用现在一些家庭团体险产品去做参考。

寿险我暂时没有见过有共用保额的产品。但如果是按基础数据建模,应该是可以的,比起重疾险与医疗险那些,寿险只是身故与全残。

论证过程对于还是交给你,能问出这个问题,证明你才是精算专业的,我只是针对目前现有的产品资讯提供一些协助与思考方向。

[大笑][大笑]


老葱的识险视角


您这个想法 很特别,人才哦!

也是懒人想法。

你看一家六口,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健康状况,不同的财务与消费。

“精算” 二字,是精算师的专用语。针对同质人群,精算师已经算出精确的保费,即费率。我们只要输入个人信息,系统自动出来,20年前我们有纸质费率手册,查表计算总保费,现在都是电子版,系统自动算出。

老人家,如65--85岁,只能买意外保险了,意外医疗10万,意外伤害5万,保费500元。

65岁以内有百万住院医疗,可续到99岁。

0-65 , 孩子与成人,保险产品多多,条件宽松,只要健康,按照需求规划 。

什么叫需求?

因为商业保险,是要缴纳保费,才有利益的,否则失效。

所以得考虑 保费与保额(保险公司赔付金额)

与什么有关?

1: 家庭生活支出(到退休)

2: 住房成本

3: 养车成本

4: 教育成本

5: 赡养老人

6: 自己退休后20-30年

以上就保额,一旦发生风险,保险公司赔付的金额,维持后续的费用。

以三年到五年 为基础,略加10--20万,其他支出成

本。

…………


馨媛日志


模型费率是很难设计的,但是对于4口之家+两老人的设计思路倒是可以提供的。两大人:终身消费型重疾+定寿+意外险+百万医疗;

两小孩:定期重疾+百万医疗+意外险;两老人:百万医疗+意外险

希望以上建议能帮到你


良心保险哥


保险是个性化的设计,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保险需求也不同,寿险又分不同的种类,同种类的保险又有不同的产品,你想简单弄一个模型,然后把家庭套进去,太想当然了,想要做一个专业的顾问还很遥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