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宋孝宗——古往今來第一大孝子

​被譽為南宋中興之主,古往今來大孝子的孝宗是個怎樣的人,他是如何孝順的?他兒子孝順他嗎?請看本集。


孝宗其人


16、宋孝宗——古往今來第一大孝子

宋 孝宗

既然現在軍事上沒有空間完成自己收復中原的抱負,那就用“暴富”在時間上來安慰自己吧!正如俗話說的那樣,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隆興和議換來了與金的和平,一切又恢復了平靜。孝宗把北伐的想法深深埋在心裡,期望用國富民強的土壤讓這顆種子重新發芽。

孝宗由於從小就被養在宮中,高宗對其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教育,什麼父慈子孝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高宗退位,但朝廷就像有兩個皇帝一樣,朝廷大事都是問完了孝宗,再去請示高宗,而高宗也樂此不疲的插手,好在二位沒搞出什麼大的矛盾。


守孝三年


高宗是歷史上少有的高壽皇帝,活了八十一歲才駕鶴西遊。當孝宗聽聞後,失聲痛哭,那場面真是感人至深,隨後兩天茶飯不思,大臣們怎麼勸都不行。


第三天上朝,孝宗表示,自己要遵循儒家傳統,為高宗守孝三年。大臣一聽,WHAT?您是當今聖上誒,咋能這麼搞?於是進言,陛下對上皇的孝心天地可鑑,但是根據皇家傳統,天子都是“以日易月”(就是一天頂一個月)為上皇盡孝,陛下應該遵循舊制。

孝宗說不行,那是我爹!

臣下說,那也不是你親爹啊!而且堂堂天子,天天穿孝服像什麼話?你穿孝服我們能穿新衣服?這不是坑我們嘛?

孝宗不聽還是自己搞自己的,大臣們開始還各種勸,搬出禮法古籍,前朝先例,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後來也漸漸放棄了。

不過孝宗也知道大臣的良苦用心,身為國家元首,天天戴孝,置天下於何地?也略為收斂了些,外面穿正常衣服,該穿啥就穿啥,裡面還是一身縞素。


孝宗禪位


自從高宗去世了,孝宗的身體一直很差,(孝宗一共當了二十七年皇帝,其中二十五年跟著高宗,剩下兩年為高宗守孝,可以說孝宗繩命中高宗是唯一主題)兩年後的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初二,孝宗也效法高宗禪位於皇太子趙惇,是為光宗,自己則繼續為高宗守孝,直至三年期滿。孝宗名為“孝”真是名副其實,也是古往今來天下第一大孝子了,關鍵還不是親爹!


16、宋孝宗——古往今來第一大孝子

宋 光宗

但,老天往往喜歡跟人開玩笑,自己這麼孝順,可是他的兒子光宗卻看都不來看他!


16、宋孝宗——古往今來第一大孝子

李鳳娘

怎麼肥事?原來光宗身體一直不太好,娶個老婆李鳳娘,極為強悍善妒,看不上當時還是太子的光宗身邊的人,於是利用各種機會給高宗和孝宗打小報告。次次被兩宮面懟,之後就懷恨在心。

等到光宗繼位,身體時好時壞,沒過幾年,“政事多決於後”,李同學拿到了實權。但是這李鳳娘一沒見識,二沒能力,充其量就是給自己孃家撈好處,有句話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用在李鳳娘身上正合適。她封孃家三代為王,侄子孝友、孝純官拜節度使(封疆大吏),一次歸謁家廟就推恩親屬26人,172人授為使臣,下至李家門客,都奏補得官。

另外他還在光宗那吹枕邊風,造成本來挺好的父子關係,變得形同陌路。跟孝宗三天兩頭去德壽宮(高宗的宮殿)問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光宗只在繼位之初去給孝宗請過安外,後期基本不去,而且找各種理由,肚子疼啊,頭疼啊,天氣不好啊,心情不好啊。

眼見兩宮失和,大臣們不能視而不見。本著皇帝家的事就是天下的事的原則,臺諫,宰執輪番上書,光宗視而不見。

最後逼得大臣看到光宗立馬上前抓住光宗的禮服強行往重華宮(孝宗寢宮)的方向拖,被李鳳娘看到後遭到訓斥才流淚退下(真是窩囊)。

這個親兒子傷透了老父親的心,孝宗搞不懂為什麼自己這樣的大孝子會生出這麼不孝的兒子!由於身體不好,加上心情也不好,鬱鬱寡歡的孝宗在紹熙五年(1194)五月病倒了,生病期間光宗也不來看他,這是造的什麼孽!

六月初九孝宗崩逝於重華宮,終年六十八歲。

按照規矩,太上皇去世,皇帝必須出面主持,但是這時候光宗說自己有病,身體虛弱,幹不了這個活,你們誰愛幹誰幹!大臣們多次跪求光宗出面,光宗就是避而不見,最後傳出來一張條子,大意是,你們要是再這麼逼朕,朕也念欲退位了。

大臣一看,好!您不是不想幹嘛?那就徹底休息吧!拿著條子轉頭就去找太皇太后。在太皇太后的支持下擁立光宗的兒子嘉王趙擴登基,是為寧宗,尊光宗為太上皇。

就這樣,光宗稀裡糊塗的被“內禪”了。


歷史上最牛“釘子城”是如何煉成的,請看下集


17、釣魚城之戰——上帝折鞭處


本篇就到這裡,如您喜歡歡迎留言討論,並訂閱我;

微信公眾號:Intersectio 提前更新,歡迎點擊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